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美国气候政策转向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策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意义等绪论内容,介绍了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美国气候政策演变,从1918-2008年不同阶段的认识转变,到奥巴马政府积极引领《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消极退出《巴黎协定》。分析美国气候政策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趋势等。然后探讨美国气候政策转向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剖析国际气候谈判困境和中美气候博弈模型。最后提出中国策略选择,说明我国气候变化政策,明确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立场与策略,以及中美之间气候谈判的策略选择,为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门丹,女,博士,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低碳发展、全球气候治理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发表中外文学术及会议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总体框架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观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
2.1 全球治理的价值观
2.2 国家力量
2.3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
第3章 美国气候政策的演变(1918~2008年)
3.1 从开始认识到提高认识
3.2 从提高认识到强化认识
3.3 从强化认识到放弃认识
第4章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气候政策的转向
4.1 国际态度与定位:积极并引领《巴黎协定》
4.2 国内态度与定位:积极
第5章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气候政策的再转向
5.1 国际态度:消极并退出《巴黎协定》
5.2 国内态度:消极
第6章 美国气候政策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
6.1 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变化
6.2 美国气候政策变化规律与特点
6.3 美国气候政策的驱动因素
第7章 美国气候政策转向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因素与路径
7.1 国际气候谈判
7.2 美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方式划分
7.3 不同参与类型下的主要影响因素
7.4 不同参与类型下的影响路径
第8章 美国气候政策转向背景下国际气候谈判困境与中美气候博弈模型分析
8.1 国际气候谈判的集体行动困境
8.2 国际气候谈判的中美气候博弈
第9章 美国气候政策转向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策略选择
9.1 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
9.2 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与策略
9.3 中美之间气候谈判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