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工业经济

日立日新(世界500强企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 定价: ¥48
  • ISBN:978751582478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工商联
  • 页数:217页
  • 作者:(日)小板桥太郎|...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类图书。日立,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日立的发展史中,当下的科技巨擘也曾面临过转型危机,但如此“巨无霸”最终却能成功调头。本书重点描述了日立转型成功的过程,重点阐释了日立的创业精神之本,即发挥综合实力,开创新价值,这也正是其他公司应当仿效的,日立真正的价值所在。

内容提要

  

    百年企业步履日渐蹒跚,“不沉巨舰”满身锈迹斑斑,倾覆在即!
    六人组临危受命,但是,路在何方?
    川村隆、三好崇司、八丁地隆、中西宏明、森和广、高桥直也六人决策组以非常的勇气重构日立决策机制,削减费用、重组产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了拖累企业前进的传统产业,形成社会创新事业的大视野。
    电视、汽车、电梯、医疗器械、水处理系统、化工材料、挖掘机、起重机、证券、投行、物联网、大数据、AI……一个企业的产业几乎囊括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甚至围绕一个公司形成了一座城市。这就是重生后的日立。
    本书解密日立实现“巨象转身”的2000个日夜,将日立变革六人组的鲜活形象立体呈现,告诉你百年世界500强企业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小板桥太郎(こいたばし·たろう),1966年生于东京,1991年立教大学文学院史学专业毕业,入职日本经济新闻社,先后在整理部、社会部、产业部、日经商业编辑委员会工作过,现任日本经济新闻社企业报道部、编辑部主任;记者时代负责过汽车、游戏、能源、电机、通信等方面新闻报道。

目录

第一章  69岁,再次披挂上阵
  久违23年的最高营业额
  袭击日立的金融危机浪潮
  “川村隆,回到日立公司吧!”
  庄山和川村隆,不同的性格
  直言不讳的第二个人
  六人决策小组形成
  支撑川村隆的“寅次郎”信念
第二章  “不沉之舰”的黄昏
  失去竞争力的日本联合大企业
  “不幸运”的社长——古川一夫
  被质疑的新生日立
  “替换产业”的难题
  汽车事业部赤字过大
第三章  白手起家的管理层
  阻碍100%子公司化的“日立时间”
  来自子公司的抱怨
  寻求公司成长的原型
  横向联合,实现节能50%
  最大的难关——改革效率低下的营业部门
  接下来的难题是财政急速恶化
  每股230日元的股价实在是太低了
  在投资人一片责难声中改变的管理层
第四章  “三大家”的脱胎换骨
  自主权迥异的公司内部等级制
  合作公司社长们的改变
  提出自主独立想法的“三大家”
  致力于吞并日立金属的川村隆
  “希望可以成为公司的副社长
  日立金属和日立电线,因缘际会的邂逅
第五章  铁腕中西宏明的凯旋
  一度想退出社长的比赛
  持续赤字的北美HDD事业
  “我是迈拓公司最讨人嫌的家伙”
  日立GST获1900亿日元的销售利润
第六章  基础设施出口的领军者
  老朽化的英国铁路
  在英国车辆订单上惨败
  英国海军出身的日立英国雇员
  来自英国首相的赞赏
  二·二六事件
  “通过日本制造”
第七章  全球化从网罗人才开始
  最先进的管理体制
  破例的“女性录用承诺”
  畅所欲言的董事会
  转型成功的日立数据系统
  开拓新兴国家的先头部队——日立建机
  构建二十五万人的集团数据库
第八章  日立下一代接班人
  东原敏昭带领下的日立工业设备技术公司
  马尔代夫的海洋深层水
尾声

前言

  

