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航天航空 > 航天航空 > 航空、航天

飞行程序设计/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列丛书

  • 定价: ¥39
  • ISBN:978751213199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
  • 页数:243页
  • 作者:编者:戴福青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戴福青主编的《飞行程序设计》分为传统飞行程序设计和PBN程序设计两部分。第一章至第九章为传统程序设计部分,第十章至第十六章为PBN程序设计部分。本书在讲述飞行程序设计准则的同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例题,以加深读者对设计准则的理解。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熟悉和了解飞行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准则,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本书可作为航行情报及其他专业方向飞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飞行程序设计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 传统导航程序设计
  第1章 绪论
    1.1  飞行程序设计的概念
      1.1.1  飞行程序设计的准则
      1.1.2  飞行程序的类型及结构
      1.1.3  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
      1.1.4  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1.5  飞行程序设计的工作任务
    1.2  飞行程序设计的参数
      1.2.1  航空器的速度
      1.2.2  与风相关的参数
      1.2.3  计量单位
    1.3  终端区定位点及定位容差
      1.3.1  导航容差
      1.3.2  终端区定位点的实际应用
    1.4  超障保护区和超障余度
      1.4.1  超障保护区
      1.4.2  超障余度
      1.4.3  程序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1.5  最低扇区高度(MSA)
      1.5.1  扇区的范围及划分方法
      1.5.2  最低扇区高度的确定
      1.5.3  相邻电台使用联合扇区
  第2章  离场程序设计
    2.1  概述
    2.2  直线离场
      2.2.1  航迹设置要求
      2.2.2  保护区绘制方法
      2.2.3  障碍物鉴别面(OIS)
      2.2.4  最小超障余度(MOC)和程序设计梯度(PDG)
    2.3  转弯离场
      2.3.1  指定高度/高转弯离场
      2.3.2  指定点转弯离场
    2.4  全向离场
      2.4.1  转弯起始区
      2.4.2  转弯区
      2.4.3  障碍物鉴别
  第3章  航路设计
    3.1  航路设置的基本原则
    3.2  VOR航路
      3.2.1  确定保护区的基本原则
      3.2.2  导航系统使用精度
      3.2.3  保护区的确定
      3.2.4  超障余度
      3.2.5  最低航路高度(MEA)
    3.3  NDB航路
      3.3.1  导航系统使用精度
      3.3.2  保护区的确定
  第4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
    4.1 进近程序的结构和模式
      4.1.1 进近程序的航段结构
      4.1.2 进近程序的模式
    4.2 进场航段设计
      4.2.1 航迹设置
      4.2.2 保护区绘制方法
      4.2.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4.2.4 下降梯度的要求
    4.3 起始进近航段设计
      4.3.1 航迹设置
      4.3.2 保护区绘制方法
      4.3.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4.3.4 下降梯度
    4.4 中间进近航段设计
      4.4.1 航迹设置
      4.4.2 保护区绘制方法
      4.4.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4.4.4 下降梯度
    4.5 最后进近航段设计
      4.5.1 航迹设置
      4.5.2 保护区绘制方法
      4.5.3 超障高度/高(OCA/Hf)的计算
      4.5.4 下降梯度
      4.5.5 最后进近定位点的最佳位置
      4.5.6 梯级下降定位点
      4.5.7 计算超障高度/高时可以不考虑的障碍物
      4.5.8 VSS目视航段保护
    4.6 目视盘旋程序设计
      4.6.1 航迹对正
      4.6.2 目视盘旋区
      4.6.3 超障余度
      4.6.4 不考虑超障余度的目视盘旋区
  第5章 非精密复飞程序设计
    5.1 复飞航段的结构及复飞的类型
      5.1.1 复飞点(MAPt)及其容差区
      5.1.2 过渡容差(X)
    5.2 直线复飞
      5.2.1 航迹设置
      5.2.2 保护区
      5.2.3 超障余度
    5.3 转弯复飞
      5.3.1 指定高度/高转弯复飞
      5.3.2 立即转弯复飞
      5.3.3 指定点转弯复飞
  第6章 基线转弯程序设计
    6.1 起始进近航段
      6.1.1 航迹设置
      6.1.2 保护区
      6.1.3 超障余度及超障高度/高的计算
      6.1.4 下降率
    6.2 中间进近航段
      6.2.1 航迹设置
      6.2.2 保护区
      6.2.3 计算出航时间
    6.3 最后进近航段
      6.3.1 保护区
      6.3.2 超障余度
      6.3.3 下降梯度
      6.3.4 梯级下降定位点
  第7章 直角航线程序及等待程序设计
    7.1 直角航线程序
      7.1.1 直角航线程序的结构
      7.1.2 直角航线进入程序
    7.2 直角航线模板
      7.2.1 基本参数
      7.2.2 模板的绘制及计算
    7.3 直角航线保护区
      7.3.1 基本保护区
      7.3.2 全向进入保护区
      7.3.3 保护区的缩减
      7.3.4 反向和直角程序的简化保护区画法
    7.4 等待程序设计
      7.4.1 等待航线的形状与有关术语
      7.4.2 进入程序
      7.4.3 等待程序航空器的指示空速
      7.4.4 超障余度
  第8章 ILS精密进近程序设计
     .1 概述
      8.1.1 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及其布局
      8.1.2 对仪表着陆系统性能的要求
      8.1.3 ILS进近程序结构
    8.2 精密航段障碍物的评价
      8.2.1 障碍物限制面
      8.2.2 使用基本ILS面评价障碍物
      8.2.3 使用OAS面评价障碍物
    8.3 确定精密航段的最低超障高(OCHPS)
      8.3.1 评估障碍物
      8.3.2 分析复飞障碍物
      8.3.3 计算精密航段?
