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她的每一本书,都在传达着如何温柔地同生活抗争与和解。
超级治愈:后疫情时代,我们更要强大。
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你,一个什么样的你将会决定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生命的本质还是要去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持续做下去,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步履不停,远处会有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一路会经历很多暗淡时刻,但每一步都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
内容提要

《生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一部散文,是作家程碧的最新作品。本书以优美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生活中温暖的小事,意在传达积极努力的生活态度和正能量。全书总共分四部分,书写了生命中一些奇妙的事情:那些温馨难忘的旧日时光;那些动人的小事;那些与食物有关的生活;还有那些为了梦想努力工作的日子。全书涉及生活中的美好、美食、美物、美景,除文字外,知名插画师三乖为本书倾情创作了50余幅精美插图。传达了“生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积极的价值观。
作者简介
程碧,作家、出版人;全球生活美学MOOK《innearth地球旅馆》系列读物的主编。
喜欢阅读世界各国不同领域里活得精彩的女子的故事,并以此汲取能量;亦爱研究民国女子,民国风物。愿以文字在时间上缝制美妙的针脚。
已出版:《林徽因: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
《三毛传: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等书。
与张进步合编出版:
《我要对你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全世界最美丽的情诗》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全世界最美的情书》等。
目录
序言:我总是为我的梦想买单,我不欠夜晚任何东西
PART ONE 工作的女人
城市的灯火
Go Working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亲力亲为
工作的女人
每个有想法的人类都需要一间工作室
学会在无人支持的状态下工作
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效果
上帝从未许你一座玫瑰园
你在内心安置一个梦想
要努力活得丰盛
相信你当下的智慧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多说几个0就活不下去的时代
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两个女人
一生都在工作的老太太
PART TWO Little Things
停下来,欣赏一棵树
买花送给自己
阅读是一种秘密的欢愉
人类脆弱,需要一个温暖的小窝;
又因孤独,摆满心爱之物
人生啊,走着走着就老了
为平凡的生活寻找一点诗意
如同清泉流过心底
人活在世上的品相
一件Marc Jacobs风衣
爱恨高跟鞋
拥有一台小小缝纫机
我曾亲手制作过一件婚纱
城市凌晨四点
对于住在北方冬天的人来说,旅行是一次解冻
在你生活的城市旅行
逛市集
偶遇的快乐总比事先安排的妙
乘慢火车去旅行
PART THREE 旧日时光
雨衣
猫眼石和圆珠项链
与母亲一起贴一本手工相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父母讲小时候的荒唐事
姥爷的战争
与动物有关的幼年时光
好日子里总有一只猫
我们努力追求的,其实是我们最初所拥有过的生活
香港·最初的旅行记忆
PART FOUR 厨房里的哲学家
每个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冰箱里塞满食物的安全感
所幸,我们升起了炉火,又烹煮了食物
早安晨之美
享受食物本来的味道
铁板鱿鱼
椰子油煎杏鲍菇
烘培是一部人生哲学
后记:生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前言

我总是为我的梦想买单,我不欠夜晚任何东西
台北在下雨。
我刚刚从台南的海边回来,台北依然在下雨。
我坐在二楼的咖啡座刚刚读完一本繁体版的书,这是个工作日,咖啡店只有我一个人。连续几日在台东和台南旅行,经过茫茫的太平洋海岸线和旷阔的沿海公路,又回到台北的盆地城市里。现在是冬季,地球上各个大都市的忙碌都是一样的,人们撑着伞快速走过红绿灯,走过街角,转个弯就消失了。
