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工业经济

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精)

  • 定价: ¥45
  • ISBN:9787544263498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南海
  • 页数:156页
  • 作者:(日)川北稔|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7-06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川北稔著的《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精)》是一本以砂糖为独特视角的历史书,展现了相互独立的世界各大洲逐渐联为一体的过程,内容涵盖了中世纪伊斯兰教徒的西进,到十九世纪美洲的独立运动,尤其集中讲述了十六、十七世纪砂糖大量生产和普及的过程中,非洲黑奴的悲惨命运,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政治力量的角力。看似离得很远的历史事件,通过砂糖找到连接点。

内容提要

  

    是怎样的历史变迁塑造了今天的世界?通常,历史学家会以国家、民族这样的大视角来阐释。历史当然可以这样认识,但也可以从更小的视角,甚至微小的物品中来找寻。
    一粒小小的砂糖,因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结构,而有了不同的使用方法;因为种植与流通,而反映出世界各地的相互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日本人认为砂糖会增肥,敬而远之;同一时期因为需求减少,砂糖价格暴跌,种植甘蔗的菲律宾内格罗斯岛每天都有儿童饿死。
    川北稔著的《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精)》通过全新的视角,让复杂的世界历史变得亲切,也让我们一眼看出权力与资源互相整合的趋势,直观感受地域、阶级的文化壁垒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角力,洞察世界历史的动向。

作者简介

    川北稔,别名川北信也,1940年9月12日生于日本大阪府,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近现代史。2004年退休,现任大阪大学名誉教授。
    著有《工业化的历史前提——帝国和绅士》《民众的大英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英国近代史讲义》等书。

目录

导言  通过特定物品理解世界历史——怎样学习世界历史
写在前面  不可思议的砂糖
  “嚼”甘蔗
  没有人天生就讨厌糖
  所谓“世界商品”
  催生奴隶贸易的砂糖
  药品还是食品?
  作为食品的砂糖
第一章  欧洲的砂糖从何而来
  甘蔗开始旅行
  伊斯兰教徒将砂糖引入地中海
  种植甘蔗的必要条件
  十字军与砂糖
  大两洋诸岛的时代和安特卫普的市场
  哥伦布大交换
  巴西糖的时代
  加勒比海时代的开端
第二章  加勒比海与砂糖
  海盗之海——加勒比海
  砂糖革命
  什么是种植园?
  恐怖的“中段航程”——奴隶贸易
  三角贸易——欧洲、非洲和加勒比海
第三章  当砂糖遇到茶叶
  用作退烧药的砂糖
  神学上的砂糖
  权威的象征——装饰品
  茶和砂糖相遇
  红茶——治疗健忘症的药
  各种各样的饮茶方法
  为什么要在红茶中加糖——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红茶成为全民饮料的过程
  英国的“商业革命”
  世界联成一体
第四章  咖啡馆孕育的近代文化
  咖啡馆的流行
  作为信息中心的咖啡馆
  破灭的经济泡沫
  文学、政治和咖啡馆
  巧克力馆
  大论战——茶是麻醉剂还是药品?
  至高无上的砂糖
第五章  茶、咖啡、巧克力
  咖啡尚无法走进普通家庭
  广受民众欢迎的“走私头目”
  仿效英国绅士做派的殖民地种植园主们
  殖民地居民联合抵制茶的引进
  喝咖啡和可口可乐的美国人
  法国的咖啡馆
  阿兹特克人的礼物——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药吗?
  巧克力变为固体
  作为世界商品的巧克力
第六章  哪里有砂糖,哪里就有奴隶
  画家荷加斯与黑人
  欧洲各国争夺世界贸易主导权
  对黑人萨默塞特的判决
  加勒比海最早的黑人国家——海地
  糖蜜和朗姆酒——北美殖民地的不满
  日本的砂糖业
第七章  英式早餐与茶歇——劳动者的茶
  主食与副食
  夏目漱石和约翰逊博士难以忍受的麦片粥
  “神圣星期一”的消失和都市劳动者的生活
  英式早餐的形成
  近代世界体系中的早餐
  加糖红茶的双重意义
第八章  围绕奴隶与砂糖的政治
  英国粮食政策的转变
  砂糖的过度保护与茶的垄断
  便宜的早餐
  奇妙的逆转
  英属砂糖殖民地的最后时期
第九章  甘蔗之旅的终结——甜菜的挑战
  温带地区能生产砂糖吗?
  甜菜的普及
  近代科学技术和奴隶劳动的竞争
  砂糖的衰微
  影响世界历史的砂糖
后记