    1999年7月23日,上午11点20分。日立公司的副社长川村隆,搭乘羽田机场至新千岁机场的全日空NH61号航班去北海道出差。星期五的机舱内,有很多回家探亲的旅客,气氛温馨。川村隆心情舒畅地坐在座位上,他出生于札幌市,打算出差之后,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重新享受故乡美好的风物。
    川村隆的座位在航班头等舱右边靠窗的位置。飞机从羽田机场来到房总半岛附近时,川村隆察觉到了一丝异样。本应穿越房总半岛的机体一个U字回旋,又回到了东京湾。
    “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的乘客不安地嚷着。
    在川村隆的前方,经济舱的乘客骚动了起来。
    一名手持菜刀的青年闯入了驾驶室。
    11点25分,羽田机场管制塔收到了来自NH61号航班的报告。
    “紧急状况!紧急状况!劫机,是劫机!这里是ANA61。”
    11点33分,从驾驶室中传来恐吓声,门再一次被打开-了。“你这个家伙,滚出去!快滚出去。”身材高大的副驾驶员被推出了驾驶室。
    全日空61号航班,在房总半岛上空向右一个大回旋,飞到了三浦半岛的上空。
    “快看快看,可以看见富士山!”
    机舱的乘务员一边紧贴着驾驶室的门窥听着驾驶室内的情况,一边维持机内的秩序,“请不要站起来…‘请按照应急手册上的说明去做,请放心”……
    “应急手册可信吗?”经济舱的乘客开始离开座位,向驾驶室门口聚拢。
    飞机穿过伊豆半岛后,在相模湾上空盘旋,可以看见停泊在横须贺海军基地的舰只。
    这时,一位年过四十穿着飞行员制服的中年男子开始指挥现场。他好像并不当值,应该只是搭乘了全日空航班的飞行员。白发斑驳、面容粗犷的他大声地吼道:“你们现在这样的做法,和应急手册有什么关系吗?”听他一喊,原本制止乘客骚动的机舱乘务员退了下来,转而去安抚受惊的乘客。
    “驾驶室好像被坏人控制了,机长似乎也受伤了,看情况可能在横田基地着陆。我打算夺回驾驶室,希望你们来帮助我。也许飞机会有坠落的危险。请大家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中年男子语气坚定地说。
    十几个乘客响应该男子的号召,做好了准备。为了便于抓获劫机者,乘客们解下了自己的领带和腰带权当武器。
    此时,航班正在横田基地上空,超低空飞向昭岛市、福生市方向。
    “把驾驶室钥匙拿来,过来三个人协助我。”中年男子边喊边摆好架势。就在他拿钥匙打开门的瞬间,大家迅速闯入驾驶室摁住劫机者,将劫机者制服,中年男子同时j中向驾驶室右侧的操纵杆。
    没过多久,机内突然响起了“哔——”的一声。
    “这架飞机刚刚被劫持,现在劫机者已经被制服,请各位乘客回到自己的座位,系好安全带。”
    川村隆先生所在的头等舱也陷入了恐慌,充斥着女人和孩子们的哭喊声。
    飞机引擎的声响突然变大,甚至可以感觉到机体的迅速下降,透过窗户可以看见横田基地被美军称为“横田屋”的九层公寓,近得好像伸手就能够着阳台晾着的衣服。
    “啊,已经不行了,要坠落了。”川村隆做好了死的准备。
    12点5分,只听见“咚——”的一声,机体开始急剧上升。全日空61号航班在劫机事件发生后约一个小时的12点14分,平安降落在羽田机场。用皮带和领带绑起来的劫机者被蒙着毯子带下了飞机。
    除机长外的516名乘客和乘务员平安无事。被劫持的机长——长岛直之在劫机者将副驾驶员推出驾驶室之后,一边劝导劫机者一边继续驾驶飞机。大约在二十分钟后,长岛直之终因被刺伤颈部失血过多而死(时年51岁)。
    劫机者(时年28岁)曾在一家大型铁路公司上班,1996年秋天无故缺勤后失踪。劫机事件之后,他被以杀人罪和违反管制刀具法的罪名起诉,2005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带头闯进驾驶室的中年男子叫山内纯三(时年52岁),在事件发生两年后的2001年任全日空空中乘务部长,2003年任东京机场子公司副经理,2008年任全日空子公司商会监察一职,随后卸任。
