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 > 铁路、公路、水路运输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定价: ¥78
  • ISBN:978752177823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25页
  • 作者:刘妍|责编:汪思涵
  • 立即节省:
  • 2025-08-01 第1版
  • 2025-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认清一个人的本性?——与其欣赏他的仪典盛装,不如窥视他的居家日常;与其考察他的例行公事,不如观望他在紧急、危险或意外状态时的临场反应。木拱廊桥就是中国建筑的居家日常与极端考验。
    廊是山林乡村的“起居室”,是路的停顿、村的边界、神的居所、人的聚合、地的景观;编木成拱的神奇技艺,是民间匠师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与惊险的自然环境中,跳出窠臼的“应急”之举。
    于是木拱廊桥便成为一条特别的红线,既可串联生活与建造两种底层逻辑,又可揭示中国与西方的空间差异,集中、迥异而又关联,成为一把特殊的钥匙,剑走偏锋却刺入要害,帮助我们突破厚重历史的重重迷雾,打开中国建筑的隐秘“心锁”。
    从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惊鸿一瞥,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中国闽浙的深山,到欧洲的城市与市场。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明,穿行于古老的文献与木匠的斧凿,深入地方宗族的恩怨与匠师头脑的思维,跨越形式的表象,讲述匠师的传奇,揭秘建造文明的绝技。

作者简介

    刘妍,建筑历史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专业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现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录

  前言  为什么是木拱廊桥?
上篇  难题:无脚飞桥
  第一章  汴水激流
    恼人的桥柱/无脚之桥/编木为之/费工三倍
  第二章  锦溪漫波
    柱不砥流/长龙卧波/虹腰深稳
  第三章  杨梅深潭
    七轿八马/水柱凌空/穿斗为廊
中篇  屋身:空间的节点
  第四章  暧昧的「廊桥」
    中国「廊桥」/「廊桥遗梦」/力学的成果/市场与城市
  第五章  多义的空间
    路的停顿/村的边界/神的居所/人的聚合/地的景观
下篇  绝技:胆魄与秘密
  第六章  木匠的饭碗
    咒语:鲁班/数与线:绳墨/手艺:材料与工具
  第七章  桥匠的绝活
    胆识/毫厘的秘密/榫卯的选择
  第八章  中国木构
    反思常识/高效的建造/多用的榫卯/不变与万变
小结:问答

前言

  

    为什么是木拱廊桥?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认清一个人的本性?
    与其欣赏他的仪典盛装,不如窥视他的居家日常;与其考察他的例行公事,不如观望他在紧急、危险或意外状态下的临场反应。
    那么,如何以极短的篇幅认清中国建筑的本质?木拱廊桥就是一个角度清奇又洞察深刻的观测窗口。
    对于中国建筑,宫殿圣堂便是盛装,民间住行便是日常。平常规模、寻常功能的房屋殿宇就是例行公事,而在严峻自然环境、危险施工条件下建造的桥梁巨构,则是极端考验。
    盛装下的中国建筑,受制于礼制文化及官方法规,形成烦冗的程式,又包含不同时代的文化整合,弥漫重重迷雾。这便将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隐藏极深。若想洞悉中国匠作的本质,我们很难仅从官式建筑或常规结构中获取新的认识。
    木拱廊桥的结构主体编木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建筑结构,用木材交织起拱,实现较大的跨度,在人类历史上罕见而非凡。而桥之上的廊屋,点缀南方山区的道路,扮演着乡村日常生活“起居室”的角色。
    编木拱桥不独出现在中国,它也曾闪现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却唯在中国达到高度成熟的状态。最著名的案例包括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以及东南山区的木拱廊桥群体。前者以纤毫毕现的图像流传千年谜题,后者直至今天尚有匠作传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拱廊桥于险境中实现“不可能的任务”,参与乡村生活家常年节的共振。
    于是木拱廊桥便成为一条特别的红线,既可串联生活与建造两种底层逻辑,又可揭示中国与西方的空间差异,集中、迥异而又关联,成为一把特殊的钥匙,剑走偏锋却刺入要害,帮助我们跳出庐山之外,看清中国建筑的一些底层特质。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