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企业经济

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浙江的实证检验

  • 定价: ¥40
  • ISBN:978730809715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页数:213页
  • 作者:李纪明
  • 立即节省:
  • 2012-03-01 第1版
  • 2012-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浙江的实证检验》由李纪明所著,本书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把握企业社会责任,提出和验证四维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模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至今仍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研究提出了四维度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模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要素一一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声誉资源及其各自的测量维度,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了检验。因此,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测量研究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持,而且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测量理论的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内容提要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解构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浙江的实证检验》由李纪明所著,《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浙江的实证检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解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表明,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要素包含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声誉资源四个衡量维度。
    本书采用嵌套模型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协同作用模型(即假设模型)比饱和模型、独立模型对数据拟合得更好。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和营运绩效有着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协同作用模型中潜在变量间直接路径的分析结果显示,声誉资源也是企业绩效的重要来源,外部网络会对企业绩效作出贡献。
    本书通过效应分解分析了潜在变量间的效应,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结果表明,物质资源与声誉资源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效应;人力资源与声誉资源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效应;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资源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期望和企业实际社会表现:企业在关切中成长
    1.1.2 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和变化中的社会契约
    1.1.3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巨变下企业社会责任对改善经济与社会环境更显重要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企业社会责任
    1.3.2 资源
    1.3.3 企业绩效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规范理论研究方法
    1.5.2 田野考察与统计分析方法
  1.6 本书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2.1.1 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和新发展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
    2.1.4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管理者响应
    2.1.5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
  2.2 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
    2.2.1 SCP范式下的企业绩效差异分析
    2.2.2 企业异质性资产是企业的决定因素
    2.2.3 企业绩效的衡量
    2.2.4 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研究述评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2.3.1 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财务效应的研究
    2.3.2 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2.3.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
  3.1 资源基础理论——一种新的战略理论视角
    3.1.1 资源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的演进
    3.1.2 资源基础理论框架下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机理
    3.1.3 资源基础理论评述
  3.2 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源基础理论中的资源
    3.2.1 企业资源的类型分析
    3.2.2 企业战略资源: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
    3.2.3 战略资源与无形性分析
  3.3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战略资源
    3.3.1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分析
    3.3.2 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资源属性分析
  3.4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绩效的分析
  3.5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概念模型构建
  3.6 本章小结
4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维度识别与二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假设
    4.1.1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战略资源解构和研究假设
    4.1.2 企业绩效维度分析和研究假设
  4.2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建立
    4.2.1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四维指标体系
    4.2.2 企业绩效的二维评价指标体系
  4.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4.3.1 问卷设计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4.3.2 问卷设计可靠性
    4.3.3 样本选取
    4.3.4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
  4.4 研究方法
  4.5 数据统计
    4.5.1 描述性统计
    4.5.2 信度、效度检验和因子分析——关键维度识别
    4.5.3 方差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4.6.2 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协同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5.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模型和假设
    5.1.1 企业社会责任各表现维度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
    5.1.2 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协同作用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测量和数据收集过程
    5.2.1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文本分析方法
    5.2.2 数据收集过程
    5.2.3 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
  5.3 变量和指标选择
    5.3.1 被解释变量
    5.3.2 解释变量
    5.3.3 调控变量
  5.4 研究方法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4.3 相关分析
    5.4.4 结构方程模型
  5.5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5.1 信度检验
    5.5.2 效度检验
  5.6 结构方程分析和结果
    5.6.1 嵌套模型检验
    5.6.2 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
  5.7 讨论
    5.7.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5.7.3 声誉资源与资源基础理论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