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诗经动物笔记(2)(精)

  • 定价: ¥58
  • ISBN:9787122343604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页数:243页
  • 作者:张晓失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305首诗歌。
    本书从《诗经》出现的40种动物说开,联系古今文化,让它们更丰满、亲切,与我们的今天和过去有关。本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全新视角,让《诗经》里的动物不再冰冷,而是穿越两千五百多年,来到你的面前。

内容提要

  

    动物进入《诗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通常与先祖的心情有关,就那么信手挂来,做喻或象征,然后流传三千年,成为一个个沉甸甸的文化符号。
    从简单,到厚重,是三千年的文化填充。如今回顾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动物,已经不那么“野”了,而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个小载体,像被琥珀包裹着一样晶莹剔透,可供反复玩味。
    大多数动物都是今天中国人亲眼见过的,也有少数已成为珍稀品种,变得高贵起来。但这种高贵所蕴含的危机,足以令今天的人们惭愧。
    如果能在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同时,像祖先们那样自由奔放于花草、动物繁多的野,该多好啊……
    旷野大多死了。
    动物们还在,但它们不在那个旷野了。
    打开本书,品赏《诗经》里的动物,从苍茫的旷野里走出来,造就如此绚丽的世界。

作者简介

    张晓失,真名张小石,曾用笔名张小失。合肥人。作品《第一个被录取的人》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热爱自驾游。馋蔬菜和鱼类。著有《闲烹袁枚的鱼》等图书五种。

目录

飞鸟:翙翙其羽
  凤凰:相信它总有一天会灿烂展现
  雁:它掠过月球略带神秘味道
  雎鸠:鸣叫了两千多年的爱情鸟
  鹊:喳喳,似坚冰破裂的声音
  雀:“君子”报仇,三千年未晚
  燕:是去年那一对情侣吗
  雉:连同野鸡的名称,一起退步
  乌: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喜旷野
  鹑:鹌鹑“嗉里寻豌豆”,你“穷”凶极恶
  鸠:它无需大鹏鸟的志向
  鸡:“五德之禽”,一叫千门万户开
  凫:现代版《诗经》里的一个逗号
  鹈:从吉祥物到晦气物,颠覆得太狠
  鹳:庞大而沉重的早期消防队员
  䴗:昏蒙蒙的天幕中,它一刷而过
  鸱鸮:吉祥物、晦气物、预言家兼色盲
  仓庚:鸟和人,灵魂属于天空
  鹤:一身仙气的“胎禽”
  鸳鸯:时代不同了,慎谈“兄弟鸳鸯情”
  鹰:做人当自强,做鸟别当鹰
  鹥:怀着闲心与它玩耍
  鹭:万民几鸥鹭,四海一池塘
  桃虫:微贱自足,快乐幸福
  脊令:人情冷暖,小鸟岂可参与
  桑扈:从“爪哇麻雀”到唐太宗儿子
游鱼及其他:烝然汕汕
  鲨:读古人,流馋涎,不算失敬
  鲂:一鱼甩尾,王室如燬
  鲤:孔门祖先因它得名
  鳢:小心,别把这种鱼淹死了
  鳣:这类消息不发布较妥
  鲦:不但下饭,更能下酒
  鰋:红烧、炖豆腐,给新妈妈催乳
  鲿:一尾被重新认识的鱼
  虺:不是蜥蜴,是蛇
  蜴:画蛇添了足,就是它们
  鼍:史前时代的蛛丝马迹
  鳖:王八之大者,三百多斤
  龟:早期人与神的通信工具
  戚施:癞蛤蟆与天鹅比肩齐飞
  贝:光泽映射这个夏天的晚上

前言

  

    动物们还在,却不在那个旷野了
    三千年前的先祖在旷野奔波的时候,比我们今天看到的动物种类多得多。仅《诗经》里出现的,就有至少136种。
    那时的大多数动物们,除了作为食物,基本没什么内涵,也许少数具有图腾意义吧。但终归是简单的,也是鲜美的。它们进入诗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通常与先祖的心情有关,就那么信手拈来,做比喻或象征,然后流传三千年,成为一个个沉甸甸的文化符号。
    从简单,到厚重,是三千年的文化填充。如今回顾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动物,已经不那么“野”了,而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个小载体,像被琥珀包裹着一样晶莹剔透,可供反复玩味。但很多时候,我们阅读《诗经》,也只是轻轻地掠过它们,至于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历代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如何打磨过,却知之甚少。
    也许,将动物名字从《诗经》里扒出来,是一项有趣的事情。
    这是我夜晚的享受。因为这是埋头于祖先的歌声中的快乐工作。
    大多数动物都是今天中国人亲眼见过的,也有少数已成为珍稀品种,变得高贵起来。但这种高贵所蕴含的危机,足以令今天的人们惭愧。而且,我们也不像祖先那样,喜欢将动物编进歌词,显然,随着生存能力的提高,动物在我们生活里,已经被大量出现的肉类食物贬低了。
    ——同样是食物,动物们在三千年前养育了中华文明,而今却成为文明的牺牲品。这个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前一种方式的死亡,在人类发展史中更具有神圣意义,而后者,是相对庸俗的。所以,祖先愿意使所有生活中遇到或用到的动物——包括苍蝇、老鼠——唱起来、跳起来,其中流露的人与自然的亲切感,是今天所罕见的。
    虽然我们并不愿意回归到三千年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内心深处一种隐隐的渴望,却难以描述和消除,那就是:如果能在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同时,像祖先们那样自由奔放于花草、动物繁多的旷野,该多好啊……
    旷野大多死了。
    动物们还在,但它们不在那个旷野了。
    三千年的世界变化或颠覆,很大很大。
    这是我夜晚翻阅《诗经》的一点情绪波动。好在,越来越厚重的动物们,用各种被填充的文化趣味,消弭了部分遗憾。将它们单独拿出来赏玩,发现有《诗经》的朴素和单纯做底色,这个世界就仍是有希望的。因为,一代代的人能从那么苍茫的旷野里走出来,造就如此绚丽的世界,就一定有更高的智慧来塑造和维持一种真正的美。
    这种真正的美,既是人工斧凿的,也是符合自然的。就像猎人养育的鹰犬一样,它们既是宠物,也是战士——即便在离开人群之后,它们也能深深地融于旷野,不被曾经的人味污染、戕害,在树林里、河流边自由散漫地流浪。
    本书选取《诗经》中40种动物,将它们沾染的人味大致表现出来——我是指文化层面。因为从这个层面可以有很多说道,是《诗经》本身没有提供的。但作为我们的文化原典之一,《诗经》的朴素与单纯中,蕴藏着与大自然一样的辽阔与壮美,后来的某些文化发展,都不过是站在其肩膀上而已。所以,朴素与单纯,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如阳光、空气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