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天道与人文/大家小书

  • 定价: ¥22
  • ISBN:978720008681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
  • 页数:204页
  • 作者:竺可桢
  • 立即节省:
  • 2011-06-01 第3版
  • 2015-11-01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学教育家,《天道与人文》所收文章,主要依据《竺可桢文集》,部分依据《竺可桢文录》《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物候学》《看风云舒卷》等书,多数是竺可桢长篇大论中与文史知识相关的精彩节选。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国的许多大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文史功底,能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他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许多人还热心于科学普及。竺可桢生前发表的300多篇文章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科普作品,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多数可作美文阅读。《天道与人文》编选竺文的标准,偏于与传统文史知识的关联,如《中秋月》、《牵牛与织女》、《北斗九星》、《说云》等;而那些不以文史知识见长的纯科普性作品如《说飓风》、《气象浅说》等,则限于“小书”篇幅,未予收录。
    读着竺可桢的这本《天道与人文》,当我们惊叹于他的文史功力和奇妙观点的时候,还可把一部分注意力投向这位大科学家在文史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这也许是更值得我们这些人文科学工作者借鉴的地方。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他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竺可桢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先指出,夏季季风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上雨泽的主要来源;又指出,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不强时则相反。他还研究物候和天气的关系,组建中国物候观测网,注意物候知识在农业中的应用。
    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概论》《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竺可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一、天道与人文
  气候与文化
  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
  中秋月
  牵牛与织女
  北斗九星
  说云
  苏东坡舶棹风诗之是否合乎事实
  柳条能漏泄春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天气和人生
  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与卫生
二、古今气候变迁考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古籍上关于季风之记载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时期约前3000一前1100)的中国气候
  物候时期约前1100-1400)的中国气候7
  方志时期400-1900)的中国气候
三、顺应天时
  顺天时,救民疾
  中国之节气
  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离于毕俾滂沱兮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季风之成因
  气候与其他生物之关系
  什么是物候学
  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我国古代农书医书中的物候
  物候的南北差异
  物候的古今差异
  以农谚预告农时
四、改造自然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二十八宿与浑天仪
  我国东部雨泽下降之主动力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纸鸢与高空探测
  气球航行之历史
  飞艇航行之历史
  沙漠的概念与沙的来源
  沙漠的魔鬼
  论南水北调
  让海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前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