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我的西安/大作家的小作文

  • 定价: ¥46
  • ISBN:978757570773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陕西人教
  • 页数:217页
  • 作者:陈彦|责编:叶峰//...
  • 立即节省:
  • 2025-07-01 第1版
  • 2025-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在“故乡记忆”里,陈彦用轻盈文字诉说对西安的深厚情感,展现故乡对其创作的滋养;“世态百相”中,他以独特视角记录生活点滴;“开卷有益”分享读书感悟;“文学创作”袒露创作心路;“行旅人生”则带读者领略各地风光。
    大作家的“小作文”虽篇幅短小,却饱含大思想、大情怀,是大作家日常思考与情感的结晶。阅读这些“小作文”,能让读者在零碎时间里感受文学魅力,汲取智慧。《我的西安》就像一座灯塔,照亮读者心灵角落,给人以灵感、教育与启迪,值得一读!

内容提要

  

    《我的西安》,体裁为散文,多篇,全书共分五部分,分别为“故乡记忆”“世态百相”“开卷有益”“文学创作”“行旅人生”,作者陈彦用轻盈文字载厚重灵魂,一笔一划像一台时光显微镜,带读者捕捉文字里那些即将破茧的蝶影:未删减的作家手稿、褪色的日记残页、即兴的演讲片段……尤其“故乡记忆”这个篇章,讲述作者对故乡、对西安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如何因为故乡的滋养,在创作道路上不断成长。每一篇“小作文”都是一座座灯塔,旨在照亮每个读者心灵的角落,给他们以灵感、教育与启迪。

作者简介

    陈彦,男,1963年出生,陕西镇安人,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创作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创作电视剧《大树小树》获电视剧飞天奖。多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出版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其中《装台》获2015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第一名,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主角》获第三届施耐庵长篇小说奖。散文随笔集有《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以及《陈彦剧作选》等。2019年8月16日,凭借作品《主角》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陈彦长篇小说《装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目录

我与文学
  最初的文学尝试
写给孩子
  女儿中考
01 故乡记忆
  父亲
  让母亲站起来
  致青春万岁的王蒙先生
  贺贾平凹六十华诞
  记书法家雷公二三事
  天才的背影
  我的塔云山
  故乡的烙印
  我的西安
  隆重推荐我们的孩子
02 世态百相
  看球
  看戏
  看报
  看书
  看人
  看字画
  看手机
  看电影
  看孔庙
03 开卷有益
  读尤金·奥尼尔
  读阿瑟·米勒
  读田纳西·威廉斯
  读彼得·谢佛
  读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读萨特
  读莫里斯·梅特林克
  读巴金
  读李泽厚
04 文学创作
  传统和生活的滋养
  用生活的花粉酿制艺术之蜜
  创作是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长跑
  心灵才是人类伟大而壮丽的作品
  《星空与半棵树》在首届“长江华语文学榜”上榜
  获奖感言
  《星空与半棵树》摘得“芙蓉文学图书榜”桂冠作品感言
  希腊日记
  也说少数民族文学
  几点建议
  推荐的十本书
05 行旅人生
  雾庐山
  上海没有围墙
  我爱呼伦贝尔
  我在稻城看太阳
  世界的稻城亚丁
  希腊日记
  活在秦岭南北
  过柞水

前言

  

