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摇篮里的孩子记忆里的碎片(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随想)/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丛书

  • 定价: ¥68
  • ISBN:978750438494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
  • 页数:28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30年聚首”致母校和教师的信》《78班校友——导演张艺谋谈自己、谈电影》……《摇篮里的孩子记忆里的碎片(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随想)》满足了广大对北京电影学院怀有探究心理的读者的好奇心,像是带领着读者走进北京电影学院,亲近、体验,完成一场难以忘却的漫游。

内容提要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先行者和领军者,而在整个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以78班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对于整个中国电影教育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意义。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对78班这一特殊群体展开记忆勾勒,以十八个章节串联起78班校园生活、典型人物、毕业聚首、书信往来等诸多节点与场景,其中穿插了大量教学文件、图片、手迹、30年聚首等文图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而本书在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这一群体对于电影的创作理念、态度以及志同道合的信念与友谊,正是北京电影学院乃至中国电影教育的典范与本质。

作者简介

    张会军,1956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电影摄影)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同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教授;北京影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电影、电视剧导演、摄影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2004年,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意大利惠之星勋章”(三级勋章);被中同文化产业(国际)
    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殊贡献大奖”;被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杰出电影教育贡献奖”;作为监制、文学顾问、导演、摄影师拍摄电影20余部,获得国内外多项奖项;作为策划、监制、顾问、导演、摄影师拍摄电视剧200余集。出版个人独立学术专著:《电影摄影画面创作》《脉络的呈现——电影艺术创作理论》《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电影摇篮》《还是同学少年》《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电影摄影师应用手册》《电影专业教育研究》;参与撰写、主编专著35本,发表电影理论、创作、专业论文、译文15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北京市和学院的人文、技术社会、教育科研项目20项,并获得各种奖项。

目录

01 碎片点滴回忆中的电影学院旧址——朱辛庄
02 对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再认识和判断
03 78班校友——导演张艺谋谈自己、谈电影
04 《致青春——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序言与寄语
05 199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十年首聚”
06 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20年聚首”
07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30年聚首”
08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30年聚首”致母校和教师的信
09 北京电影学院78班全体同学“30年聚首”感言
10 2018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授予78班(第五代)集体特别表彰
11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校友纪念入学40年聚会
12 北京电影学院78班逸事
13 重新出版《致青春——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再次回望往事
14 78班第五代电影人何群的记忆,及集体最后送别何群
15 回忆当年与学院周传基教授的信函往来始末
16 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师哥,广西厂的郭宝昌提携张艺谋、陈凯歌
17 对北京电影学院78班当年考学、成长的点滴回忆
18 78班第五代电影人毕业40年中从未有过懈怠
写在最后

前言

  

