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精)

  • 定价: ¥88
  • ISBN:9787508671185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520页
  • 作者:(美)浦洛基|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9-03-01 第1版
  • 2019-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浦洛基著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精)》虽为理解当下政治危机的动机所驱动,却是着眼于2000年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完整历史。因为作者浦洛基认为,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就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也就是从乌克兰边境身份、民族身份的起源和发展开始考察。虽然一时一地的政治过程很重要,但地理、生态和文化是更持久的因素,长期而言有更大的影响。正是通过从希罗多德时代至今的长时段考察,浦洛基回溯了定居人口与游牧人口的相遇,以及存续至今的欧洲东西部政治文化差异。

内容提要

  

    浦洛基著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精)》讲述了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媒体推荐

    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与动荡。要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与现在,恐怕没有比浦洛基这本书更好的指南了。
    ——Foreign Affairs  美国《外交事务》
    可佩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将乌克兰的过往细细道来,树立了指向未来的路标。
    ——The Economist  英国《经济学人》
    全面、动人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的可靠研究极有助于学者、决策者、大众理解当前乌克兰的复杂局面。
    ——Norman M. Naimark  诺曼?奈马克  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欧研究中心教授
    这是着眼于当下的历史,正是我们当前所亟须的。若想理解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未来的冲突,就应当读一读浦洛基这本缜密、慎重却充满热情的乌克兰通史。
    ——Michael Ignatieff  叶礼庭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
    内容丰富、细腻,常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洞见,用不长的篇幅讲清了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学术过硬,叙事明晰,是了解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可少的读物。
    ——Simon Montefiore  西蒙?蒙蒂菲奥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目录

导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第一卷  黑海边境
  第1章  世界的边缘
  第2章  斯拉夫人的到来
  第3章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人
  第4章  北方拜占庭
  第5章  基辅的钥匙
  第6章  蒙古治下的和平
第二卷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
  第7章  乌克兰的诞生
  第8章  哥萨克人
  第9章  东方的变革
  第10章  大叛乱
  第11章  分裂
  第12章  波尔塔瓦的裁决
第三卷  帝国之间
  第13章  新的边界
  第14章  起源之书
  第15章  多孔的国界
  第16章  前进
  第17章  未完成的革命
第四卷  世界大战
  第18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19章  破灭的梦想
  第20章  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21章  斯大林的堡垒
  第22章  希特勒的“生存空间”
  第23章  胜利者
第五卷  独立之路
  第24章  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
  第25章  再见,列宁
  第26章  独立广场
  第27章  自由的代价
结语  历史的意义
致谢
附录A  大事年表
附录B  乌克兰主要历史人物表
术语表
延伸阅读

前言

  

    导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苏格兰人和其他一些民族常常夸耀哪些书籍肯定了他们对塑造人类历史做出的贡献,乌克兰人也许同样有理由为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而自豪。1991年12月,乌克兰公民纷纷涌向投票站,选择了独立。那时在乌克兰发生的事件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也确实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乌克兰公投之后一个星期,强大的苏联就解体了,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随之宣布西方在漫长而艰难的冷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
    乌克兰下一次出现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是2004年。这一年,身着橙色衣衫、情绪高昂的群众挤满了基辅的广场与街道,要求举行公平的选举。他们最终达到了目的。由于这次“橙色革命”,从塞尔维亚到黎巴嫩,从格鲁吉亚到吉尔吉斯斯坦,诸多国家发生的撼动威权统治的革命都被称为“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并未改变后苏联时代的世界,但它们留下了遗产,也留下了终将改变的希望。接下来,乌克兰人又在2013年的11月到12月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再次走上基辅的大街,支持国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此时正值欧盟各成员国对联盟的热情降至低点,乌克兰人却不顾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在街上游行、坚守,令西欧和中欧国家的公民们感到震惊和鼓舞。
    2014年年初,乌克兰国内形势出现了意外而悲剧性的转折。抗议者与政府部队之间发生了暴力对抗,将先前抗议中那种热烈得近乎街头狂欢的气氛一扫而空。2014年2月,就在电视台摄像机镜头的全程记录下,防暴警察和当局的狙击手向抗议者开枪,导致数十名亲欧盟抗议者死伤。这样的画面震惊了世界。同样令人目瞪口呆的还有2014年3月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企图,以及同年春末莫斯科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策动的混合战。这一年7月,亲俄的分离主义者更是将这场俄乌冲突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国际冲突。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对欧洲和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致政客们开始谈论“为欧洲的未来而战”和回到冷战的话题,而在1991年,这里正是冷战宣告落幕之地。
    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历史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什么让乌克兰人不同于俄罗斯人?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到底应该属于谁?为何乌克兰采取的行动会造成巨大的国际震动?近年来,这些问题被一再提出,理应得到全面的解答。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背后的各种趋势,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粗略地说,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任务。我写作这本书,正是希望历史能为我们提供对当下的洞见,进而影响未来。无论是预测当今乌克兰危机的结局及其长远影响,还是预测作为一个国家的乌克兰的将来,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将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在历史中漫游仍有助于我们从每日新闻的密集轰炸中找到意义所在,并能让我们在面对事件时深思熟虑,从而改变事件的后果。
    本书在“长时段”尺度上呈现乌克兰历史,内容起自希罗多德时代,终于苏联的解体和当下的俄乌冲突。乌克兰和法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大小,现拥有接近4600万人口,其历史上的过客更是数以亿计。如何才能将它超过千年的历史浓缩到短短数百页的篇幅之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这也是历史学家的一贯做法。然而历史学家们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现代乌克兰史学的奠基者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是本书中将会出现的一个人物。哈佛大学的乌克兰历史教席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赫鲁舍夫斯基将他的研究主题视为一个起自渺茫远古并历经繁荣、衰落和复兴的民族的历史,其复兴的顶点则是乌克兰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创生。
    ……
    根据他们所处的地区和时代的不同,乌克兰人有过各种不同的称呼。他们在波兰被称为卢森人(Rusyns),在哈布斯堡王朝被称为罗塞尼亚人(Ruthenians),在俄罗斯帝国则被称为小俄罗斯人(Little Russians)。到了1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缔造者们决定放弃“罗斯”这个名字,以终结这种混乱,并将他们与其他东斯拉夫世界居民,尤其是俄罗斯人,区别开来。在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他们都选择采用“乌克兰”和“乌克兰人”这两个词来定义他们的土地和族群。“乌克兰”一词起源于中世纪,在近现代被用来表示第聂伯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国。在这些19世纪社会活动家的集体心理中,大部分哥萨克人都起源于本地,是最纯粹的乌克兰人。为了将“罗斯的”过去与“乌克兰的”将来连接起来,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把自己的十卷本巨著命名为“乌克兰-罗斯史”(History of Ukraine-Rus’)。事实上,今天任何讲述乌克兰历史的作者都必须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名词来定义现代乌克兰人的祖先。
    在本书中,我在涉及中世纪时期时,大部分时候会使用“罗斯人”一词(但并非全部如此);在涉及近现代时,我会使用“罗塞尼亚人”;在涉及现代时,我则会使用“乌克兰人”。从1991年独立乌克兰国家的建立开始,这个国家的公民,不管其族群背景,都被称为“乌克兰人”。这一用法反映了当下历史学界的惯例。虽然这会造成一些麻烦,但我希望它还不至于让人误解。
    “来吧,你会看见。”现代乌克兰史学奠基之一《罗斯史》的佚名作者在其作品前言的结尾写道。我无法想出比这句话更好的邀请来作为本书前言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