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中国经济

新红利(赢在下一个四十年)

  • 定价: ¥49.8
  • ISBN:978752070900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230页
  • 作者:滕泰//刘哲//张海...
  • 立即节省:
  • 2019-04-01 第1版
  • 2019-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是供给侧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时代特点,对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做出了分析;结合新经济的兴起,提出软价值概念,探寻产业升级转型之道;还分析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供给侧改革,并对中国未来经济状况做出展望。中国如何抓住新红利,找到新方向?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无论是政府官员、决策机构还是政策研究学者、关注时政问题与国际问题的大众读者,都需要这样的著作提供新思路,带来有益的指导。

目录

序言  下一个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新红利在哪里
第一章  红利褪去的中国经济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企稳与结构转型
    一、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二、“去产能”扩大化扭曲供给结构
    三、从“金融收缩”到“金融扩张”的时滞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与风险点
    五、经济阶段性企稳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中国会不会上演“失去的20年
    一、中国经济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
    二、会不会上演“失去的20年”关键看国内改革能否再造新红利
  第三节  中国经济会“滞胀”么
    一、中国经济有“滞”无“胀
    二、原材料价格对物价的实际影响小于直观现象
    三、成本上升若不冲击物价,必然冲击投资
  第四节  影响民间投资的深层次原因
    一、企业的发展很难独立于宏观环境
    二、各种成本持续上升
    三、断贷与融资成本冲击
  第五节  当总需求刺激效应递减
    一、需求管理的思想由来——从西斯蒙第到凯恩斯
    二、中国的需求管理政策
    三、总需求刺激效应递减
  第六节  中国经济周期的复杂性与新特点
    一、新时期经济周期的复杂性与新特点
    二、决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供给结构的变化
    三、中国本轮经济下行的本质原因:供给结构老化
第二章  再造新红利,观念先突破
  第一节  互联网和金融是否创造财富
    一、新“大帽子”——子虚乌有的“虚拟经济
    二、新实体经济——从反击、防御到逃跑、出卖
    三、软价值时代——切勿用昨天的理论管理今天
  第二节  软财富的新源泉和价值新规律
    一、软财富的新源泉
    二、如何衡量软价值
  第三节  把握新经济的软性特征,创造软价值
    一、新经济的软性特征
    二、有效价值投入因子:软价值的第一个创造阶段
    三、传播群体广度和软价值乘数:软价值的第二个创造阶段
    四、软价值实现的弯曲路径
  第四节  软资源——抢占全球价值创造制高点
    一、新时代全球财富创造和分配的主导要素
    二、如何培育软资源,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第五节  以人民为中心,从国富到民富
    一、福利原则:财富越向民营和家庭部门倾斜,人民福利越高
    二、效率原则:利益越直接,财富增长效率越高
    三、二战以前的全球财富结构:以民营企业和家庭所有为主
    四、二战后国有财富的扩张及影响
    五、以人民为中心,追求民富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第六节  深化产权改革的认知前提
    一、如果瓜分他人财富“天经地义”,谁还去创造新财富
    二、不尊重私有财产权,必然陷入产权改革陷阱
第三章  借力新经济,创造新红利。跳出传统经营困局
  第一节  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道
    一、软性制造:新时代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太趋势
    二、制造业的商品软价值系数
    三、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
    四、实施软性制造战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道
  第二节  软价值战略——美国从贸易逆差中赚取利益的秘密
    一、中国只赚顺差,而美国公司赚钱
    二、硬价值企业困难,软性制造赚钱
    三、软性制造的两阶段
    四、学习美国企业提升软价值
  第三节  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性与产业结构的新特点
    二、软硬产业的“八二定律”:挣脱自然资源束缚的经济发展
新趋势
    三、大力发展软产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长期必然选择
  第四节  软企业战略:以小米为例
    一、先有公众价值,后有盈利模式
    二、消费者也是价值创造者
    三、通过弯曲、立体的路径实现价值
    四、高度重视软资源
    五、以“快”应对“不确定
    六、抓住核心人才这个“理想黑体
  第五节  站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起点——以中美竞争背景下的
信息产业发展为例
    一、站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起点的中美信息产业竞争
    二、放松技术供给抑制,加大技术驱动力
    三、中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升级之道