    1950—2020年,70年的光阴。
    摇篮——北京电影学院。摇篮里的孩子——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78班在70年校庆的时刻,对母校从内心充满了敬仰。
    都说:推动摇篮的手,统治世界。而摇篮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未来都成了中国电影界的栋梁。而这只手,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
    远去的是青春岁月,回望的是青涩友谊,还有那难以忘怀的背影。电影,使我们和北京电影学院相识,使我们相聚。作为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毕业生,因为,北京电影学院;因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育,我们受益终身。
    入学4年,毕业40年,流逝的仅仅是岁月,但是,永远磨不掉我们同学之间的情谊。我们为青春而感动,生活和成就使我们彼此惦记,我们始终不会忘记对母校的敬仰和记忆。
    在全体认同上,我们认为,北京电影学院是伟大的,是慈祥的,是有情怀的,是有温度的。在整体上和宏观角度上,大家认为我们这个78班群体是辉煌的。但是,从个体命运来看,再也没有哪个年份像1978年这样,具有实际纪念意义。通过一次伟大时期的高考,彻彻底底改变了一个人和一个群体的人生轨迹。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历史的时间问题?还是高考本身的问题?
    78班的毕业生,这群人,比现在任何时候的学生,真的是赶上了特别的时代。同时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有着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他们在上学之前,完全是有不同的经历和轨迹,也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从年龄上说,最大的是摄影系张艺谋,考上大学时已经28岁,全校最小的是导演系刘苗苗,仅有17岁。
    今天,我们曾经作为摇篮里的孩子——78班长大了,毅然接过了摇篮,开始对未来电影接班人给予帮助和推动。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和发展的这70年时光,是我们伟大的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坚持特色、蓬勃向上,坚定方向,繁荣发展的70年。
    作为78班群体,我们一致认为,北京电影学院是我们成长和专业学习的摇篮。作为摇篮里的孩子——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在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70年校庆的时刻,对母校的追忆不断涌现,大家从内心充满了怀念和敬意。推动摇篮的,教诲我们的,帮助我们成长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和所有的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后记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迎来了学校70岁的生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的母校,祝福你永远年轻、永远蓬勃。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和发展的这70年时光,是我们伟大的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坚持特色、蓬勃向上、坚定方向、繁荣发展的70年。
    北京电影学院78班、中国电影“第五代”的群体,已进入中国电影界40余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现在大部分人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
    但是,作为78班群体,我们一致认为,北京电影学院是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摇篮。作为摇篮里的孩子——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在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70年校庆的时刻,对母校的记忆不断涌现。大家从内心充满了怀念和敬意。推动摇篮的、教诲我们的、帮助我们成长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和所有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一、历史回顾
    1 978年,在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作为我们年轻的学生个体,也作为个人对理想的追求者,我们怀着儿时的电影梦想,从祖国不同的地方,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电影专业。
    当时,一份简朴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使我们所有这些参加了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的学生,都实现了电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追求,进入了中国电影最高的殿堂。各个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了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后,都各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状态。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我们面临的是一片广阔天地。通过四年系统、认真、扎实的学习,可以成为中国电影专业人士。同学们那时都在梦想自己未来可以成为电影大师。但是,在沉重的学业面前,这些遥远的想法也都是稍纵即逝,一闪而过。 北京电影学院在“文革”十年以后,虽然,校园地处北京郊区,但是,蓬勃、躁动、向上的热情和心绪,在空气中弥漫着、充斥着,影响着教师,影响着学生。 大学教育需要辛勤的教师。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就在思想上意识和认识到:大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对大学生绝对是无形的榜样和感召。 1978年9月的开学初期,学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所有老师给我们新同学呈现和树立了精神矍铄、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榜样。学校里上上下下,全面呈现和爆发出充沛的教学热情及积极的工作状态。 教师的精神风貌告诉我们,在1978年办学的过程中,要与时间赛跑,要把逝去的时间补回来。学校、各系给我们精心准备的是科学的培养目标和系统的教学计划,还有完善的教学课程和实践、实习教程。虽然,当时实验室的条件比较差,但也足以完成所有教学的基本需要。正是这一系列专业的电影教学精华和计划设计以及学科构筑,给我们所有同学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展示了的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伟大远景。 