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 律 > 中国法律综合

法律的悖论

  • 定价: ¥49.8
  • ISBN:978722222183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云南人民
  • 页数:254页
  • 作者:罗翔|责编:刘娟
  • 立即节省:
  • 2023-11-01 第1版
  • 2023-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2023普法新作,从悖论中掌握法律的思维。
    14个经典案件,辨析法律盲区,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
    CCTV年度法治人物,2020书业评选年度作者,哔哩哔哩百大UP主,超高人气UP主罗翔
    同罪同罚还是异罪异罚?人可以被杀死又无法被杀死?名誉权可以被侵犯,又无法被侵犯……
    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些是真悖论,有些是假悖论。
    适合每一位关注法律与社会新闻的读者,更适合立志投身法律事业的初学者。

内容提要

  

    《法律的悖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
    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非常合理?这都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非而是的悖论。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些是真悖论,有些是假悖论。罗老师在书中通过14个经典案件,辨析了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帮助我们看清法治的核心。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

作者简介

    罗翔,湖南耒阳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著有法律普及读物《刑法学讲义》,随笔集《圆圈正义》等。
    除学术研究与授课外,罗翔教授长期专注于法律普及与法考教学。
    在校任职期间多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称号,2018年入选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初,因其刑法课视频中所举的案例幽默风趣,意外爆红网络,一时形成“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之势。其上课视频截图所制作的表情包在网络上疯传,被称为“一米九的法律男神”。3月9日,受邀请正式入驻bilibili视频网站,创造极速千万粉传说。

目录

法律:法不容情,又法中有情
刑法:惩罚犯罪人,又保护犯罪人
罪犯:是自我决定的,又是被决定的
犯罪:邪恶才犯罪,还是犯罪才邪恶
刑法:既是独立的,又是补充的
刑罚:轻罪重刑,还是轻罪轻刑
因果关系:不可假设但又必须假设
对向犯:既可同罪同罚,又可异罪异罚
生命:人可以被杀死,但又无法被杀死
勒索:既是被害人所欲,又是被害人所恨
禁止吸毒:既是限制自由,又是保障自由
名誉权:可以被侵犯,又无法被侵犯
司法:要纠正错误,又要容忍错误
判决:既要稳定性,又要灵活性
后记: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

前言

  

    悖论是英文paradox一词的意译。从公认的前提推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就是悖论。
    悖论包括真悖论和假悖论。
    假悖论就是所谓的“似是而非”,比如著名的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
    阿基琉斯是古希腊非常著名的运动员,擅长跑步,而乌龟又是速度很慢的动物。如果让阿基琉斯落后乌龟9米,然后追赶乌龟。假设乌龟的速度是0.1米/秒,阿基琉斯比乌龟快10倍是1米/秒,会怎么样呢?我们一定认为这不费吹灰之力,阿基琉斯一定会很快追上。
    但是,阿基琉斯可能永远追不上乌龟,理由是:假如刚出发的时候,阿基琉斯在A点,乌龟在B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赶到了B点,而乌龟却也往前走了一段——比如到达了C点;阿基琉斯又从B点开始追,等到赶到C点时,乌龟又往前走了一段,到了D点……总之,阿基琉斯每赶到乌龟之前的落脚点,乌龟就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虽然它们之间的距离永远在缩小,但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在这种假悖论中,看似合理但其实不合理,这只是一种似是而非。就相当于说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11秒钟”这个概念虽然可以无限拆开,但其实它只是一个有限的时间,人当然是可以跨越的。芝诺试图通过这种悖论提醒我们:自我的感觉不一定真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也许都不过是洞穴中的幻象。
    真悖论则是“似非而是”,看似荒谬的结果却被证明是真实的。真悖论中有一类是二律背反(Antinomy),即两个论证的链条导致矛盾的结果,但其实每一个论证却又都非常合理,让我们无法舍弃。
    人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部分,我们无法跳出世界去对世界做整体性的把握,但人类的思维又不安分于对世界碎片化、局部化的认识,因此当我们试图跳出我们的经验事实,想对世界做整体化思考的时候就会出现二律背反。
    悖论的出现,提醒我们:人类是有限的,理性是有瑕疵的,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把握对世界整体性的全局认识,无法完全开启上帝视野。这就像盲人摸象,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摸到了大象的全部,但其实不过是摸到了大象的部分。
    这种有限性提醒我们要学会谦卑,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要学会接受对立观点的相对合理性,这样方可丰富我们对全局的认识。
    、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似乎也是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却让他成了一个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慧就是承认自己没有智慧,谦虚接受自己的短板。傲慢是人性最大的幽暗,我们都不喜欢傲慢的人,但是我们却时常放纵自己的傲慢。觉得别人口臭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口更臭。无论是财富的傲慢、权力的傲慢,还是知识的傲慢、学历的傲慢,甚或道德的傲慢,宗教的傲慢,它们无一例外散发着来自阴沟的腐臭。
    法律只是社会科学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悖论比比皆见,比如大家熟悉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作为刑法学者,我其实对很多法律知识都有盲区,自诩普法者的我其实更需要被普法。由于学识所限,本书我主要选择了一些刑法方面的悖论与各位一起探讨。
    对于这些悖论,我无法提供答案,只能呈现思考过程。希望在这个探讨和思考的过程中,能锻炼自己的思维,承认理性的有限,走出刺猬式的思维独断,接受狐狸式的多元包容。
    我们是渺小的,但我们又是伟大的。当你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类如此渺小。我们整个地球在太阳系中,据说相当于一只跳蚤之于足球场,人类可能连跳蚤腿都比不上。但唯有人类才会仰望星空,思考宇宙,因此人类又是伟大的。
    我们活在不断流逝的瞬间之中,但每一个瞬间又都是永恒的一个刹那。就在你刚刚阅读本书的几分钟内,我们思考了一些作为人类才会思考的问题,短暂的瞬间已逝去,但它却汇入时间的长河,成为永恒的一部分,我们的短暂也仍然可以触摸到永恒的脉搏。
    这是悖论吗?
    现在开始法律的悖论之旅,寻找你的答案。

