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 定价: ¥30
  • ISBN:978753648201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科技
  • 页数:32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刘慈欣的评论、随笔,少有专业名词带来的距离感,文字质朴,观点鲜明,趣味盎然。《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将他零散发表于各报刊及网络的此类文章以时间为线进行了梳理,系统阅读,会真切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视野、性的思维,以及他在科幻观念上的坚持与变迁。这本文集,其实是对“为什么是刘慈欣成为中国科幻高峰?”之类问题的好回答。
    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看《三体》,你是在读刘慈欣的故事,但看《刘慈欣科幻随笔》,你是在读刘慈欣的思想。
    看了《刘慈欣科幻随笔》再看《三体》,你才会读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刘慈欣。

内容提要

  

    刘慈欣的评论和随笔,视角独特、意趣盎然,凝聚了他对科幻、宇宙、科学和人生的多维思考,是融入他科幻佳作中的智慧的另一种表达。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以时间为线,将作者历年发表的代表性文章结成文集,系统展现其科幻理念的变迁与演进。通过本书,读者可进一步深入刘慈欣的奇妙世界,领略独特的科幻之美和它带来的思想上飞一样的自由。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目录

混沌中的科幻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
消失的溪流
电子诗人
理想之路
“SF教”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
明天晚上有电影
在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会暨北师大科幻联谊会上的发言
《异度空间》访刘慈欣
科幻与魔幻的对决
三维的韩松
我们是科幻迷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
《超新星纪元》后记
文明的反向扩张
被忘却的佳作
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
远航!远航!
我们需要的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
《球状闪电》后记
《球状闪电》访谈
五十年后的世界
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
快乐的科幻
也祝柳文扬生日快乐
西风百年
我的科幻之路上的几本书
写在《三体》第二部完成之际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
《中国科幻小说年选》前言
关于人类未来的断想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寻找家园之旅
在平淡中创造神奇的三十年
《三体》系列第三部《死神永生》完成
技术奇点二题
重返伊甸园
AI种族的史前时代
科幻文学中的青春和梦
一个和十万个地球 重建对科幻文学的信心
漫游在末世的美国大地上
雷?布拉德伯里
科幻阶梯阅读荐书榜
奇点前夜的科幻小说
拥抱星舰文明
城市,由实体走向虚拟
给女儿的一封信
壮丽的宇宙云图
走了三十亿年,我们干吗来了?
2013年,转化中的科幻文学
珍贵的末日体验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三体》英文版后记
黑暗森林猜想
诗意的科幻
星海中的蜉蝣
编后记

前言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炎热傍晚,我家住的平房里没有电扇,空调和电视机都还是十多年后才会有的东西。大人们都在外面摇着扇子聊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在流着汗看书,那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正读得如痴如醉时,书被人从我手中拿走了。是父亲拿的,我当时有些紧张,因为前几天看《红岩》被他训斥了两句,还把书没收了(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像《红岩》和《青春之歌》这样的红色革命文学在当时也是禁书),但这次父亲没说什么,默默地把书还给了我。就在我迫不及待地重新进入凡尔纳的世界时,已经走到门口的父亲回头说了一句:“这叫科学幻想小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决定了我一生的名词(“科幻”这个简称则要到十几年后才出现),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惊讶,我一直以为书中的故事是真的!凡尔纳的文笔十分写实,而国内“文革”前出版的多版《地心游记》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在封面上标明是科学幻想小说,我看的就是这样的一本。
    “这里面都是幻想?”我问道。
    “是,但有科学根据。”父亲回答。
    就是这三句简单的对话,奠定了我以后科幻创作的核心理念。
    以前,我都是把199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作为自己科幻创作的开端,到现在有十五六年了,但其实,我自己的创作历程要再向前推二十年。1978年我写了第一篇科幻小说,是一个描写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短篇。在结尾,外星人送给主人公一件小礼物,是一小团软软的可以攥在手中的薄膜,外星人说那是一个气球。主人公拿回去后向里面吹气,开始是用嘴吹,后来用打气筒,再后来用大功率鼓风机,最后把这团薄膜吹成了一座比北京还大的宏伟城市。我把稿子投给了《新港》,天津的一份文学刊物,然后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在发表《鲸歌》前的这二十年中,我断断续续地写作,其间也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和父亲那三句对话所构成的传统科幻理念就已经开始被质疑,然后被抛弃。特别是在后面的那十年中,新的观念大量涌入,中国科幻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观念。‘我感觉自己是在独自坚守一片已无人问津的疆土,徘徊在空旷的荒野中,偶尔路过一处野草丛生的废墟,那种孤独感仍记忆犹新。在最艰难的时候,自己也曾想过曲线救国,写出了像《中国2185》和《超新星纪元》那样的东西,试图用更迎合市场的科幻赢得发表的机会,但在意识深处,却仍在坚守着那片疆土。后来我放弃了长篇小说的写作,重新开始写短篇,也重新回到自己的科幻理念上来。
    开始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后,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这片疆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空旷,还有别的人存在,之前没有相遇,只是因为我的呼唤不够执着。后来发现这里的人还不少,他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再到后来发现,他们不但在中国,在美国也有很多,大家共同撑起一片科幻的天空,也构成了我科幻创作的后十五年。
    科幻文学在中国有着不寻常的位置,作为一种类型文学体裁,它所得到的理论思考,所受到的深刻研究和分析,所承载的新观念、新思想,都远多于其他的类型文学。有些已经争论了三四十年的话题现在仍没有结论,而新的话题和课题又在不断涌现,不断被研究和讨论。没人比我们更在意理论和理念,没人比我们更恐惧落后于时代。于是,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
    获得雨果奖后的这一个月,有机会与更多领域和阶层的人谈科幻,与国家副主席谈,与所在城市的市长谈,与中学老师谈,与女儿的同学谈,与交通警察谈,与送快递的小哥谈,与小区旁边卖猪头肉的老板谈……我愈发感觉到这件怪事的存在。
    科幻界和学术界谈的科幻,与界外的人们谈的科幻,几乎不是同一种东西。
    一边是科幻界,约几百人;另一边是卖猪头肉的、送快递的、交通警察、女儿同学、中学老师、市长、国家副主席,约十三亿。哪边错了?说实话,我真不认为是我们这边错了,但面对这个图景,多少是有些心虚的。
    曾经有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以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为代表的古典文学,是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一堵墙;而现代和后现代文学则是一架梯子,一下子就能爬到墙头的高度。
    这种说法很好地描述了科幻界的心态。我们总想着要超越什么,但忘了有些东西是不能越过的,是必须经历的,就像我们的童年和青春,不可能越过这些岁月而直接走向成熟。至少对科幻文学来说,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一堵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即使有梯子也没地方架。
    这本文集收录了我科幻创作三十多年中后十五年的大部分非小说文章。在之前漫长的二十年里,我没有写过任何关于科幻的文章,翻阅那时的日记,也没见到与此有关的只言片语。
    从这些文章的演化脉络看,总的来说呈现出一个由偏执走向宽容、由狂热走向冷静的过程。我后来意识到科幻小说有许多种,也明白科幻小说中可以没有科学,也可以把投向太空和未来的目光转向尘世和现实,甚至只投向自己的内心。每一种科幻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可能出现经典之作。
    但与此同时,那三句对话所构成的核心理念在我心中仍坚如磐石,我仍然坚定地认为那是科幻文学存在的基础,这也是所有这些文章想要表明的。
    虽然走了一百年,中国科幻文学至今也是刚启程,来日方长,时间足够你爱。
    2015年9月21日
    于阳泉

