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精)/丝路百城传丛书

  • 定价: ¥69
  • ISBN:9787513331739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星
  • 页数:26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为“丝路百城传”丛书的第一本,《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精)/丝路百城传丛书》是作者叶辛送给上海的礼物,历经蹉跎岁月,上海滩仍有说不完的故事。从上个世纪到如今,上海的历史在叶辛的眼中不仅仅是从十区十县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从粢饭糕到葱油饼,更有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的历史渊源。

内容提要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城池。每个城,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而上海,正是叶辛的城。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叶辛著的《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精)/丝路百城传丛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作者简介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笔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曾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花》《海上文坛》等杂志主编。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曾引起全国轰动,成为中国电视剧的杰出代表。
    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恐惧的飓风》《在醒来的土地上》《华都》《缠溪之恋》《过客亭》等。另有“叶辛代表作系列”三卷本、“当代名家精品”六卷本、“叶辛新世纪文萃”三卷本等。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由本人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孽债》《家教》均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

目录

上海在我心中(序)
上海的丝路缘分
  从泥城桥谈起
  得天独厚的宝港
第一章  二十八年前的上海
  那年春天,我来到上海
  那位阿尔巴尼亚议员服了
  上海的健康老人
  崭露头角的画苑新人
  连环画的颓势
  知青涌入了街道工厂
  1986年的新世界商场
  沪上涌动组合家具潮
  我的上海牌手表情结
  日渐多彩的服装
  十区十县的上海
第二章  我与上海小吃
  从燕皮馄饨说起
  价廉物美的阳春面
  鲜肉小馄饨的“六字诀”
  鲜为人知的大饼
  独步天下的生煎馒头
  皮薄馅美的南翔小笼馒头
  从粢饭糕想到葱油饼
  弄堂小吃:油豆腐线粉汤
  喷香松软的黄松糕
  改良之后的鸡鸭血汤
  沪上一绝:上海宁式汤圆
  清口汤美的雪菜肉丝面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从1978年出发
  从收入看今昔
  稿酬的恢复和放开
  从少女到老外婆
  餐桌上的巨变
  兰兰和蕙蕙
  阿培的游兴
  高桥仰贤堂
  弄堂和小区
  里弄生产组今何在
  上海:正在淡出的……
  上海:演变中的……
第四章  探亲的故事
  彭浦车站挤满了欢送知青的人流
  难忘的处女作
  探亲的幸福与苦涩
  受人之托采购忙
  没有床的旅途
  旅途中的爱情
  烦恼的回程票
  尴尬的爱
  处理难以启齿的事
  探亲假干些啥
  插队知青的探亲假
  回归的礼物
  探亲来回旅途上的烦恼
第五章  1966年的记忆
  “玩笑话不能随便说了”
  逛商店会使革命意志消退
  “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了口头禅
  “这些人真是交了魔窟运”
  “谁是不拿枪的敌人?”
  发生了三件大事
  每天都有重磅炸弹般的新闻发生
第一个交战回合
  比天气更热的,是政治氛围
  北京红卫兵带人冲进了我的家
  在石湖荡“三秋”劳动的日子里
  十一月的“大事”太多了
  上海“乱”了
后记
  上海人的“轧闹猛”精神
  上海四季

前言

  

    如果说丝绸之路研究让我们洞见了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定会有人表示惊讶与质疑;
    如果说城市的创造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事情,则一定会得到人们普遍的支持与认同。
    “丝路百城传”丛书的策划正是发轫于这样一个历史观的文化叙述:
    丝绸之路是一条无路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既古老又年轻,“不知其始为始,不知其终为终”的漫漫长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时空里时隐时现,变动不居,连点成线,连线成网的超级公路:
    丝绸之路是点实线虚,点变线变,点之兴衰即线之存亡的交通形态,那些关山阻隔,望洋兴叹的城市,便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文化概念,叠加其上的影像曾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呼作:铜铁之路、纸张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铁蹄之路、黄金之路、朝贡之路、宗教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与传播、邦国拓展、民族融合之路,也是西方探秘中国、解码东方之路,更是我们反躬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的寻根之路、回家之路:
    丝绸之路是今日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新思路,是“一带一路”中国倡议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之路……
    无可否认,一个世纪以来,丝路研究之话语为李希霍芬、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于格、橘瑞超、芮乐伟·韩森、彼得·弗兰科潘等东西方人所主导。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国崛起,正在使“夫唯不争”之中国快速走向文化振兴。我们要将《大唐西域记》《真腊风土记》的传统正经补史、继绝往圣、启迪民智、传播正信,同时也将丝绸之路城市传文学以实为说、以城为据、芳菲想象、拒绝平庸的创作视为新使命、新挑战。让“城市传”这样一个文学体裁开出新时代的鲜花。
    凭谁问:昆仑巍峨、河源滔滔、玉山储秀、戍堡寂寞;
    凭谁问:旌节刻恨、驼铃悠远、琵琶起舞、古调胡旋;
    凭谁问:秦汉何在、唐宋可甄、东西接引、前路正新;
    凭谁问:八剌沙衮今何在?罗马的钟声谁敲响;
    凭谁问:撒马尔罕的金桃今何在?帕米尔上的通天塔何时建成、何时倾倒?
    凭谁问:伊斯兰世界的科学造诣何时传到了巴黎和伦敦;
    凭谁问:鉴真大师眼中奈良和京都的樱花几谢几开;
    凭谁问:乌拉尔河上何时传来了伏尔加河的纤夫号子;
    凭谁问:杭州湾的帆樯何时穿越马六甲风云……
    诗人说:这条路是唐诗和宋词的吟唱,是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军人说:这条路是旌旗卷翻的沙漠,是铁骑踏破的血原;
    商人说:这条路是关涉洞开的集市,是金盏银樽的盛宴;
    僧侣说:这条路是信仰鲜花盛开的祭坛,是生命涅槃的乡路……
    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一个个城市的天际线风景,一个个城市的盛衰之变,一个个城市的躁动与激情,一个个城市的风物淳美与人文精彩,一个个城市的悲欢离合,一个个城市的内动力发掘与外开拓展望,一个个城市的往事与沉思,一个个城市的魅惑和绝世风华……
    从长安到罗马和从杭州湾到地中海是卷帙浩繁的“丝路百城传”丛书的框架结构。也是所有参与写作的中外作家和编辑们共同绘制的新丝路蓝图。《尚书·舜典》有“浚咨文明”之句,孔疏日:“经纬天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论语·雍也》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又《易经·贲卦·彖辞》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文化乃“人文化成”而以文教化“圣人之教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丛书编纂与出版岂非正当其事,正当其时也!
    读者朋友们,没有踏上丝路,你的家就是世界;踏上丝路,世界才是你的世界、你的家园……唯祈丛书阅读能助君踏上这样一个个奇妙无比的旅程。
    丝绸之路从远古走向未来,我们的努力也将永无休止。
    戊戌谷雨前五日于松江放思楼

