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企业经济

中国现象的政治经济学

  • 定价: ¥35
  • ISBN:978730913362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复旦大学
  • 页数:214页
  • 作者:徐德信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中国现象的政治经济学》是作者徐德信近三十年来对国有企业管理中出现的种种特殊现象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思考与研究的成果。很多内容已相继在国内相关刊物公开发表。本书深入探讨的主题,涉及公有企业控制权问题、代理人问题、委托人问题及企业集团考核等诸多重要问题。作者不仅针对现象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还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为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徐德信,1957年10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安徽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管理学院院长,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安徽工业大学公司运行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宝钢奖教金获得者,安徽工业大学教学名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产权与制度分析、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等。独立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著有《现代公司理论谱系》《政府经济学基础》《公共经济学》等。

目录

第1章  偷懒权利论:传统体制下偷懒是一种有价值的产权
  一、导言
  二、固定工资假定的不足:对文献的评论
  三、在职闲暇: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
  四、消费者权利:寻闲产权假说
  五、固定工资及其松动的产权意义
  六、结语
第2章  农村干部论:国家与村民交易的长期替代机制
  一、引言
  二、基本概念与行为假定
  三、国家与村民交易的非自愿性
  四、国家制造的长期替代
  五、农村干部的交易地位:另一种企业
  六、农村干部行为的机制性解释
第3章  理性内耗论:特殊主义人际关系的组织立宪成本
  一、讨论的准备:方法、定义与假设
  二、组织性立宪:特殊主义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功能
  三、理性的内耗:特殊主义人际关系的立宪成本
  四、经验研究:反例的辨析
第4章  劳动模范论:意识形态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形式
  二、政府偏好的虔诚品生产:两部门框架
  三、劳动模范投资的中间漏出:两部门框架的变形
  四、情境学习与机会主义:契约投资的残缺
  五、收益率分析:两部门中的三主体
第5章  公企权利论(1):自有资本担保与控制权激励
  一、问题与思路
  二、公有企业控制权及其演变
  三、控制权的公共领域
  四、自有资本的担保
  五、结论
第6章  公企权利论(2):控制权的公共领域
  一、引言
  二、公有企业控制权:资本所有者信号显示上的困难
  三、公共领域的权利特征:国有经济的情形
  四、充分关注公共领域权利的索回机制:关于国企控制权安排构想的简要评论
第7章  公企治理论(1):国有经济中还存在着委托人问题
  一、引言
  二、来自委托人方面的问题
  三、国有经济中代理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委托人方面
  四、初始委托人为什么让渡委托权
  五、结语
第8章  公企治理论(2):创业经理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
  一、先前的研究:委托人也在侵害代理人
  二、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分析框架
  三、代理人私人信息与多任务委托合约的非对应状况:考虑委托人有信息的情形
  四、单一代理人在与多委托人交易关系中的主动性:对委托人无所作为的替代
  五、结语:关于损害问题相互性的说明
第9章  公企治理论(3):集团委托与主动代理
  一、引言
  二、国有经济中的政府委托人是一种集团委托而非多人委托
  三、集团委托中的主动代理是对委托人无所作为的替代
第10章  司法腐败论:法官裁判的超额需求何以诱导不出相应供给
  一、腐败何以冠之“司法”
  二、法官裁判及其“公共产品幻觉”
  三、法官裁判的需求诱致障碍
  四、余论:寻租与行业腐败
第11章  立宪状态论:中国的局部性立宪
  一、导言
  二、多级次制度水平与多层次立宪空间
  三、排除一种可能性:无立宪状态
  四、几个案例的立宪性说明
第12章  立宪契约论:交易成本的还原
  一、科斯的发现:契约安排中的交易成本
  二、布坎南的还原:由契约一致性上溯到规则一致性
  三、对布坎南解释的误解:既不是契约性重构,也不是双重曲解
  四、一个假说:强制性服从一致性
  五、还原交易成本的理论意义
附录  制度幻觉论
  一、幻觉文献的简述
  二、“制度幻觉”的界定
  三、计划与市场认识问题上的幻觉诠释
  四、个案分析:“制度悖论”命题的幻觉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