第四章  只有推进真改革。才能再造新红利
  第一节  不能用供给侧管理代替供给侧改革/1l l
    一、“去产能”扩大化及其影响/lll
    二、“去产能”扩大化的本质——刀刃向外、层层加码的供给
管理措施
    三、衡量供给侧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节  深化制度改革,发掘供给潜力
    一、制度改革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二、如何形成富有财富活力的制度供给
    三、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潜力
  第三节  加快产权改革,释放制度红利/1 2l
    一、改革如何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障碍
    二、改革必须突破保守思想和旧价值观
    三三、不能把产权结构视为分配机制
    四、理想的产权关系形成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
    五、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化交易是产权改革的关键
  第四节  全面减税激发企业活力
    一、临界税率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税负是否接近了“临界税率
    三、若减税力度的进度低于预期,经济效果会打折扣/13l
    四、大力度减税,提升经济持久动力
  第五节  按要素边际报酬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
    二、要素占有及要素报酬分配的公平性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三、以“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
  第六节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重在疏经络、降成本/14l
    一、金融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14l
    二、金融去杠杆的反思:监管政策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疏经络、降成本
  第七节  深化民生领域供给侧改革,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以医疗
产业为例
    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
    二、医疗供给质量偏低,供给价格形成机制扭曲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医疗行业难题
    四、构建“三维医疗评价体系”和医疗行业退出机制
    五、围绕医护人才培养,多举措激发医者活力
第五章  找准新时代地方政府定位。发力营造新红利的营商环境
  第一节  既要重视硬环境,更要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一、软环境:中国的新区、高新技术区要向硅谷学什么
    二、软环境建设:老工业区转型的关键/16l
    三、在软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中国营商环境全景透视
    一、各省级行政区的营商环境呈现出显著差异
    二、各省级行政区硬环境的差距在缩小,软环境的差距有
拉大趋势
    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技术、人才三大软环境优化是
关键
    四。、东部领先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竞争激烈,不日进则日退
    五、中部崛起具备了一定的营商环境基础,龙头效应已显现
    六、西部地区呈现“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第三节  聚焦营商环境的优势与短板,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一、东北振兴:艰难转型中的营商曙光
    二、能源重化省份:由硬到软的蜕变
    三、硬资源配合软环境,沿边省级行政区的后发优势有望显现/17l
    四、河南、海南独特优势未充分发挥,改善营商环境,“两南
    经济有望实现质的突破
    五、云贵高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软硬环境均大有可为
    六、沿海地区硬环境更具优势,闽津鲁软环境改善仍有潜力
    七、西部龙头陕川渝,营商环境提升在行动
  第四节  优化营商环境,需直面企业的关切点
    一、因地制宜,补齐硬环境短板
    二、精准施策,提升软环境
    三、改善政策环境,提升营商便利度
    四、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最好的定心丸
    五、全面、客观、科学评估营商环境,补短板精准施策
  第五节  31个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指数排名
第六章  前景展望
  第一节  中国经济展望:风险、结构与未来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联系是割不断的
    二、我们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
    三、房地产这头“灰犀牛”还在我们身边
    四、传统工业化的“列车”越开越慢
    五、下一班列车是那些新经济和软产业
    六、深化改革后,有望企稳的经济增速水平
  第二节  产业升级与城市未来
    一、新时代城市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二、未来,城市是一个逐渐软化的过程
    三、新经济与城市未来
  第三节  后工业化时代就业新特点
    一、后工业时代是一个软价值时代
    二、后工业时代的就业“大迁移
    三、新技术革命下就业的软性特征
后记  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理论创新——为了下一个四十年
附录  新供给主义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