后记

  

    上海人的“轧闹猛”精神
    上海在我的眼前已经变化了五十多年。
    前三十年她变化得比较缓慢,比较迟滞,特别是在市政建设上,在我们天天行走的马路上。
    后二十年的上海变化得快起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上海的变化更令人欣喜异常,眼花缭乱。我的一位俄罗斯朋友,圣彼得堡的汉学家罗季奥洛夫先生,1994年在复旦大学学习,自认为对上海是相当熟悉的。今年又来上海,他对我说:我已经不认识上海了,她太美了,她变化得太快了。
    五十年来上海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上海人喜欢“轧闹猛”的风气。喜欢热闹,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这可以说是很多中国人的追求。但是没有一个地方,能像上海这样为“轧闹猛”提供一个舞台,经久不衰的舞台。在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一处或几处公众的娱乐和休憩场所。没有一个场所能像上海的大世界那样著名。在我小时候,外省市或农村里有亲戚朋友到上海来做客,家里人、邻居们、弄堂里的熟人们见了,都会问一声:大世界去白相过哦?去过,那很好。没有去过,哎呀,你怎么连大世界还没去?快去啊!好玩得很。大世界里有什么,有哈哈镜,有各种各样的剧种演出的戏,锡剧、甬剧、沪剧、评弹、京戏、昆剧、越剧……二角五分一张票,可以看这么多的戏,你还不去?其实细想想,安心坐下来,你只能看一出戏。要是每个剧种都看,那你什么都看不成。什么也看不成也没关系。关键是闹猛,是人多,是既能吃零食,又能尝点心,还能看耍杂技。玩了一天回来,人人都称心满意。
    现在的大世界已经成了明日黄花。但是上海人爱“轧闹猛”的风气,势头一点也没减弱。第一八百伴在浦东开张的那天,顾客们蜂拥而至,人多得连自动电梯也开不动了。后来有人说,在去的人中,三分之二都不是去买东西的,他们是去“轧闹猛”的。去了回来后,逢人便说:第一八百伴我去过了,你去过吗?
    岂止是第一八百伴,地铁、过江隧道、世纪公园、金茂大厦、中央绿地,凡是有新景观、有新花样、新气象、新展览,上海人都会蜂拥而至,所以新天地建成后各种各样人士有各种各样的评介,但不要愁没有人去。大剧院的票子卖到八百元、一千元一张,不要愁票子卖不出去。喜欢“轧闹猛”,到人多的地方去,表面上看来是图新鲜、看稀奇。其实内心深处,蕴含着上海人迫切希望开阔眼界、开拓视野的心理。
    到处看新东西,追求新玩意儿,究竟有什么好处。况且看到的东西和玩意儿,大多数和你的专业、和你的本职工作并不相干。其实不然,俗话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识得广了,就知道我们自己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还需要迎头赶上。
    上海要发展经济,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要培育新的城市精神,要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其实最大的文明就是创新,在创新求变中完成新的城市精神的塑造,在求变创新中全面提高上海人的素质。 20世纪80年代时,纽约人说要永远抢在上海前面十年,东京人说要使上海始终落后日本十五年,目的就是要赚上海人的钱,赚中国人的钱。把上海和中国作为他们最大的取之不尽的市场。 对不起,上海人不但要迎头赶上,和纽约与东京并驾齐驱。还要超过她们。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上海精神。 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