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纪念梁实秋先生诞辰120周年!一代生活家梁实秋趣味散文集!展现了梁实秋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智慧!
全面收录梁实秋经典散文作品,一窥先生闲逸存真的本色。
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致每个不囿于当下的孤勇者!
韩寒的写作模范,周国平的文学偶像,林清玄、余光中、季羡林、冰心等诸多大师赞誉推荐!
内容提要

“随缘达变明远道,常怀固守一良心。”
全面收录《萝卜汤的启示》《生日》《匿名信》《树犹如此》等44篇梁实秋经典散文作品,一窥先生闲逸存真的本色。
先生一生,温谦敦厚,不计人言,不畏抨击,不怨不艾,守中庸,存童心,始终保持着一份高雅、恬静、淡然。
先生文字,谐谑有趣,尽显其深沉丰赡圆融的内在世界。本书谈生死、说众生、聊家常、叙过往,有浸透俗世后的乐观旷达,亦有对须臾美好的欢喜。
通过阅读先生的文字,愿你懂得默守初心的要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熬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不计过往,只遵守当时本心,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安定和从容。
媒体推荐
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余光中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作者简介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著述,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其笔调世故却不油滑,稳健却不死板,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典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与智慧,成为三代国人的心灵读本。雅舍闹市,皆是生活,一字一句,都有真味。
目录
辑壹 目光放远 万事皆悲
生日
谈徐志摩
树犹如此
干屎橛
匿名信
割胆记
饭前祈祷
汽车
乞丐
让
辑贰 因为自由 所以温柔
客
萝卜汤的启示
鱼梯
理发
关于苹果
制服
计程车
由熊掌说起
流行的谬论
辑叁 世间百味 随心不逾
包装
蚊子与苍蝇
天气
狗
球赛
书法
照相
衣裳
铜像
辑四 温润岁月 执着善良
画梅小记
与莎翁绝交之后
“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
文艺与道德
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怀念胡适之先生
新年献词
二手烟
广告
辑伍 人生苦短 再来一碗
豆腐
笋
汤包
栗子
佛跳墙
鲍鱼
韭菜篓
烙饼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生日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我们也不知道。
生日年年有,而且人人有,所以不稀罕。 谁也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呱呱坠地之时,谁有闲情逸致去看日历?当时大概只是觉得空气凉、肚子 饿,谁还管什么生辰八字?自己的生年月日,都是后来听人 说的。
其实生日,一生中只能有一次。因为生命只有一条之故。 一条命只能生一回死一回。过三百六十五天只能算是活了一周 岁。这年头,活一周年当然不是容易事,尤其是已经活了好几 十周岁之后,自己的把握越来越小,感觉到地心吸力越来越 大,不知哪一天就要结束他在地面上的生活,所以要庆祝一下 也是人情之常。古有上寿之礼,无庆生日之礼。因为生日本身 无可庆。西人祝贺之词曰:“愿君多过几个快乐的生日。”亦无 非是祝寿之意。寿在哪一天祝都是一样。
我们生到世上,全非自愿。佛书以生为十二因缘之一,“从现世善恶之业,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糊里糊涂地,神差鬼使地,我们被捉弄到这尘世中来。来的时 候,不曾征求我们的同意,将来走的时候,亦不会征求我们的 同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这生、老、病、死的一个断 片。然而这世界上究竟有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否则为什么 有人老是活不够,甚至要高呼“人生七十才开始”?
到了生日值得欢乐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万乘之主”。 不需要颐指气使,自然有人来山呼万岁,自然有百官上表,自 然有人来说什么“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全不问那个“庆” 字是怎么讲法。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曰:“某月日是朕生日,世 俗皆为欢乐,在朕翻为感伤。”做了皇帝还懂得感伤,实在是 很难得,具见人性未泯,不愧为明主,虽然我们不太清楚他感 伤的是哪一宗。是否踌躇满志之时,顿生今昔之感?在历史 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千秋节该是清朝慈禧太后六十大庆在颐和 园的那一番铺张,可怜“薄海欢腾”之中听到鼙鼓之声动地 来了!
田舍翁过生日,唯一的节目是吃,真是实行“鸡猪鱼蒜, 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的主张,什么都是假的,唯 独吃在肚里是便宜。读莲池大师《戒杀》文,开篇就说:“一 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 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 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虽是蔼然仁者之言,但是 不合时尚。祝贺生日的人很少吃下一块覆满蜡油的蛋糕而感到 满意的,必须七荤八素地塞满肚皮然后才算礼成。过生日而想 到父母,现代人很少有这样的联想力。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