      8.3.4 精密航段OCHPS的计算举例
    8.4 起始进近航段
    8.5 中间进近航段
      8.5.1 航迹设置
      8.5.2 保护区
      8.5.3 起始进近为反向或直角航线的中间进近区
    8.6 精密航段后的复飞
      8.6.1 确定起始爬升点的位置
      8.6.2 直线复飞
      8.6.3 转弯复飞
    8.7 只有航向台或ILS下滑台不工作
      8.7.1 总则
      8.7.2 中间进近
      8.7.3 最后进近航段
    8.8 航向台偏置
      8.8.1 航向道偏离跑道中线的使用
      8.8.2 总体布置
      8.8.3 超障余度
  第9章 推测(DR)航迹程序设计
    9.1 总则
      9.1.1 作用
      9.1.2 程序设计使用的参数
      9.1.3 航迹结构
    9.2 U型推测航迹程序
      9.2.1 航迹设置
      9.2.2 保护区
    9.3 S型程序
      9.3.1 航迹设置
      9.3.2 保护区
第二部分  PBN程序设计
  第10章 基于性能导航基本概念
    10.1 基于性能导航发展
      10.1.1 区域导航(RNAV)
      10.1.2 所需导航性能(RNP)
      10.1.3 基于性能导航(PBN)
      10.1.4 空域概念的革新
    10.2 导航系统与性能要求
      10.2.1 定位方式
      10.2.2 机载设备
    10.3 PBN可用的导航规范
  第11章 PBN程序航迹设计的特殊要求
    11.1 航路点及航段要求
      11.1.1 航路点类型与命名
      11.1.2 航路点精度与误差
      11.1.3 航段长度
    11.2 航径终止码
      11.2.1 航径终止码的概念
      11.2.2 PBN程序可用的航径终止码
      11.2.3 航径终止码的应用
      11.2.4 使用各航径终止码所要求提供的数据
  第12章 基于GNSS的离场程序设计
    12.1 直线离场程序设计
      12.1.1 航迹设置
      12.1.2 保护区
      12.1.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12.2 指定点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12.2.1 航迹设置要求
      12.2.2 保护区
      12.2.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12.3 指定高度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12.3.1 航迹设置要求
      12.3.2 保护区
      12.3.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12.4 固定半径(RF)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12.4.1 航迹设置与参数
      12.4.2 保护区
      12.4.3 障碍物评估
  第13章 基于GNSS的非精密进近程序设计
    13.1 进近类型
    13.2 T型、Y型设计概念与终端区进场高度
      13.3.1 T型、Y型设计概念
      13.3.2 终端区进场高度
    13.3 PBN进近程序设计
      13.3.1 航迹设置
      13.3.2 保护区
      13.3.3 超障评估与下降梯度计算
    13.4 非精密复飞程序设计
      13.4.1 复飞点要求
      13.4.2 航迹设置
      13.4.3 保护区
  第14章  气压垂直导航(Baro-VNAV)程序设计
    14.1  Baro-VNAV的原理
    14.2  APV航段及障碍物评估面
      14.2.1  APV航段航迹设置
      14.2.2  APV航段障碍物评估面(OAS)
    14.3  APV航段OCH的计算
      14.3.1  障碍物分类
      14.3.2  进近障碍物OCH的计算方法
      14.3.3  复飞障碍物OCH的计算方法
      14.3.4  HL对机场标高和非标准垂直航迹角的修正
  第15章  DME/DME RNAV程序设计
    15.1  设备要求
      15.1.1  机载设备要求
      15.1.2  地面设备要求
    15.2  DME/DME导航离场航路点精度及半宽计算
  第16章  RNAV等待程序设计
    16.1  PBN等待类型
      16.1.1  航路点等待
      16.1.2  区域等待
    16.2  航路点等待保护区绘制
      16.2.1  模板构建
      16.2.2  基本保护区构建
      16.2.3  进入保护区构建
    16.3  最低等待高度的计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