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贸易经济

剑桥美国史(插图版)(精)

  • 定价: ¥80
  • ISBN:9787513336260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星
  • 页数:483页
  • 作者:(英)苏珊-玛丽·...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2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剑桥大学国别史经典名著!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顶尖学者精心打算,重新书写美国历史,专业性可读性兼具。多幅画作和照片,导览历史现场。
    本书凝练地叙述了美国从新大陆被发现直至奥巴马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特别关注美国艰难赢得独立战争的过程,南北战争的起源、各州和联邦的博弈,在种族、民权等问题上的长期探索,在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等等。

内容提要

  

    在暴力和早期殖民者的壮志中诞生的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不过,这个国家的历史仍然作用于当下,影响着美国民族身份的塑造。美国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以及对于建国之本的困惑,正是这本书所探讨的根本问题。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写就,叙述了美国从殖民时期直至奥巴马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历史变迁。
    本书还探讨了美国的一些内在矛盾:这是一个打着自由的名号却建立在奴隶劳动力基础之上的国家;这是一个遭遇分裂和内战而被迫维护团结、重估理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在20世纪的金融危机和全球冲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权、加强军事保障并且维持经济稳定的国家。书中对于美国社会政治图景变迁的翔实勾勒中,编织呈现了历史长河里各色人物的视角:奴隶和奴隶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战士和政客,移民和难民。正是这些声音,和当今多元化美国社会中的其他声音一道,共同定义了今天这个新世纪之初的美国。

媒体推荐

  苏珊-玛丽·格兰特的这本书文笔优美凝练,内容通俗易懂,视角新颖独特,对于美国国家观念的形成与维系有着敏锐的洞察。本书呈现了美国的民族认同如何在殖民时期以来的战争与冲突之中得到塑造与重新定义,以及民族韧性又是如何在公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中保持着非凡的坚韧。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剑桥美国史》无疑是一本了解美国历史的典范读本;对于专家学者而言,作者笔下举重若轻、挥洒自如的真知灼见,也同样值得研读。  ——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理查德·卡沃丁教授  随着英国国王的不公平政策点燃追求独立的斗争,美国的建国之父们决定建立一个政府:它将保护个体自由并限制政府控制公民的权力。他们的高瞻远瞩为美国现在成为有活力、多元化和繁荣的社会奠定了根基。  ——美国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

目录

引论  一个新世界的形成
第一章  新发现的土地——想象美洲
  英国内外的扩张
第二章  山巅之城——一个救世主国家的起源
  种族和宗教:切萨皮克
  出埃及记:圣经之国的起源
  印第安人、契约与身份:创建一个白人社会
第三章  全人类的事业——从殖民地到《常识》
  那么,何谓美国人呢?
  分离的时候到来了
第四章  不言而喻的真理——革命共和国的建立
  生存还是毁灭
  信仰的契约
第五章  地球上最后一丝最美好的希望——走向第二次美国革命
  我们的联邦,必须保存!
  南北战争的爆发
第六章  帝国的西征——从联盟到国家
  进发里士满、穿越落基山脉
  一个世纪的征途
第七章  应许之地——通往美国世纪的大门
  回顾
  进步的国度
第八章  士兵的信仰——冲突与服从
  新国家主义
  新自由主义
第九章  在最后的边疆之外——美国的新政
  “布鲁斯蓝调”
  美丽新世界
第十章  变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时代的美国
  美国世纪
  最后的边界
第十一章  夜幕下的大军——反主流文化和反革命
  “垮掉的一代”
  第三个世纪
参考文献
人名、地名、术语双语对照表
译后记

前言

  

