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电子电脑 > 电工无线电自动化 > 自动化技术

机器人简史

  • 定价: ¥96
  • ISBN:978730133832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页数:432页
  • 作者:(美)达斯汀·A.阿...
  • 立即节省:
  • 2023-04-01 第1版
  • 2023-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机器人虽然是以纯粹科幻小说的形式走进我们的世界,但如今它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既存事实。无论是太空时代的半机械人、棋手自动机,还是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机器人长期以来都是我们和我们的创造物之间令人担忧甚至令人恐惧的关系的象征。
    本书追溯了美国文化中机器人观念的历史,引人入胜地探论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美国人对半机械人、自动机和机器人的观念的演变。作者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广泛而深入地借鉴了思想史、文学、电影和电视等资源,独具匠心地探讨了机器人及其衍生的装置,如何不仅在概念上相互联系,而且体现了现代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些问题,如关于男女差异、种族差异、奴隶制、共和主义、机械化、后工业主义等。

目录

引言:机器中的亲与疏
第一部分  上帝与恶魔,1790—1910
  第一章  共和国的自动机
  第二章  工业机器的人化
  第三章  人的机器化
第二部分  主人与奴仆,1910—1945
  第四章  机器时代的象征
  第五章  打造明日的奴隶
  第六章  训练机器人的大脑
  第七章  对抗机器时代的战争
第三部分  玩伴与卫士,1945—2019
  第八章  让美国保持道德无辜
  第九章  后工业时代的礼物
  第十章  快乐的机器人
  结语:机器人简史
致谢
索引

前言

  

    机器中的亲与疏
    1999年3月,马特·格罗宁(Matt Groening)的动画《飞出个未来》(Futurama)向观众讲述了菲利普·J.弗莱(PhilipJ.Fry)的故事。弗莱这个傻瓜在1999年12月31日掉到了一个低温贮藏管里,并恰好在一千年之后醒来。在这一千年里,人类已能穿越太空,见到了数以百计的外星物种。他们还发明了许多神奇而骇人的新技术。地球被人侵、被摧毁、被重建了许多次。然而,剧集中描述的未来仍然保留着一种对20世纪文化元素的奇特的怀旧之情,包括哈林篮球队(Harlem Globetrotters)、[1]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以及20世纪50年代风格的卫生电影(hygiene film)。[2]在第三季的一集中,弗莱爱上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复制了女演员刘玉玲(Lucy Liu)的外形和声音,但却糟糕地表现出一种根据她的电影“以数理方式推导出的性格”。他的朋友们对此十分反感,并给他播放了一部卫生电影:《我爱上了机器人!》(IDateda Robot!)。[3]
    在这部卫生电影的开始,有一对年轻男女坐在餐厅里,而后一名中年白人男性作为旁白走到他们的桌子旁并说道:“正常的人类恋爱非常愉快且具有重要意义。”他把桌子翻过来,出现了一个哭闹的婴儿。“但人类与人工伴侣谈恋爱就没什么意义,只剩下愉快而已。而这会导致悲剧发生。”片中的“年轻人比利”(Billy Everyteen)[1]没能扛住“机器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bot)的诱惑,他变得懒惰无比,不愿遛狗、送报,也懒得和住在一街之隔的女孩约会了。“在一个年轻人能和机器人谈恋爱的世界里,”旁白者问道,“他还干吗费这个事呢?还有哪个人想费这个事呢?”镜头切换到八十年后的未来,观众们看到比利在他的机器人旁孤独地死去,身后地球正遭受他肆意追求欢愉的苦果——毁灭。
    除开它的讽刺意味之外,这一集还提出了许多在这个先进自动化、人工智能、数字身份的年代显得愈发重要的问题。如果有了一项可以模拟人类情感并根据命令满足个人欲望的技术,那么冒着被拒绝的风险或努力建立人际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不是因为专注于技术带来的简单快乐,不再挑战更困难的工作,因而失去了目标?我们是就像剧中的机器人一样,只是向公众呈现的数据的算法呢?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定义了我们,而这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复制的?21世纪的技术会让我们体会自我实现的幸福吗?或者我们对欲望的追求最后将摧毁整个社会连同我们自身?这一集没有回答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它把它们当作笑话,因为虽然这些问题对现代生活至关重要,但它们是无法回答的。总的来说,在21世纪,技术提出的这些问题令人无所适从。但就像《飞出个未来》的这一集一样,我们的文化可以从一个形象中探讨这些问题,这个形象既是文学的也是技术的,既是有趣的也是骇人的,既是亲切的也是疏远的:它就是机器人。在上述问题所形成的漩涡中,机器人是一个具体而又符号化的锚,将我们关于科学、技术、身份、意义和权力的对话拴在一起,而且至少在它的某些形式上,它已经如此作用几百年了;而能够起到同样作用的形象或设定却凤毛麟角。
    ……
    一如虚构故事中弗莱的遭遇,21世纪的美国人所处的世界中充斥着机器人。在流行文化中,人化的机器已在小说、电视节目、电影、歌曲、电子游戏、油管(YouTube)视频中出现了。在家庭生活中,也有长得不那么像人的机器人在清扫地板、泳池,控制灯光和室内环境;还有些则为大人、小孩甚至宠物提供娱乐和陪伴。在工厂里,机器人(通常以机械臂的形式)仅凭工人微不足道的协助,就能制造出几乎一切东西。在商店里,自动扫描仪以效率的名义取代了人类收银员的工作,以便小企业应对亚马逊公司(Amazon.com)近乎垄断的力量,同时也为困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顾客提供了便利。数字助手——由人工智能驱动,并被冠以Siri、Alexa[1]之类的名字,听上去就像人一样——收集、分析并重新分布数据,创建用户数字档案,确保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大的便利、更高的效率。
    尽管人化的机器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人被机器化的困境依然存在。2019年7月15—16日,正值亚马逊“会员日”(Prime Day)大促期间,该公司工人纷纷罢工,抗议有辱人格、剥夺人性的工作环境。在抗议时,他们所高举的标语,恰好呼应了自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萌芽以来,那些无人在意、被非人化看待的工人们的情感:“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工人们的行动是要通过延迟亚马逊向需求旺盛的客户配送货物的速度,直接向公司施压。但这种行为也呼吁消费者认识到,他们已经与一个摧残着人类同胞的身体、思想,甚至可能还有灵魂的体系形成了共谋关系。这样的体系将工人们视同机器人。罢工者们声明自己是人类,他们呼唤同情那些因他人的消费而遭受苦难的人。他们要求在经济系统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这个系统现在正是以疏远的产生为基础的。这种疏远不仅存在于工人和消费者之间,还存在于每个人之间。当然,就在工人们以他们的人性为名进行抗议时,亚马逊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开发自动手推车、自动扫描仪、自动飞机和无人机来取代他们。这就是美国机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