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全球首位同时入围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星云奖”决选非英语国家作家!
九届银河奖得主——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梦之海——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Ⅱ)》是《三体》作者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创作典藏本!
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如果说《三体》是一枚璀璨的宝石,《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就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壮阔深邃的《三体》从这里萌芽,瑰丽奇诡的宇宙在这里爆发!
内容提要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构思巧妙,想象力纵横恣肆,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结构中,代表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幻的最高成就。
《梦之海——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Ⅱ)》以时间为线,收录了刘慈欣发表处女作以来创作的优秀短篇科幻小说,是迄今为止最全面也最权威的版本。
媒体推荐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
韩松(科幻作家)◆刘慈欣近乎完美地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150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目录
梦之海
西洋
诗云
光荣与梦想
地球大炮
人生
思想者
圆圆的肥皂泡
镜子
赡养上帝
欢乐颂
赡养人类
山
太原之恋
2018年4月1日
时间移民
烧火工
圆
前言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动力十足;而我们的图书出版却仍然处于这样一种局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满足的同时,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结果。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这不是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所乐于看到的现状。
科幻世界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科幻的全方位推动。科幻图书出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中国科幻需要长远眼光,需要一种务实精神,需要引入更市场化的手段,因而我们着眼于远景,而着手之处则在于一块块“基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基石,我们并没有什么限定。因为,要建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石料。
对于那样一座大厦,我们满怀期待。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上篇
低温艺术家
是冰雪艺术节把低温艺术家引来的。这想法虽然荒唐,但白海洋干涸以后,颜冬一直是这么想的。不管过去多少岁月,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颜冬站在自己刚刚完成的冰雕作品前,周围都是玲珑剔透的冰雕,向更远处望去,雪原上矗立着用冰建成的高大建筑,这些晶莹的高楼和城堡浸透了冬日的阳光。这是最短命的艺术品,不久之后,这个晶莹的世界将在春风中化作一汪清水。这过程除了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外,还包含了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也许是颜冬迷恋冰雪艺术的真正原因。
颜冬把目光从自己的作品上移开,下定决心在评委会宣布获奖名次之前不再看它。他长出一口气,抬头扫了一眼天空,就在这时,他第一次看到了低温艺术家。
最初他以为那是一架拖着白色尾迹的飞机,但那个飞行物的速度比飞机要快得多。它在空中转了一个大弯,那尾迹如同一支巨大的粉笔在蓝天上随意地画了个勾。在勾的末端,那个飞行物居然停住了,就停在颜冬正上方的高空中。尾迹从后向前渐渐消失,像是被它的释放者吸了回去似的。
颜冬仔细地观察尾迹最后消失的那一点,发现那点不时地出现短暂的闪光。他很快确定,那闪光是一个物体反射阳光所致。接着,他看到了那个物体,它是一个小小的球体,呈灰白色。很快他又意识到,那个球体并不小,它看上去小只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它这时正在飞快地扩大。颜冬很快明白了,那个球体正在从高空向他站的地方掉下来,周围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刻四散而逃。颜冬也低头跑起来,他在一座座冰雕间七拐八拐。突然间,地面被一个巨大的阴影所笼罩,颜冬的头皮一紧,一时间血液仿佛凝固了。但预料的打击并未出现。颜冬发现周围的人也都站住了脚,呆呆地向上仰望。他也抬头看,那个巨大的球体就悬在他们上空百米左右。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球体,似乎在高速飞行中被气流冲击得变了形:向着飞行方向的一半是光滑的球面;另一半则出现了一束巨大的毛刺,使它看上去像一颗剪短了彗尾的彗星。它的体积很大,直径肯定超过了一百米,像悬在半空中的一座小山,使地面上的人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急剧下坠的球体在半空中急刹住后,被它带动的空气仍在向下冲来,很快到达地面,激起了一圈飞快扩散的雪尘。据说,当非洲的土著人首次触摸西方人带来的冰块时,总是猛抽回手,惊叫:好烫!在颜冬接触到那团下坠的空气的一刹那,他也产生了这种感觉:这团空气的温度一定低得惊人。幸亏它很快扩散了,否则地面上的人都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几乎所有人暴露在外的皮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颜冬的脸已由于突然出现的严寒而麻木。他抬头仔细观察那个球体表面,那半透明的灰白色物质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冰。这悬在半空中的是一个大冰球。
空气平静下来之后,颜冬吃惊地发现,那半空中巨大冰球的周围居然飘起了雪花。雪花很大,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异常洁白,并在阳光中闪闪发光。但这些雪花只在距球体表面一定距离内出现,飘出这段距离后立刻消失,以球体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雪圈,仿佛是雪夜中的一盏街灯照亮了周围的雪花。
“我是一名低温艺术家!”一个清脆的男音从冰球中传出,“我是一名低温艺术家!”
“这个大冰球就是你吗?”颜冬仰头大声问。
“我的形象你们是看不到的。你们看到的冰球是我的冷冻场冻结空气中的水分形成的。”低温艺术家回答说。
“那些雪花是怎么回事?”颜冬又问。
“那是空气中氧和氮的结晶体,还有二氧化碳形成的干冰。”
“你的冷冻场真厉害!”
“当然。就像无数只小手攥紧无数颗小心脏一样,它使其作用范围内所有的分子和原子停止运动。”
“它还能把这个大冰团举在空中吗?”
“那是另一种场了,反引力场。你们每人使用的那一套冰雕工具真有趣:有各种形状的小铲和小刀,还有喷水壶和喷灯。有趣!为了制作低温艺术品,我也拥有一套小小的工具,那就是几种力场,种类没有你们的这么多,但也很好使。”
“你也创作冰雕吗?”
“当然,我是低温艺术家。你们的世界很适合进行冰雪造型艺术。我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早已存在这种艺术。我很高兴,我们是同行。”
“你从哪里来?”颜冬旁边的另一位冰雕者问。
“我来自一个遥远的、你们无法理解的世界,那个世界远不如你们的世界有趣。本来,我只从事艺术工作,一般不同其他世界交流,但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会,看到这么多的同行,我产生了交流的愿望。不过坦率地说,下面这些低温作品中真正称得上是艺术品的并不多。”
“为什么?”有人问。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