后记

  

    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兵临城下,曾经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摇摇欲坠,君士坦丁堡大教堂里的人们依然为了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这个问题是:“在一个针尖上有多少天使一起跳舞?”
    这个故事一般是用来讽刺那些没有实践价值的辩论无聊透顶,清谈误国,忽视现实的伪问题毫无意义。故事是否真实已经不可考,天使跳舞的问题大致来源于阿奎那1270年撰写的一部作品。在那本书中,阿奎那讨论了不同的天使是否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场合。不料这个问题后来衍生为各种戏剧性的版本,以此揶揄经院哲学家的迂腐与不谙世事。然而,如果真的存在天使,那么在看不见的天使帮助下,战争的局面难道不可以改变吗?看似迂腐的问题并不一定毫无意义。
    中世纪一直存在名实之争,也即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前者认为现实事物没有普遍的本质,所谓的共相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不过是感官虚构的概念。但后者却认为只有共相才是真实的存在,个别事物(殊相)只是分有了共相才获得存在。柏拉图的共相观可谓是最强版的唯实论,他认为共相完全独立且优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属于修正版的较弱的唯实论,主张共相存在于殊相之中,但共相并不能独立于殊相而存在。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大体就是中国古人的名实之争。“白马”是殊相,“马”是所有马背后的共相。但共相只是一个名称,还是真实的存在呢?也许你觉得这些问题太过抽象,只有思辨价值,没有现实意义。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根本是伪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纯粹浪费时间,吃饱了撑的。 然而,有谁能决定问题的真伪呢?当每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答案的正确性总是可疑的。真正的笃信不疑,一定是跨越了怀疑与批评的迷雾,而获得的一种真正的确信。离开了对立观点的挑战,标准化的答案迟早成为一种失去活力的僵化教条。如果动辄将问题贴上“伪问题”的标签,不允许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答案也就根本不再重要。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间万物,他是勾股定律最早的发现者。毕达哥拉斯认为所有的数字均可以用分数,也就是整数与整数之比来表示。但他的学生希帕索斯却发现,按照勾股定理,如果边长为l的正方形,其对角线无法用整数之比来表示,根号2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这一发现被毕达哥拉斯斥为伪问题,希帕索斯后被毕达哥拉斯溺毙。 阿奎那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教导,在名实之争中也采取折中的立场。不知他认为不同的天使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是否与他的折中立场有关。如果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一样并非纯粹的概念,那么他们也必然受制于空间的约束,并非无处不在。当然,针尖是否属于同一空间?其上的万千原子是否属于不同空间?阿奎那肯定没有近代的物理学知识。也许阿奎那的问题也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事实上,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并非纯粹形而上学的争论,后世的科学发展与此争论其实密不可分。看似没有实际价值的争辩往往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而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的争论却可能对人类生活并无裨益。 所有悖论性的思考都增加了人类的知识,虽然这些人类知识的总量在知识的海洋中依然如同无有。相传哲学家奥古斯丁有一次在海边散步,发现一个小孩正在用小勺从海中舀水,然后倒在沙滩中的小洞里。奥古斯丁看到小孩的做法,感到十分可笑,告诉孩子,在洞中装满水是不可能的。结果小孩告诉奥古斯丁,听说有一个哲学家想把世间所有的学问放在他的小小脑袋之中,你说谁更可笑呢?人类所有的悖论都提醒我们理性的有限,面对知识的海洋,唯一正确的姿态是敬畏与谦卑。一如奥古斯丁后来的反省,他说,我们因为好奇所获得的一切,最终会因为骄傲而全然玷污。 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些是真悖论,有些是假悖论,但所有的悖论都提醒我们不要陷入理性的自负,更不要用最好去拒绝较好,能够避免最坏,可能就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前几天散步经过一片草地,看到一片无名的小花,我突然想起大学期间的一堂英语课。我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外教问我们想变成什么动物。有人说狮子,老虎,大象,老鹰,但是轮到我,我随口而出——蚂蚁。老师感到困惑,问我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们像蚂蚁一样渺小,这片草地,它要用一生去探索。我们觉得非常平常的草地,对它而言却神秘莫测。我们也有自己要探索的领地,虽然对别人而言稀松平常。二十多年后,当我又经过一片草地,看到草地上绽放的野花,我突然想起了这一幕。 生活在草地上的蚂蚁能够欣赏到一片美景吗?它肯定看不到,因为它无法超越它的视野。蚂蚁虽然看不到超越它视野的美,但是这片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像蚂蚁一样,生活在有限的世界,但在我们的视野以外,还有更多更美更神奇的存在。法律追求公平与正义,虽然公义眼不能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每当我陷入职业的失望与犬儒,总会从这获得感性的安慰。 很多人认为法律人是理性的,感性是职业大忌。但阿奎那却提醒我们:凡是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性之中。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