明天我就要离开这座城,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看着外面繁体字的广告招牌,一边喝着果汁一边敲着字,作为我第三本书的开始。我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写一点什么,当我回头再看那些只言片语的时候,它会帮我忆起那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我忘记是17岁还是18岁那年,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学,有一天我将随手写的一点小感悟寄给了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杂志社。杂志是室友买的,我从封底看到一个投稿地址就寄了过去。几个月后,当我几乎忘掉这件事的时候,我收到杂志社寄来的稿费。但因为那篇文字是我写完就随手用信封寄出去的,没有留底稿,后来因为我的地址变动也没有收到样书,所以现在我已经忘了那时的自己到底写了什么。但那件事激励了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写一些文字,随手记录在小本子上,现在这种记录的习惯还在,只不过从纸质的笔记本变成手机备忘录了。有时,我在淋浴,忽然有了一点想法,生怕忘记,于是匆匆从浴室里出来,打开手机备忘录,简单记下来几个关键词,再回去继续洗未完的澡。只是那时候写的文字比较少,只有零星的短篇小说、诗歌发表在《青年文学》这样的文学杂志上。可能因为那个时候阅历少,自信不足,纵使有很多东西要表达,也没有成为体系,没能成为那种“成名趁早”的少年作家。但当作家的梦想一直蠢蠢欲动,我知道这个梦想很奢侈,纵然心中向往,也不敢贸然讲出,它一直埋在我心里等待合适的温度发芽。我怀揣着它就像揣了一只气球,这些年来东躲西藏,尽力保护它,生怕碰到尖利的东西,把它刺破。那么一来,之前积攒的所有能量也就都将前功尽弃了。不过,我深知,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周遭环境的变化,我的气球被刺破的可能性更大了。为了保护它,我搭建了一所透明房子,我和我的气球躲在里面,我可以看到外面发生的一切,但不让它们靠近我,侵蚀我。这样,我们才能同时活下来。但有时候,它也像一块硬石硌着我的心口。
这样过了十多年之后,我才在先生的鼓励下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在写作那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修修改改写了一年多才交稿。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去图书馆用双肩包背回一大包资料,还没有走到家,双肩包的带子就被压断了。每当写累了停下来,我就会茫然地看着窗外飞过的鸟儿,不知道那些文字会有怎样的命运。但幸运的是,它在出版后很受欢迎,一路闯入各大畅销书榜,我也常常会收到读者发来的私信,跟我讨论书的内容。在我毫无预期的情况下,它还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奖项不论大小,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隔了一年,我又出版了我的第二本书《三毛传: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在书出版一年后的某个清晨,我迷迷糊糊地拿着手机去洗手间,一条微信的未读提示跳了出来——是在美国的朋友发给我的照片。他说在纽约最大的华文图书馆——法拉盛图书馆看到我的书了。我看着照片中《三毛传》和其他华语作家的书并排陈列在新书架上,封面上贴的图书收藏标签是一种天空般悦目的淡蓝色。那种远隔重洋被朋友遇见自己作品的幸福感,让人无法继续入睡。我想,写作的好处大概就是这样,当你离开那本书的写作状态很久之后,它仍然像个离家的游子,时不时地会传递消息回来,与你互动。
出版过两本书之后,我越来越珍视我的作家职业。写作是我的理想生活,它带给我愉悦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你想享受某件事带来的荣耀,就要为此付出精力和劳动。当今,人们了解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新的媒体层出不穷,一些“聪明人”越来越快速地制造着各种知识,恨不得给用户直接破开脑壳灌进去。以前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现在是一支队伍伪装成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家终于成为了一个古老的职业。但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职业,在一次次新浪潮的冲击下非但没有被取代,反而越来越高贵。也许阅读纸质书在未来会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它就像灯塔水母一样,看似柔弱却有永生的基因。
我不是那种早慧的天才少年,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作的种子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飘进了我的心里,但一直到了25岁才开始萌芽。这个过程很长,又过了许久,才在我面前勉强露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直到30岁,我才开始正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条路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走了十多年。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因为从小陪伴我长大的书都是童话书的缘故?为什么家长没有给我读更有“深度”的书呢?那样我可以更早一些思考人生,也许更早几年成为现在的我。可是转念一想,也许每个生命自有安排,生命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不能早也不能晚,才能成就现在的自己,我就是那个慢熟的人。