    固然,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都有鸿篇巨制的经典,不然就不可能赢得世人的赞同与首肯。大文豪、大作家都有大作品,这毫无疑问。然而,大作家的大作品是怎么来的呢?没有一位大作家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写出卷帙浩繁的扛鼎之作;也没有一位大作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垒起伟岸高峰的。换句话说,他们也是人,是常人、凡人,只不过是靠了自己的一颗耐烦、耐久、坚韧不拔的心,字无巨细,一视同仁,以不间断的思考和不间断的写作,成就了超凡创造。这样说来,所有超拔的大作家,都有一个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积少成多的写作历程与创作品格。
    不过,我这里马上要说到的“大作家的小作文”,指的当然不是大作家的大作品,而是大作家写的小品文、小散文、小杂文、小随笔、小特写、小体会一类的“小作文”。说到“小”,我就会想到“大”,我觉得“大”就是“小”,“小”有时候又是“大”。一位作家作品的质地如何,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从头看到尾,读上几章就足够了。为什么?因为那几章文字的成色、叙述的含量、结构的布设,就暴露了一位作家的全部。就像拿着放大镜看小腻虫,须尾全活着的,当然是好文字;若是一塌糊涂,没有动静,不见条纹,那还有什么读头呢?大作家是不一样的,他们遇到报刊的约稿,沉心一思,计上心来,信笔涂写,千八百字、两三千字,完全是信手拈来。谁敢说这样写出来的文字,不是大作家日有所想、夜有所梦的精神闪耀呢?表面上看去,好像与其写的大部头没有关系,然而那情思的寄寓与思想的寄托,谁敢肯定不是其大作品中人物之一斑呢?“小”不“小”,那要看寄寓寄托的是什么。大作家的小作文,没准儿里面有大思想、大情怀、大志向、大魂灵呢?
    大作家在写大部头的间隙,在应付、应酬日常生活与俗事、俗物、俗人之际,难免会有一些杂思杂感,难免会信手写些七零八碎的小文字,随手记一点儿小杂感、小念头,铢积寸累,堆土成山,少的攒上十几万字,多的积上几十万、上百万字,也是大有可能的吧?少年时代,我读钱松嵒(1899—1985)先生的《砚边点滴》,就觉得非常简约精妙,字少意多,没有废话,全是干货。他谈国画创作,没有要作文章的架势,都是切身体会,信笔记之。为便于阅读,他分成条块,归类排列,心上点滴,录以自娱,取名《砚边点滴》,我猜也是无以名状的结果,然这“无以名状”的文字,后来竟成了画家们的经典。
    作家都是有心人,我私下忖度:百分之七八十的作家、诗人、艺术家,都有可能记下一些这样的“小作文”。大先生孙犁有过一册《尺泽集》,里面全是几百字的小文章。散文家秦牧出过一本《艺海拾贝》,也都是千八百字的小文章。街头巷尾的闲杂事儿、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儿,全让他用一颗艺心串了起来,像在海边捡拾贝壳那样,盛到了他的著述中。孙犁、秦牧都是散文大家,他们不嫌小、不怕短的用心之处,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后来孙犁先生出了文集,我立刻买来研读,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小文章,长的也不过几千字,然篇篇见精神,都是至情至性至真的好文章。孙先生独孤求短,字字珠玑,一生言之有物,不说废话,他的那些小短文汇成的文集,在我看来,每一本都不比他的长篇小说弱,一如他的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内里最短的小说仅三五百字,但其美学价值,堪比先生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可以说,在孙犁先生的文学观里,从来就没有长长短短的分别。我的好友伍立杨曾写文章说,他“决计一生要住在一流的文字里”,那是一个多么高洁雅致的理想啊!令我心向往之。
    于读者和作者来说,短文章的好处太明显了。短,读得快,作家们写得也快,一句话——节省时间,节约精力。但我还有一个想法,恐怕不说,还真不一定人人都明白。作为读者,如果你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你又没有大块时间,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就是去读作家的“小作文”。因为是“小作文”,作家的思想境界、情感疏密、语言韵致,写出来的多半是精华;况且篇幅小,可以回过头来反复看看,琢磨琢磨,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无论是大中小学生,还是乡镇企业的工作人员,乃至国家机关国企单位的公职人员,有时间嘛,就买上几本这样的小作文,坐下来多看几篇;没时间呢,十来分钟的零碎空闲,也能偷空儿看上一两篇。咱先别说要立志终身学习,能把散失在犄角旮旯儿的这些五彩贝壳捡起来,不也一样是珍惜了光阴,爱惜了生命?而且还长了见识,健康了精神,这不又是一个美哉?
    正是基于如上的认识,2024年12月的一次聚会,在好友张志方的引介下,我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先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叶峰先生一拍即合,策划了《大作家的小作文》丛书。所请作家,或是世界文学奖,如“国际安徒生奖”,或是中国文学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者。现在,丛书的第一辑,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题写了丛书书名,收入了曹文轩《另一种造屋》、陈彦《我的西安》、周大新《曹操的头颅》、徐则臣《风吹一生》、徐刚《当时人物在》、阿成《海岛上的夜雨》、何向阳《读行记》、李骏虎《在晋南的旷野上》、谢有顺《想象力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吴克敬《像孩子一样努力》、王久辛《从小看大》共11部作品。这11部著名作家的“小作文”,经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们紧锣密鼓、高度认真的编校,即将出版面世啦。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我的内心充满了蓬勃的期待!我期待着这套丛书能尽快来到读者的眼前,来到读者的心里,让读者检验一下这11位作家的“小作文”,是不是11个文学世界、11片文学海洋,是不是可以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片星辰大海?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著名作家曹文轩、陈彦、周大新、徐则臣、徐刚、阿成、何向阳、李骏虎、谢有顺、吴克敬等,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参与《大作家的小作文》的全体编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感谢,你们辛苦啦!谢谢!谢谢!!
    2025年3月22日于北京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