    山内在此事件后说,虽然冲进驾驶室将劫机者制服,夺回操纵杆时间很短,但是让飞机能够平稳飞行却用了四分钟。由于突然激烈地夺回操纵杆导致飞机失控下坠。当时只能一直拉着操纵杆,无法启动飞机加速装置。大约距离飞机坠毁只剩下二十秒的时候,加速装置终于启动了,这样才避免了一次飞机失事事故。
    山内当时是新千岁机场始发的其他班次客机的乘务人员,偶然搭乘了NH61号客机。
    劫机事件发生十年后的2009年3月,日立公司创下了制造业史上最大的7873亿日元的财政赤字。曾经拥有33万名员工、总销售额达到10兆日元,涉及信息情报、发电、铁路公交,电子、汽车制造、家电等领域的日本最大的联合企业(复合企业),就像全日空NH61号航班一样急剧下坠了。2009年4月,管理层多数退出,6年前以副社长身份调出的川村隆先生被任命为董事长兼社长。
    记录下1999年这次全日空NH61号航班劫机事件的,无疑就是恰好搭乘了那班飞机的川村隆先生,这件事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值得一提的是,拯救了NH61号航班的山内先生在那天是“非当值的飞行员”。形成对比的是,乘客们眼见劫机事件发生,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乘务员却只能按照应急手册去制止乘客。山内和数名乘客齐心协力闯入驾驶室,制服劫机者,让飞机得以安全平稳降落这一件事,与十年后日立的再次崛起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立公司不断扩大公司规模和业务范围,度过了两次石油危机。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数字化和IT信息技术的进步,日立公司已经无法应对制造业发生的质变。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营业额接近10兆日元,但营业利润几乎是维持平均2%的“超低空惯性飞行”。
    很多人以为“这样下去日立公司要倒闭了”。市场、企业的气氛变得十分沉重。幸运的是,日立公司的组织和管理层并没有任由这种情况糟糕下去,他们渐渐取消了只是依靠“应急手册”行动的方案,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2012年,安倍政府大举推进金融宽松和大规模的积极财政政策为日本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同时抑制日元升值使企业“起死回生”。
    日本年青一代正承受着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等内部问题导致的经济停滞的重压,同时还要面对同盟国美国的种种限制和其他国家的崛起等外部环境的变化。
    2014年3月,日立公司收获了过去几年改革经营所带来的可喜成果,总营业额9兆4000亿日元,达到历史最高收益,实现了日立公司的完全复活。
    2009年,日立出现危机,临危受命的川村隆先生在此后三年作为日立的董事长,建立了透明化的内部经营体制,推进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2013年12月,川村隆凭借重建日立公司的成就,被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任命为下一任会长,但川村隆先生拒绝了。如果要担任经团联的会长,就必须担任日立的董事长。因为没有企业家这张名片,即便是经团联的会长,在国内外说话的分量也会降低不少。川村隆并非将日立公司定位为日本优秀企业,而是努力使其成为全球化企业。2014年4月,川村隆任命中西宏明为日立公司董事长,6月末自己退出董事会,卸任了日立公司所有职务。
    本书试图描绘出日立公司在川村隆先生领导下的三年改革轨迹,看看日立如何从奄奄一息的企业蜕变成一个跨国集团,由此大概就能看出日本企业乃至整个日本的生存之道。本书序言中全日空NH61号航班劫机事件机舱内的描写,来自同机的TIGRE常务董事石桥薰的描述。另外,整篇序言省略了敬称。

