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8上)》是一部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斯诺用客观而不乏激情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段由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全国、全世界解释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介绍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以及根据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产生活等情况,也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
作为一部纪实作品,本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书中记叙的人物、故事都是真实的。不论是记录历史还是叙述现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对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有可信的资料来源,或者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所见所闻。
内容提要
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8上)》(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 美国密苏里州人,22岁时奔赴远东,他在中国定居12年,研究中国和汉语,在北平燕京大学教过书,他的有些学生朋友后来成了中国领导人。作为驻中国、缅甸、印度和印度支那的一名记者,他先后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等报社工作,后来,担任了《星期六晚邮报》的助理编辑。报道亚洲和欧洲的战时及战后时局,成为被广泛引用的中国、印度和苏联问题专家。他著有11部书,其中包括《为亚洲而战》、《人民在我们这边》、《复始之旅》、《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和《漫长的革命》,他于1972年去世。
目录
第一章 探寻红色的中国
一 一些未曾回答的问题
二 去西安的慢车
三 “大汉的子孙”
四 通过红色的大门
第二章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一 被“白色土匪”追逐
二 叛徒
三 关于贺龙
四 红色伴侣
第三章 在保安
一 苏维埃的巨头
二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 论对日战争
四 红军大学
五 红军剧社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一 童年时代
二 长沙时代
三 革命前期
四 国民革命时代
五 苏维埃运动
六 红军的生长
第五章 长征
一 第五次“围剿”
二 整个国家的迁移
三 大渡河上的英雄
四 通过大草地
第六章 西北的红星
一 陕西苏维埃的开始
二 死亡与捐税
三 苏维埃社会
四 货币的解剖
五 生活在五十岁开始
第七章 到前线去的路上
一 和红色农民的谈话
二 苏维埃工业
三 “他们唱得太多”
第八章 在红军中(上)
一 “真”的红军
二 对于彭德怀的印象
三 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
四 游击战争的战术
五 红色战士的生活
六 政治集会
第九章 在红军中(下)
一 徐海东——一个红色的窑工
二 阶级战争在中国
三 西北四马
四 穆斯林与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一 再谈四马
二 “红小鬼”
三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 关于朱德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去
一 途中所见
二 保安的生活
三 苏联的影响
四 中国共产主义与共产国际
五 告别红色的中国
第十二章 回到白色区域
一 叛变的序幕
二 委员长的被扣
三 蒋、张与中国共产党
四 “针锋相对”
五 破镜重圆
六 未来展望
资料链接
阅读札记
前言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罢。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但是这自然并不是说,共产党或红军或红军领袖,对我自己对于他们以及他们的工作的意见或印象,可以负责。因为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在事实上,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所以这一本书绝对不能算作正式的或正统的文献。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这样就是了。
自从这本书在英国第一次出版之后,远东政治舞台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统一战线已经成为事实了。可是当这一本书写了大部分的时候,国共积极合作这一件事,大部分人还认为非常遥远。现在民族解放战争已成为惟一出路,而一切其他问题,都给扔开去。当我写这一本书的时候,日本以“中日合作”为名,吞并华北这一企图的和平成就,似乎还不是不可能。而现在,帝国主义中间的矛盾已经深刻化。中日战争扩大为法西斯主义和国际和平战线的世界斗争,在最近将来,是可以想象得到了。
人类行动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往往会把人类在社会演变中的任务的性质和意义变换过来。战争所促成的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国民党和民族资产阶级中间的进步分子,在蒋介石委员长贤明领导之下,恢复了他们的革命意志。对日本帝国主义,已没有妥协余地。当前的历史途径,不是战斗,就只有灭亡,而除了完全投降出卖外,也再没有一条中间的路,这一个真理,现在已成为事实。中国资产阶级的最前进分子已经懂得,在他们的需要与中国革命的需要之间,已经没有基本的冲突,因此他们现在抱定决心,要领导这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现在已再没有所谓“红军”“白军”互争胜负的斗争了。现在全世界已没有人再称中国共产党员为“赤匪”了。第八路军和国民党士兵现在肩并肩地在作同样广大的战斗。现在已只有一个军队,就是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革命中国的军队。
从最近时局发展的观点来看,这本书有的地方写得过分,有的地方写得不够,这是断然不可避免的。本书英文本第一版原有的一些错误,已经在这里改正了。其他的错误自然也还有着。但是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在事实上,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书里面所说到的许多意见,始终是一种准确的判断。我并不是指我自己说过的话,而特别是指本书中那一些部分,就是共产党领袖们用了神奇的远见,正确地分析那些促成对日抗战的事实,预测这一次抗战的性质,而且指出中国为求生存起见,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各种绝对必要。
此外《西行漫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红军的经验所得到的一种客观教训,就是有组织的民众——尤其是农民大众——在革命游击战争中的不可征服的力量。我记起毛泽东向我说过一句话,因为毛所预测的许多事,现在已变成真实的历史,所以我把这句话再重述一遍。他说:“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
毛泽东再三重复地说,为了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自己起来,完成统一,抱定抗战决心,是十分必要的。其他一切都要从这统一和决心来决定。只有中国人民自己能够使中国打胜;也只有中国人自己会使中国失败。不管打了多少次胜仗,日本现在已在失败和最后崩溃的路上走着—一即使要在几年之后,而且中、,日双方都受极大痛苦,日本军阀才会失败,但这总是不免的。能够挽救日本的,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妥协或者“暂时的和平”。坚决而强硬的抵抗,要是多继续一天。日本的国内国外矛盾,也一定一天比一天更严重,等到恐怖的强制手段已经镇压不住的时候,日本军阀只好停止下来,或者折断了帝国的头颅。
到那时国际反日行动,就要到来。这种国际行动已经用多种间接的方式在开始着。将来这种行动的效力会逐渐增加。最后日本在大陆消耗力量过多,实力削弱,不能再成为世界的大国,到那时各大民主国的人民一定会起来一致对日本实行制裁、封锁、抵制。这种国际行动是完全确定了的。只有一件事可以阻止这种国际行动,就是中国停止抗战。可是这本书里所描写的中国的各种力量,已经显示出,日本发动得太迟,中国现在已经不能再被征服了。
我愿意感谢在前红军中各位朋友,因为当我在他们那里作客的时候,受到了他们的慷慨而亲切的款待。我以门外汉的资格,来写他们的故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不正确的地方,这得请他们原谅。创造这本书的故事的勇敢的男女战士,现在正在每天用了英勇的牺牲精神,在写着许多的别的书,对于这些男女战士,我愿意和他们握手道贺。原来在这些老资格“赤匪”之中,有许多位,是我在中国十年以来所遇见过的最优秀的男女哩。
最后,我还得感谢我的朋友许达,当我在北平最不稳定的状况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曾经跟我一块儿忠诚地工作。他不仅是一个第一流的秘书和助手,而且他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革命青年,现在正为他的国家奋斗着。他译出了这本书的一部分,我们原打算在北方出版,可是战事发生之后,我们分手了。后来别的几位译者起首在上海翻译这本书。现在这本书的出版与我无关,这是由复社发刊的。据我所了解,复社是由读者自己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质的出版机关。因此,我愿意把我的一些材料和版权让给他们,希望这一个译本,能够像他们所预期那样,有广大的销路,因而对于中国会有些帮助。
承译者们允许留出一些地位,使我有机会作这一番说明。而且承他们看得起,费了很多气力翻译出来,认为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者。对于他们我是十分感激的。
谨向英勇的中国致敬,并祝“最后胜利!”
埃德加·斯诺
一九三八·一·二四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