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恰恰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树立专业思想,认真对待大学生活。在学习丰富的电影创作技巧和专业知识过程中,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电影技术和艺术观念。最终达到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中国电影和电影专业的优质人才、精英人才的目标。 二、称呼释义 人是需要学会感恩的,需要感谢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影响、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 (一)“北京电影学院78班”(简称“78班”) “78班”是指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表演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系本科的同学所组成的班级,也是1982年毕业的153名学生,是在中国电影创作、电影教育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群体。 从来就没有一个群体,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改变一个国家的电影乃至文化,从电影的造型语言、叙事构成直到美学本体,全方位地将中国电影带入现代,并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二)“第五代”电影人 “第五代”是指以北京电影学院78班为核心主体的群体,史称“第五代”的中国电影人。北京电影学院78班,作为“第五代”电影人,作为一个电影创作群体,在推进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市场化转型和工业化升级上,做出了引领性的努力。而这个群体的成功,既是“第五代”的集体成就,也是他们在北京电影学院求学期间,全体同学以及那个狂飙突进的文化时代的成就和骄傲。他们构建了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和腾飞的基础。 …… 我们的电影教育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我们的电影差异,主要是价值观体系的不同。我们是无神论者,他们是有神论者。他们崇尚自由、强调个人,我们讲究个人服从集体。其实,如今我们很多的价值观也在影响他们,我们的很多题材也被外国电影沿用。 我觉得,中国的电影人不应该急于拿中国的电影去迎合世界,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电影对社会和大众的表现和表达。我们非常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用东方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及40多年的改革开放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不急于让世界承认我们的电影地位,我们要先埋头发展自己的电影,然后,用中国的文化,慢慢地做出影响力。 中国电影,需要先占领中国市场和影响国人的思想。先做好自己,没必要那么急着走出去。首先要研究好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好中国的历史,研究好中国文化中的忠、孝、礼、仪、廉、耻、温、良、恭、俭、让、真、善、美的精髓。 中国电影,不是一些所谓的电影理论和学者所说的那样。而且,我们也根本没有完成从经典电影到现代电影的过渡,更没有实现类型电影和电影市场的雏形建构。我们的观点基本上比较统一:中国电影还缺乏人才、缺少创新、缺少实干、缺乏内容。78班也仅仅是完成了中国电影的一段发展过程。其实,“第五代电影运动”也是刚开始的电影运动,正在逐步向中国的近现代电影过渡。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现代电影的观念和市场,根本上不是由电影理论和学者来主导和构成的。完全在于电影的创作、质量和品质构成。没有电影的实践,就没有电影的理论。电影的理论不是文字和名词堆砌的结果,也不是电影评论的数量化累积。 如今,中国电影创作上的多元化和质量上的突破,已经由“第五代”完成了,实现了从经典电影向现代电影过渡。但是,在理论上还没有完成,也没有人潜下心来进行研究。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电影发生了两个突变,但如果只有“第五代”电影,也是不能构成中国现代电影观念的。 如今的78班同学和青年人讨论生命是什么?生活是什么?我们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受和问题。个人的成长经历,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引领和改变,我们个人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感悟方式?有多少同学,还能够在理性和感性中与我们讨论和述说清楚。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专业学习、电影专业创作、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特殊印记的感悟中,都给了我们的思想、生活上的巨大影响。 因为向往,所以我们才选择。因为经历,所以我们才怀旧。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文革”的耽误,我们面对了太多的社会动荡,所以,当国家、社会、环境的一切恢复正常以后,我们又面对着很多的挑战。 环境、命运、境遇是关键因素。因为环境、命运、境遇的改变,我们的一切才得到改变,我们过上了一种与同龄人完全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我们今天怀念的是当年国家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改革开放的环境和氛围,我们怀念的是学生时代的故事,也感悟出一种风华正茂的情怀。 那时的大学四年,是一个对电影有特殊感受的过程,大学生活是那样刻骨铭心。我们更多的是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专业电影知识的储备和学习。上大学的第一年,我们会被从未看过的经典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所感动。电影成为大学学生之间交流情感、交流专业最重要的内容。 今天78班在亲情上、精神上都是富足的,不是孤独的,因为,无论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自己的成长、创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更多的时候,是大家仍然显露出对电影专业的热爱和思考。一方面,反映了78班仍然在学习做人的一种深入的态度,自己树立的目标;另一方面,体现了78班在成长中学校和教授给予的教诲,有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反映了我们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给自己一个交代。 令我们怀念和敬佩的是,我们仍然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从我们被录取上学起,所建立起来的对电影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在毕业以后近30多年的工作过程中,仍然没有被磨灭,我们仍然对电影充满了热情和痴情。 张会军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