后记

  

    在本书的最后,有些情况想和大家说一说。
    日立集团的经营重建告一段落,在中西宏明领导日立的第三年,也就是2011年8月4日,日本经济新闻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关于日立与三菱将合并的消息。
    同天早上,中西宏明家门口挤满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中西宏明现身后只说了一句“下午与各位再会”,便钻进了车里。
    各大媒体认定当天下午目立会统一召开记者见面会,电视台放出了“日立将与三菱合并”的新闻快报,报刊等媒体也做好了追踪报道的准备。
    但是,当日上午9时,日立公司发表了“敝公司无意与三菱合并”一文,澄清事实。三菱重工方面也发表了“本公司并未有此决议,也没有达成协议的计划”的声明。
    显然,下午的记者会没有必要再召开了。
    有关“日立与三菱重工”的报道到此为止了。川村隆、中西宏明等日立高管对此事闭口不谈。
    笔者虽然在日本经济新闻报社编辑部工作,但2011年8月已转到日本经济新闻的经济部工作,不再接触这些资料,很多情况难以详细了解。但在收集材料过程中,从与此事件有关的人口中零星听到一些消息。
    “若是没有那篇报道,或许如今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距那篇报道1年零4个月后的2012年1月29日,日立和三菱就以火力发电站为主的发电业务达成合作共识,并向媒体正式公布。2014年2月,成立的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由三菱重工出资65%并纳为其合并子公司,日立出资35%,但贡献出它的创业基地日立工厂作为新公司的“根据地”,并将自己火力发电元老企业的两干名职工转编入新公司。
    此举如同一枚信号弹,拉开了世界大型企业重组大戏的序幕。美国彭博社在4月23日报道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欲收购法国大型企业阿尔斯通”的消息。27日,GE的竞争对手德国西门子公司借与阿尔斯通构建战略关系之名,欲与GE抢购阿尔斯通。
    进入5月后,日本的企业也加入了争斗。东芝明确表态准备与GE争购阿尔斯通,目标是接手该公司旗下的电力设备业务。6月11日,三菱重工接受了西门子的合作邀请,表示双方将就共同收购阿尔斯通进行商讨。日立也与三菱、西门子联合起来,表露出想要收购阿尔斯通的意图。三菱重工的领导甚至亲自赴法谈判,但到最后法国政府还是采用了GE的提案。
    由于三菱重工和西门子的影响,GE不得不大幅修改最初的并购计划。日本企业开始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可以说,日立与三菱重工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已经开始动摇GE的地位。
    被冻结了3年的岩浆,在2011年仲夏仿佛有了再度融化的迹象。
    根据研究,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要增加30%,达到90亿。那时城市人口将增加80%,膨胀至63亿。城市化的主角并不是现在的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国家、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城市化正在蓬勃发展。 地球的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地域间移动。世界各大型企业的重组动态正表明它们未来领先一步的布局开始了。 抢购阿尔斯通的战役于6月20日落下帷幕。日立集团在日本召开了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结束后的董事会上,大家同意让任职期满的董事退任。川村隆也退出了董事会,同几位退任董事的简单致辞一样,只留下一张薄薄的讲稿。经过五年的漫长时光重建了日立公司的主人公,最后竟然只言片语就退出了董事会,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他退出的那一刻十分淡然,却也让人感到些许扫兴。   第二周,覆盖了关东地区的梅雨没有一丁点儿停止的迹象。在东京西部冰雹满天的反常气候中,川村隆先生接受了笔者为写成本书的第五次采访。 笔者就川村隆先生经历的1999年全日空NH61号航班被劫持事件再一次采访了他。 川村隆回忆,在劫机犯控制了飞机,下降到300米高度时,山内冲进了驾驶室。川村隆想起自己当时说道:“啊,这是最后的男人啊。” 说这句话的时候,川村隆正是日立工厂的设计课长,日立工厂的厂长是绵森力。棉森力于1914年出生,曾担任曰立电力事业本部部长,1980年在副社长的职位上退休,2002年去世。 曾经,这个绵森力在日立工厂的会议室,背对着落地窗户,坐在厂长的座位上,对三十岁的川村隆说:“这个工厂像一艘将要沉没的船,在船沉前,你们都先下船吧。我要坚持到最后,然后从这窗户跳下去。”这才是最后的男人。 2009年4月,也许川村隆正是从绵森和山内的言语、行动学习到了“最后的男人”的精神,才在日立倾覆之际挑起担子。 川村隆说,自己是最后留在船上的。这就是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不同之处吧。 有一句话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据说是法国的专制君主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说的。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这句话却体现在一些人身上。“自己退休后,公司能给自己什么?”很多人会这么想,我们也不能因此批评他们,毕竟他们这么想也没什么恶意。诚然,组织越大,这样考虑的人会越多。或许在日本“失去的十年”里,曰立好像温水中的青蛙,这样的意识就开始蔓延了。最后,除了手握操纵杆的人,再没有其他人留下了。 如今,整个日本陷入“我死去之后”的状态。人口数量急速减少,有人估计到2050年日本只有不到一亿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40%,7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也将达到25%。 洪水真的到来了。日本如今靠着年轻人拼命工作来维持着社会保障。 过去的日立和全日空61号航班很相似,都面临着重大危机。但是,日立并不想再次经历“失去的十年”,不想再走日本曾经的老路。 2000多个日夜,日立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完美重建的故事。川村隆等人用不同于常规的经验法则,完成了日立改造。这些经验不是偶尔为之的,而是专门刻意采用,以保证将来持续的成功。这就是保持多样性,是全球化真正的内涵。 “不同于常规”的意思是“从正统中偏离”。日立革新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方方面面“不同于常规”的事情发生。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从日立公司各种各样的管理精英口中听到他们对改革的赞赏。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能渡过这场从未有过的经营危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温柔的、腼腆的、迷人的微笑。 川村隆指出,思想开明,发现企业应该走的道路,带着希望的微笑,具备带动集体的力量,是成为一个企业领导人的必要条件。 6月末,在辞去顾问一职时,川村隆引用了法国哲学家阿兰的一句话,我们也借这句话来结束本书: “悲观是性情的倾向,乐观是意志的作用。”(E·C.阿兰《幸福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