当你回头看时,就会发现,不管人生中经历了多少不愉快,能记住的都是愉悦的事情。所以这本书中,我写了生命中诸多美好的事情——那些旧日时光;那些生命中一些无用却动人的小事情;那些与食物有关的生活;还有那些为了梦想努力工作的日子……过往的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细微的感悟,都引领我成为现在的我。我尽可能少地关注消极的事情,正如帕慕克所说的:“从20岁开始,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个可以保护我免受各种灾难和不幸的无形盔甲。这种感觉还告诉我,过分关心他人的不幸也可能让自己不幸,还可能导致我的盔甲被刺穿。”
当我敲下这本书最早的两段文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写作是停止的。今年,当我将它完成,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世界又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可以在台北自由旅行了。但我还是用了最初写下的那两段文字作为这本书的开头,新的与最初的文字重新链接了起来。
我想,只要自己不放弃一件事,它总会找个合适的机会画成一个圆。就做一只蜗牛也好,尽管慢,只要不停下来,顺着想要的生活一路留下痕迹就好。
后记

我原本打算在2019年结束这本书的写作,虽然大部分的文字在此前已经写完,但我想再修改和增加一些内容,因为又过了一年,我又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出来。但是这一年,我的工作密度极大,写作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
《吸血鬼日记》里有一个体质特异的女巫邦妮,她的身体是阴阳两界的问隔屏,每个死去的人都要穿过她的身体才能到达另一个世界。每一次,当有人穿过她的时候,她就会无比痛苦,无论那时她在做什么,都会痛苦地停下来。这一年我的状态就是像她那样——所有的事情纷纷穿过我。
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各种新媒体怎样层出不穷地出现,我还是愿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我的纸质书。每次要出纸质书的时候,我总会反反复复修改,希望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我一边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一边心里却暗暗着急。每次要确定新书方案的时候,只有当我觉得这篇文字可以定稿了,或者看到一个可以定稿的封面了,心里才会有个开关“噔”的一声弹开。
这次,尽管我一直在写和修改,但是那个声音一直没有响起,那我也就只好耐住性子。
这年的年末,一年的工作终于结束,公司的规模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和先生放了17天的长假。我想,我终于有一块完整的时间属于自己了。定了喜欢的酒店,带了简单的行李,我们几乎是连夜离开北京踏上旅途的。我想在旅途的新鲜环境中,在一个舒适的酒店里写作。但大概过去的一年过于紧张,在旅途的前几日只能放空,竞一个字也没有写。而等到旅程到了尾声,“新型冠状病毒”这几个字就开始出现在我的周围,打开酒店的电视,新闻台也开始循环播放,周围的氛围迅速地紧张起来。到了我们拖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候,大街上从之前只有三三两两戴口罩的人增加到了绝大多数的人都戴上了口罩。而当我们回到北京没过几日,回程的航班就停运了。
像所有人一样,在家过了一个没有出门的春节,离法定开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病毒却一直没有控制住,当我们意识到这件事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果断给员工放了更长的假,只留几个人在线轮流值班。我想既然什么都不能做,我就趁这个时间写完这本书吧。
尽管我相信,病毒最终会被杀死,但是究竟会在多久之后被杀死,没有人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答案。在这之后,公司的生存要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许,之前几年的努力将会白费,西西弗斯的石头就要滚落山底。
12年前,当我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北京时,还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鲜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知。那个时期的我,哪怕手里只有两千块钱都敢从公司裸辞。直到一份做了3年的工作结束后,我害怕再去任何公司上班。自那以后,我和先生就开始创办自己的图书品牌,从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图书工作室开始做起,到现在拥有一家能自己独立策划出版、发行的图书公司,时间竟然过去七八年了。
最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士兵,而这个城市则是军营。