后记

  

    十次捧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奖杯,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代表作-《三体》英文版在美热销并获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刘慈欣无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但关于他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他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却一直存有争论,很需要一个客观的结论。而编者认为,编辑一本刘慈欣评论随笔集,系统呈现他的科幻理念5创作实践相互碰撞与再适应过程,以及他对传统科幻的传承与创新,或许是最好的一种解答。
    现在,这本《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终于编辑完成,与读者见面了。之所以比原计划晚了许多,原因有三:其一,作为中国科幻的明星作家,刘慈欣近年发表的评论、随笔、序、跋及各类媒体所采写的有关他的访谈文章颇为庞杂,收集、整理、取舍,并力图在筛选中用代表性文章定位作者思想观点演进的节点,本身就是件耗时费力的活儿:其二,编者希望文集能够以时间为线,客观反映刘慈欣科幻创作理念的不断调整与变迁,而考证作者早期文章的出处与发表时间并非一帆风顺(当然,周折间也有意外收获,比如,无意中找到2001年秋季号《异度空间》上面一篇刘慈欣的访谈。这可能是刘慈欣开始科幻文学创作以来首次接受采访,它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这位备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初出江湖时对科幻文学的看法);其三,为了增加本书的文献参考价值,编者在对收录文章进行校订的同时,还为一些文章补充添加了注释。
    不得不说,整个编辑过程中,充满了锦上添花般的劳作趣味和采撷思想精粹时才能感受到的喜悦。这是一个奇妙的历程,如同你超越了时空,以观察者的身份看着刘慈欣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步跋涉,执着前行;又或者,如同有三体星人将刘慈欣十七年的思想与创作历程浓缩成一块纤毫毕现的晶片置于你面前。
    通过这本书感受刘慈欣,他在创作实践中努力做到的两个“平衡”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读者与自我的平衡。刘慈欣有很强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科幻就是要展现科学的美,但这种坚持并非冥顽不化,而是始终处于调整之中,而调整的动因,就是读者感受。他希望自己的奇思妙想能够充分被读者分享,并将此作为自己科幻创作的又一核心意义。既不放弃自我,又心怀读者,这样的平衡功夫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是科幻的类型特质与文学性的平衡。刘慈欣强调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的独立性,主张其评价体系不应该套用主流文学那一套,甚至针对两者的不适应性,提出了“宏细节”“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将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等概念和理论。但刘慈欣并没有让自己的创作脱离文学的轨道,在诸如《中国太阳》、《三体》三部曲等作品中,他不仅塑造了水娃、叶文洁、大史等诸多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还用一段段令人深信不疑的未来传奇展现出一流文学作品才有的精神内核。正是这种平衡,让刘慈欣进入了更广阔的世界,进而改变了科幻文学的整体生态。 显然.这本书可以解答很多有关刘慈欣的问题,它里面甚至藏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彩蛋”,让我们有机会捕捉到一点儿写作之外的刘慈欣的影子。这很有趣,与那些对科幻与未来的探讨一样有趣。当然。这种趣味性很大程度源于刘慈欣只是一位作家,而不是其他——尽管他总是以“一个写科幻的……一个作者”或者“一个科幻写手”自称——他的文章鲜少理论术语,却真诚平实、睿智风趣。 编者希望得到读者朋友的共鸣,这是我们编辑本书的另一个初衰。 最后要说的是:尽管编者希望将本书做到完美,但限于眼界与水平,若有文章取舍不当、编校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2月3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