    一个新世界的形成
    最终,所有事物融为一体,一条河从中穿行而过。这条河被世界上最伟大的洪流分割成许多分支,流过古老的岩石。在一些岩石上落下了永恒的雨滴。在岩石下,则铭刻着语言,其中一些词语是属于岩石的。
    ——诺曼·麦克林《大河恋》,1976年
    在欧洲,研究美国史的学者都很有可能无数次地被学生、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毫不相识的陌生人评论过,说他们研究的历史不过只有短短几百年而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些人还常常带着诡异的笑容,其用意不言自明:研究如此短暂的一段历史一定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且,且不论历史的长短,谁需要去专门研究它呢?我们谁会不知道它呢?我们难道不都是彻底地被灌输了美国文化,或者在有些人看来,是被美国文化所感染吗?美国文化难道没有通过电视、电影、流行文学和互联网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吗?我们难道不是和熟悉自己的国家一样熟悉美国的文化和政治吗?甚至我们还可能熟悉美国多过于自己的国家。又或者说,也许在美国主导的媒体和网络传播背后,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可言。我们生活在地球村,街角的商店是一家7—11(7-ELEVEN)。美国人难道不是和我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样的食物、听着一样的音乐、浏览着一样的网站吗?美国历史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世界史之中,从东海岸地区的政治图景到南部地区经历过诸多种族问题的社会图景,从达科他州的印第安部落居住地到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边境之地,都刻下了美国的历史。但美国历史又比这些要宏大得多。它在好莱坞的电影中被曲解,在普利茅斯岩上的历史遗迹中被发现,并且还在一系列地点被纪念——首先是在瓦利福奇、斯通斯河和葛底斯堡,之后又遍及全球,在马恩河和贝洛森林、在诺曼底的奥马哈海滩、越南美山。为什么要探索美国昵?它无处不在。
    然而,美国又是不存在的。美国在消失。如果我们凝望、注视足够长的时间,它也许会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不见。它已经悄悄走开,进入到一个大西洋范式(Atlantic paradigm)之中,也就是“美洲”范式。因为美国在自己的全名里自私地用了“美利坚”(美洲)这个名字,因此对于那些其他美洲国家而言,美国就被当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它们生活在这个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阴影之下,而这道阴影也在边境之地将美国和其南方邻国分隔开来。每年都有上百人在试图跨越致命边境、奔赴新世界时死去。如今,这个新世界的阴影已经延伸到了旧世界中。从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射原子弹,到如今的“反恐战争”,我们难道不是一直生活在这个超级大国的阴影中吗?这个阴影如今穿透世贸中心上空漂浮的碎片,在恐怖袭击暴行之后的报复行动中变得更加阴暗。
    有些人担心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超级大国会继续扩张自己的力量。对于这些人而言,也许还存有一线希望。一些人认为,只要否认美国为自己标榜的名号,就可以反击、否定和削弱美国的文化、军事和政治优势。借助语言的力量,也许可以有力地削弱这个帝国的力量,迫使其承认自己既不是世界的首领,也不是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1bright)在1998年所说的那个“不可或缺的国家”。相反,借用社会学家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的话,可以把它描述为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帝国”。这是一个阴暗压抑的帝国,人们只能庆幸其帝国和军事野心还没有获得更多的凝聚力。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世界需要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所称的“自由帝国”,需要一个被良知与商业并行驱使、维护全球稳定和安全的新的“巨人”。因此,美国缺乏凝聚力、缺乏强大帝国的动力,对于美国自身以及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些人对美国的国内建设而不是国际影响更感兴趣,他们认为美国仅仅是很多国家中的一个,拥有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不过,还有一些人并不认为美国是一个民族国家。甚至有一些人认为,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
    ……
    不过,“美国的世纪”却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被越南战争所主导。在这一历程中,美国国家的理念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的国家故事原先讲述的是以种族为核心的公民国家,现在则开始强调被排斥者为挑战这种排斥所做出的努力。人们开始重新关注美国的文化多样性,因此,美国一直以来对于公民理想的现实的自满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它还强调了美国建国者在起草《独立宣言》时建立的包容性前提。正如林肯所说,通过这一前提,所有美国人,无论祖先来自哪里,都可以宣称这个国家“就像写下《独立宣言》的那些人身上的血肉一样”。同样,在这一背景下,大西洋世界范式不仅可以平息国际世界的恐惧,还可以强调这种公民理想的力量。它突显出这个国家的边境不仅容易让移民进入,也容易让国际影响力——如果不说是国际势力的话——渗透进来,并且这个国家在对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国家主义、区域主义、战争、身份、人种、宗教、性别和种族的理解上多么易变。
    当然,直至今日,如何让这种公民理想与现实相符或者甚至只是相近,仍然是美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对于这个地理、人口和文化都错综复杂的国家而言,这个问题尤其棘手。美国研究普遍对于美国如何输出自己的民主理想、如何将之强加于美国以外的地区这一问题更感兴趣,但有时却低估了这个国家自身在历史中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经历了怎样的挣扎。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如果说这个新世界的“巨人”总是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矛盾的位置上,一边在海外“传授民主”,一边在海外“强求解放”,那么,美国自己的历史——不管是在19世纪60年代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则提醒我们,美国在国内也经常被迫展开相似的过程。与其说这是一种矛盾,不如说这是一种模式,一种在公民与种族、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保持平衡的困难行为。在一个似乎想要为他人实现自己仍在奋力争取的目标的国家里,这种行为算不上多么陌生。它所面临的挑战、所做出的选择、所达成的妥协是所有国家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如今这样一个世界中,传播几乎实现瞬时陛,所有边界都可以被打破,移民问题、宗教偏执和种族区隔带来的挑战继续威胁着现代民族国家的稳定,这些问题越发需要得到思考。

后记

  

    美国史相关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高理文便将《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一书翻译成中文,这也许是最早一批美国史译著。随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借鉴国外的发展之道,于是便出现了一批介绍美国历史的译作,其中包括裨治文的两卷本《联邦志略》等。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阶级斗争的政治纲领,美国史的研究和引进染上了很多意识形态的色彩,大多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应景之作。这种情况一直等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到如今,因为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史研究也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版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众多美国历史的相关图书中,纽卡斯尔大学苏珊一玛丽·格兰特教授的这本《剑桥美国史》有其独特的气质。首先是格兰特教授的女性视角。在本书中,作者非常强调了女性的历史角色,若将这些片段串联在一起,这本书实际上也是一部美国女性的历史。例如针对殖民地时代女性作为商品的社会遭遇、19世纪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等历史片段,格兰特教授都给出了细致的描绘。其次是作者对美国历史精彩的洞察力,尤其是挖掘出美国历史中的诸多反讽之处,例如她写道:“20世纪下半叶以来,如果说这个新世界的‘巨人’总是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矛盾的位置上,一边在海外‘传授民主’,一边在海外‘强求解放’,那么,美国自己的历史——不管是在19世纪60年代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则提醒我们,美国在国内也经常被迫展开相似的过程。”再次是她对于美国历史的把握,即将“何谓美国人”这一问题贯穿全书,同时也给出了别具匠心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格兰特教授这本书的语言十分华美,这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本书的单数章节由成思翻译初稿,双数章节由董晨宇翻译初稿。历经三次校对,仅求在能力所及范围之内,做到翻译准确,风格统一。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于瀛、Robert,硕士研究生武晓慧、胡攀峰协助完成了部分章节的校对工作,向他们表示感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去个别业已成为习惯的翻译之外,本书中绝大部分英文人名和地名全部参照《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译出。
    作为翻译者,我们只能算是历史研究的门外汉。因此,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历史知识,深感受益颇丰。
    当然,书中翻译欠妥之处,也请不吝赐教。
    董晨宇  成思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