这些年,“突然走不下去的时刻”总是如影随形,站在十字路口,茫然无措,想要迈出的脚不知该落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们公司面临的第一次困难。那是在创业的第三年,公司陷入一个困境,前路未明,一片茫然,在最低落的时候,我们甚至想过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那年春节,我们只想两个人过一个不受打扰的新年,于是决定去气候温暖的香港。
在香港的那几日,我们很少乘车,每天走很多的路,去一些不被游人眷顾的地方,我们一直走,一直走,印度的神庙、住满流浪汉的桥底、菲佣聚餐的公园、湾仔热闹的红灯区……就这样一一走过,虽然此前也去过几次香港,但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地逛过。
有一天,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一个路口,一抬头,看到眼前的路牌上霍然写着两个大大的字“活路”——世界上居然有一条叫“活路”的路?我俩相视一笑,突然从连日的困顿中回过神来,心情也开朗起来。虽然看起来有点迷信,但我们想这或许是某种预示吧。
我们认真地想了一些问题,第二年,我们孤注一掷,把所有资金调集起来,把工作室升级为公司,开始做更多的事情。公司又继续运营,并且推出了很多受欢迎的作品,那一年收获很多。
在我们解决完公司遇到的第一个大困难之后,往后几乎每一年,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过每解决一次,心态就会比之前坚定一些,视野都比之前开阔一些,公司也会向上攀登一个台阶。后来我们渐渐明白,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不能一次性解决,创业的过程是件挫败感很强的事情,常常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负面信息,你必须快速地分析处理那些问题,迅速地从那种感觉中走出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让你停下来去细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心里的某些部分必须得变得十分强大,但肯定也会有一些部分被耗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要一边自行解决内心问题,一边向前走。
其实,所有在自己领域中做出成绩的人,都在不露声色地解决着各种问题。这样的人不会时不时跳出来诉苦,他们像浮在水面上的天鹅,不管水下的脚掌是如何的忙乱,水面上也必须保持着自己的那份优雅。或许也可以这么说,当你看到他的眼前是一片坦途的时候,你不知道的是——他无时无刻地不在默默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甚至有时这会给旁观的人一个错觉,以为他们做的事情比较简单。
我有个朋友想开一家绘本馆,因为她看到自己家所在的社区有成功的先例,而且她认为做这个不会太累,也能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她准备了前期的资金、场地、运营模式,觉得都没有问题之后,就满怀希望地开始了。直到一年之后,我们再见面,她说已经不做了,她说,没有想到打败她的是——每天都要打扫落在书上的灰尘这件小事。
这一次,因为疫情的原因被困在家中。在度过了最初几天的焦虑期后,我开始认真地写这本书未完成的部分。每一天,我的大脑一面处理着疫情的负面信息,一面处理文字,日子过得飞快又踏实。
我常常想到《唐顿庄园》第三季的开场:伯爵投资失利濒临破产,适逢大小姐与大表哥的婚礼,庄园上下从伯爵夫人到仆人们都想着要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伯爵不想破坏沉浸在欢乐气氛中的庄园,想独守这个秘密,等到婚礼结束后再告诉大家,因为这次失去的不是一点小钱,而是意味着要卖掉整个庄园,家里的仆人们都要失业,其他人都要挤进一所小房子里。可是眼看着大笔大笔的钱要因为婚礼花出去,于是他再也憋不住,偷偷告诉了伯爵夫人。从未对外表露过软弱情绪的伯爵这次也觉得事态严重,在向伯爵夫人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懊恼地流下了眼泪。
看到这里,我以为连早餐也需要仆人端到床上享用的伯爵夫人会大惊失色,或者抱怨伯爵投资不够谨慎。可是当她知道伯爵已经被这独守的秘密折磨了好多天的时候,不仅不曾抱怨,反而为自己没有与他分担这艰难而深感歉疚,她拥抱了他并说:“别担心,我是美国人,拿着枪就敢闯世界。幸好,我们还有个婚礼可以庆祝,就算是最后的盛典也要画上精彩的句号。”
当她讲完这句话时,我瞬间对这个人物另眼相看。后来唐顿庄园当然也度过了经济难关,又继续滚滚前行。
可能并不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一切可以恢复到从前了。当每一波的困境结束后,人们也只能踩着残余的阴影继续前行。
我们可以回想从前——即便是在这次疫情之前,我们每个人也是一边默默地解决着自己小世界的问题,一边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迈开步伐的。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像伯爵夫人那样的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也愿我们都能在生命的一个个关口幸运地看到“活路”。
上帝永远偏爱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