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历史银川

  • 定价: ¥45
  • ISBN:97872270594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宁夏人民
  • 页数:342页
  • 作者:编者:戴亮
  • 立即节省:
  • 2015-11-01 第1版
  • 2015-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戴亮主编的《历史银川》是一部了解银川发展史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普及性读物,主要通过银川的历史沿革,银川的重大历史事件,现存的文物、古迹、墓葬、碑记、古建筑、诗赋、楹联,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和宗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内容,记述了银川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是读者了解宁夏银川的一个窗口。

内容提要

  

    历史上的银川,久享“塞北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追昔,璀璨文明一脉相承;抚今,“两宜”城市绽放光华。捧读这部简明史册,悠悠旧事,频传墨香。
    戴亮主编的《历史银川》运用多样的体裁、全新的史观、生动的语言、翔实的资料、恰当的评述,力求达到真实性、思想性、可读性的统一,是人们了解银川发展史的一部上乘之作。

目录

引言
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
移民开发
建城变迁
古道津渡
  一、西夏驿道
  二、明代驿道
  三、清代驿道
  四、黄河津渡
  五、黄河水运
园林建设
  一、西夏以前古园林
  二、西夏园林
  三、明代园林
  四、清代与中华民国园林
近代工业
八大商号
土特名产
  一、历代贡品
  二、红花
  三、枸杞
  四、甘草
  五、贺兰石
  六、二毛皮
  七、地毯
  八、灵武长枣
  九、黄河鲤鱼
  十、宁夏大米
  十一、香砟子炭
古代科技
  一、水利
  二、建筑
  三、冶炼铸造
  四、医药
  五、出版
  六、纺织
遗址古迹
  一、古遗址
  二、古墓葬
  三、古建筑
  四、石窟
  五、岩画
  六、石刻
地域文化
  一、根文化——黄河文化
  二、干文化——移民文化
  三、枝文化——回族文化、军旅文化、西夏党项文化
  附1:地名文化
  附2:“宁夏八景”
久居民族
  一、回族
  二、汉族
  三、满族
五大宗教
  一、伊斯兰教
  二、佛教
  三、道教
  四、天主教
  五、基督教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回族民间器乐——马氏口弦
  二、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
  三、花儿
  四、宁夏小曲与宁夏坐唱
  五、皮影
  六、杂技《飞叉》与《仙人摘豆》
  七、鱼尾剑术
  八、民间刺绣
  九、回族剪纸
  十、手工技艺
  十一、回族汤瓶八诊疗法
  十二、张氏回医正骨疗法
桑梓人物
  开边大将——蒙恬
  镇边名将——刁雍
  西夏国主——李元吴
  西夏学祖——斡道冲
  翰林学士——高智耀
  治水专家——郭守敬
  才子王爷——朱梅
  塞上名儒——胡汝砺、管律
  清初名将——赵良栋
  治水功臣——通智
  晚清名臣——张煦
  兴学文人——吴复安
  爱国名将——吉鸿昌
  辛亥志士——高士秀
  革命烈士——崔景岳、孟长有、马文良等
  教育名家——徐宗孺
  民间艺人——赵满瑞
  特支书记——李临铭
  回族将领——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
要事纪略
  一、水洞沟遗址的重大发现
  二、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执行
  三、西夏割据政权的兴亡
  四、康熙皇帝坐镇宁夏北征噶尔丹
  五、清乾隆三年宁夏平罗特大地震
  六、辛亥民军在宁夏府城成立宁夏革命军政府
  七、马列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的建立
  八、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的成立及活动
  九、马家军绥西抗日
  十、银川解放
银川得名的由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银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银川开发领先,区位重要。历史上的银川,久享“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美誉;今日之银川,不负盛名,又增“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14亚洲都市景观奖一城市综合奖”等耀眼光环。
    银川大地物产丰富,土壤肥沃,交通发达,是人口密集的天然府库,是宁夏的精华地带,是发展经济的龙头,也是黄河上游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银川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占据宁夏半壁江山。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速度与质量、开放与开发、招商与招才、发展与民生、环境与效能、工业富市与金融强市并重,实现了银川市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2258”工作思路,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为引领,以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临港经济区“三位一体”和阅海湾商务区为开放载体,加大黄河东岸开放带、银川周边新业态等重点产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快,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开放开发取得新成果,“两优”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推进银川开放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深信,适应新时代的银川,必将以新的姿态全面走向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
    从远古走来的银川,历史文明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全景历史中浓缩的“历史银川”“文化银川”已然凸现于世。全球视野下的银川被赋予新的内涵。“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捧读这部简明史册,悠悠旧事,伴有墨香。全书运用多样的体裁、全新的史观、生动的语言、翔实的资料、恰当的评述,力求达到真实性、思想性、可读性的统一,集人们学习历史、了解银川、热恋家乡之功于一体,奉献桑梓,堪称一部功用齐备的上乘之作。读史知既往,兴替看未来。多读历史,有助于我们汲取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于未尽的宏伟事业。《历史银川》就是一部了解银川发展史的通篇易懂、雅俗共赏的读物。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今天的银川英才辈出,日新月异,发展和机遇并现。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今天繁荣和谐的大好时光,迎着“中国梦”开启的耀眼曙光,像史载志士仁人那样,无私地献身于我们伟大的时代,开创新的历史篇章。
    是为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
    银川市委书记
    涂米国
    二〇一五年秋于银川

后记

  

    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历史银川》,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银川历史实录。历史上的银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宁夏平原的首善之区,很早就以“塞北江南”闻名于世。今天的银川平原是全国十大“新天府”之一,银川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宁夏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在银川正式建立综合保税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集中,银川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令人向往。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地方史志工作专门机构,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银川光辉灿烂的历史,深感责任在肩,义不容辞。2015年4月,我们就编辑出版《历史银川》这项文化工程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得到支持和鼓励后,即指派专人制定编写方案,谋篇布局。同时邀请宁夏地方志专家库首席专家吴忠礼先生、专家库成员鲁人勇先生,以及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天明、宁夏社会科学院期刊中心副主任范宗兴等史志工作者,以座谈形式,对草拟的篇目及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论证,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对篇目编写提纲等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并特聘范宗兴作为业务指导,负责统稿和总纂工作。同时,再次邀请吴忠礼、鲁人勇、高耀山以及宁夏文史馆原副馆长胡迅雷、宁夏档案馆研究员张久卿、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张言禾等,对书稿进行了全面点评。这部书正式出版前,我们分送自治区民委、银川市民委(宗教局)等对有关内容进行审定,交由宁夏人民出版社负责出版工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同志对本书的编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欣然应邀作序,对本书出版和银川市修志编史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值此,我们对关心、支持这部著作顺利编辑出版的有关领导,对直接参与编纂的有关人士,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加上编写人员知识及认识的局限性,本书失误难免,不足尚存,希望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斧正。
    银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戴亮
    2015年8月千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