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电子电脑 > 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网络

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

  • 定价: ¥25
  • ISBN:978755264103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宁波
  • 页数:17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我国青少年一代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是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使用及发展互联网,成为网络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二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的网络文明建设。
    本丛书共五册,分别围绕五个主题展开。《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以提高青少年的数字素养为核心,描述和剖析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提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并存,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数字鸿沟,把握数字机遇,促进个体成长。

作者简介

    谢湖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传媒转型与媒体融合研究专家,著有《新世纪中国媒体汇流》等书,曾任《楚天都市报》副总编辑、腾讯·大楚网总编辑。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数字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数字与社会
    一、数字与农业社会
    二、数字与工业社会
    三、数字与信息社会
  第二节  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
    一、信息社会数字鸿沟的产生
    二、信息社会数字鸿沟的发展
    三、信息社会数字鸿沟的影响
  第三节  信息社会的数字机遇
    一、信息社会数字机遇的产生
    二、信息社会数字机遇的发展
    三、信息社会数字机遇的影响
第二章  数字鸿沟
  第一节  全球数字鸿沟
    一、经济发展与南北数字鸿沟
    二、东西方文化间的数字鸿沟
    三、全球化进程下我国数字鸿沟现状
  第二节  城乡数字鸿沟
    一、城乡二元结构
    二、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历史
    三、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现状
  第三节  群体数字鸿沟
    一、各职业群体问数字鸿沟
    二、各文化群体间数字鸿沟
    三、各年龄群体间数字鸿沟
  第四节  家庭数字鸿沟
    一、拇指族
    二、银发族
    三、低头族
第三章  数字机遇
  第一节  数字是全球沟通语言
    一、数字化带给发展中国家机遇
    二、数字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
    三、数字化鸿沟的产生及弥合
  第二节  数字是城乡统筹工具
    一、数字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介质
    二、农民工的数字机遇
    三、工农业的数字机遇
  第三节  数字是群体融合的手段
    一、数字化促进不同职业群体融合
    二、数字化促进不同文化群体融合
    三、数字化促进不同年龄群体融合
  第四节  数字是家庭代沟的桥梁
    一、数字反哺
    二、数字关爱
    三、数字家庭
第四章  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提高
  第一节  家庭数字融合意识
    一、帮助长辈提高数字能力
    二、对长辈开放数字空间
    三、融入长辈的数字社群
  第二节  社会数字共享心态
    一、学生群体之间的数字共享
    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共享
    三、城乡群体之间的数字共享
  第三节  世界数字发展襟怀
    一、参与数字化国际交流
    二、建立数字化文化自信
    三、主动进行数字化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并深刻改变了现实社会。当今,网络媒介如空气一般存在于我们周围,不仅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习性,还影响和左右着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维护。作为一出生就与网络媒介有着亲密接触的一代,青少年自然是网络化生活的主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10—39岁的群体为主,他们占整体网民的51.8%,其中,10—19岁占13.5%,20—29岁占17.8%,30—39岁占20.5%。可以说,青少年是网络媒介最主要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也是最易受网络媒介影响的群体。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新技术的创造,而人类又时常为这些新技术及其衍生物所改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科学使用这些新技术及其衍生物,势必受其负面影响,产生不良后果。尤其是青少年,受年龄、阅历和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局限,若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容易在新技术及其衍生物面前迷失自我,迷失前行的方向。君不见,在传播技术加速迭代的趋势下,海量信息的传播环境中,一些青少年识别不了信息传播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以致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甚至抵御不住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诱惑。君不见,在充满魔幻色彩的网络世界里,一些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空间而离群索居,以致心理素质脆弱、人际情感疏远、社会责任缺失;还有一些青少年患上了“网络成瘾症”,“低头族”“鼠标手”成为其代名词。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一方面依赖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离不开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智识生活构成要素之一的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当下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显性话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急需探寻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网络媒介素养既包括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又包括对网络媒介的正确认知与合理使用的能力。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二辑包含由五个不同主题构成的五本书,分别是《网络语言与交往理性》《人与智能化社会》《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以德治网与依法治网》《网络强国与国际竞争力》,旨在帮助青少年读者看清网络媒介的不同面相,从而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媒介及其信息。为适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每本书的篇幅为15万字左右,解读了大量案例,以使阅读与思考变得生动、有趣。
    这套丛书是集体才智的结晶。作者分别来自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怀化学院等高等院校,六位主笔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有着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其中几位还曾是媒介的领军人物,有着丰富的媒介工作经验。写作过程中,他们秉持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的原则,不仅带领各自的学生反复谋划、研讨话题,一道收集资料、撰写文本,还多次深入社会实践,倾听青少年的呼声与诉求,调动青少年一起来分析自己接触与使用网络的行为,一起来寻找网络化生存的限度与边界。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套丛书也是他们与青少年共同完成的。
    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之一,我向辛勤付出的各位主笔及参与者致以敬意。同时,也向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网信办和宁波出版社的领导,向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表达由衷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鼎力支持与悉心指导、帮助,这套丛书才得以迅速地与诸位见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期待着,这套丛书能够给广大青少年以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带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让我们为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出谋划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共同营造良好氛围。
    是为序。
    罗以澄
    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