前言

  

    本书意在通过砂糖等特定物品,或者说商品来理解世界历史。为此,就要研究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商品,砂糖、茶叶、棉纺织品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另外还有小麦、大米等基本的粮食产品,衣料,以及新时代的石油、汽车等,不一而足。通过对这些商品生产、消费全过程的深入观察,可以看清楚世界历史的动向。
    透过特定物品理解历史,能弄清什么问题呢?大体而言,可以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是能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的具体生活状况。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又是因何欢笑或哭泣。如果不能细致入微地了解人们具体的生活面貌,就无法和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人产生共鸣。因此,了解具体的生活非常重要。
    如此一来,能让我们更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而不是主宰政治的上流人士的生活。以砂糖为例,不仅十七世纪上流阶级的茶会离不开它,工人的茶歇(tea break)也少不了它。我们还能通过砂糖了解到加勒比海的奴隶们的生活。“文化”一词原来被理解为著名音乐家、画家、文学家及其作品等。现在则通常将平民的生活方式置于文化的中心。世界上的人要相互理解,关键就是要理解民众的真实生活和感受。
    通过特定物品认识历史的另一个收获是,可以一眼看出世界性的相互联系。尤其当这种物品还是世界商品时,因为是在全世界流通,因此,其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可以反映出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砂糖主要产于加勒比海地区,生产砂糖的劳动力则是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奴隶,砂糖生产出来后,大部分又都被欧洲人消费。因此,通过砂糖的历史,可以同时了解三个大陆的情形。
    要知道,欧洲不同阶层的人使用砂糖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只是把它当成上等人的身份象征,有的人食用砂糖以提神。认识到这些不同,就会了解到欧洲具体的社会结构。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加勒比海奴隶的生活和他们的想法。此外,沦为奴隶“狩猎场”的非洲也应该纳入我们考察的范围。
    现代世界一体化说起来容易,但要正确理解个中含义却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能牢牢把握世界商品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就完全可以明白世界一体化的真正含义。  历史学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门搜集资料的学问,而是要研究为什么世界会是现在这副模样?是怎样的历史变迁塑造了如今的世界?所以有人会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现在的世界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核武器和战争问题。此外,日本社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世界上每天仍有数万名儿童死于饥饿。为什么世界上会同时存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日本人觉得砂糖会增肥,因此对它敬而远之,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砂糖价格暴跌,在种植甘蔗的菲律宾内格罗斯岛(Negros),每天都有儿童饿死。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别”被称作“南北问题”。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一问题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昵?相信看完这本书的读者会对这种差别的产生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过去,历史学家总是以国家、国民、民族为切入点来认识世界历史,认为人民勤俭节约,国家就富足,人民好吃懒做,国家就贫困。但是,加勒比海没有发达的产业,却不是因为那里的黑人太懒惰。
    实际上,因为加勒比海地区适宜生产砂糖这种世界商品,欧洲人在这里开辟种植园,将这里改造成单作种植的地区,加勒比海才没能发展起来。在加勒比海建甘蔗种植园,与英国的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美国南部建立以奴隶制为基础的棉花种植园,十八世纪前是世界棉业中心的印度建立棉花种植园,其实都要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来思考。
    历史当然可以站在国家的视角来认识,也可以按照更小的区域,如州、县、村、镇,或邻里、家族等来认识。甚至可以从个别人物出发来认识整个历史,比如法国的拿破仑、为德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俾斯麦,实际上的确有历史书以他们为中心写就。但是,在世界联为一体的情况下,像本书这样回顾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事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后记

  

    本书结合了“世界体系理论”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这一理论将近代世界看作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观察这个整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历史人类学则是通过对历史上人们生活的实际状态、物品和习俗的细致观察来认识历史的一门学问。本书参考了美国人类学家西敏司(Sidney Mintz)的著作。
    我认为,结合这两种历史研究方法,就能具体而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近代世界的动向。
    学习历史并不是要记忆无数年代、事件和人名,而是要从身边的事物发散开去,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何以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看似互不相关,其实有着深刻的联系。如果大家看完这本书能够理解这一点,笔者将感到无比高兴。
    川北稔
    京都府长冈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