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从小看大/大作家的小作文

  • 定价: ¥49
  • ISBN:978757570779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陕西人教
  • 页数:272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小看大——大作家的小作文》由王久辛创作,带你领略大作家小作文的魅力。
    大作家的小作文虽篇幅短小,却蕴含大思想、大情怀。如钱松嵒《砚边点滴》、孙犁《尺泽集》、秦牧《艺海拾贝》等,篇篇见精神。短文章节省时间精力,便于阅读理解,适合不同人群利用零碎时间阅读。
    《大作家的小作文》丛书精心策划,邀请众多文学奖获得者参与。本书作为丛书之一,收录了曹文轩、陈彦等11位著名作家的“小作文”。这些作品即将出版,期待为读者带来一场文学盛宴,构成时代的另一片星辰大海。

内容提要

  

    本书共12大篇章:我与文学、写给孩子、讲说、品味大师、行记、大家素描、书里精神、初从军、音乐之魂、点滴记、影舞剧观、追怀先生。作者将日常创作中的灵光与沉淀倾数汇集,笔触虽简,却满载人生感悟与思索。字里行间,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深度品味,也有军旅生涯的珍贵回忆;既勾勒出对世界万象的独到见解,也传递出真诚豁达的交友态度,展现出一位作家丰富而立体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王久辛,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先后出版诗集《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香魂金灿灿》《初恋杜鹃》《对天地之心的耳语》《灵魂颗粒》等,散文集《绝世之鼎》《冷冷的鼻息》《老友旧事》,随笔文论集《情致·格调与韵味》等。曾担任多部电视系列片总撰稿、作词。作品先后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宣部、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颁发的特等奖、一等奖,2003年荣获民间设立的首届剑麻军旅诗歌奖之特别荣誉奖,在《诗选刋》评选的10大军旅诗人中名列榜首。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先后于2004年10月、2007年11月、2012年8月、2014年5月出访波兰、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祖国宝岛台湾。作品被译成多种民族语言,2008年在波兰出版发行波文版诗集《自由的诗》,2015年在阿尔及利亚出版阿拉伯语版诗集《狂雪》,曾担任第3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初评评委,第5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初评评委;延安大学文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历任《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中国武警》主编;现任大型中英文双语《文化》杂志执行主编。编审,大校军衔。

目录

我与文学
  爱与诗歌
    ——在阿尔及利亚中国文学论坛上的发言
写给孩子
  致女儿小学毕业书
01 讲说
  默诵的领奖辞
    ——写在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后
  乡愁中的道德律
    ——首届“运河·乡愁主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传统依然蓬勃沉静
    ——在“哈尔滨中俄文学合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大志向大悲辛的缺失难出大气象
    ——在首届“中华古诗词研讨会”上的发言
  女诗人,让母性的博爱重回心灵吧
    ——在北京大学“诗的余音:两岸女性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02 品味大师
  本质的创造
    ——品味恩斯特
  抽象的概括与具象的超越
    ——品味M.C.埃舍尔
  既然被围困了,所以才要突围
    ——品味德加
  对未生者的接近
    ——品赏克利
  恬静而优美的爱情之歌
    ——品赏夏加尔
  等候我们的米罗
    ——品味米罗
03 行记
  紫色的山谷
  玫瑰是有门的
  情深到梅根
  匾额记
04 大家素描
  孙皓晖的大争之心
  张炜之重
  刘醒龙的“圣”
  得意没忘形的赵振江
  岳南的历史
  激情背后的杨志军
  大哥李松涛
05 书里精神
  经典的力量
  从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说开来
  读书的造化
  云中谁寄锦书来
  叙述的欲望
06 初从军
  刻骨的“红”
  头锅饺子
  猪倌小传
  李豆芽儿
    ——二连人物小传
  军鸽小记
  张三儿
    ——二连人物小传
  三个兵
  地窝子!地窝子……
  飞机楼上下
  龙首书屋
  “编外的兵”
  河云记
07 音乐之魂
  谁死了之后又再度复活?
    ——进入世界著名作曲家马勒《复活》的一种方法
  圣爱:花在叫
    ——聆听“瓦格纳乐剧集萃音乐会”随笔
  神奇的幻想
    ——品鉴室内歌剧《夜宴》《狂人日记》小记
  多的一厘米与少的一厘米
    ——阅读与聆听《行走的刘索拉》札记
08 点滴记
  宏村惊艳
  在华沙聆听肖邦
  小记道口烧鸡
  忆奶奶说月饼
  幸福的妈妈
  小菊
  女儿,请你记住父亲的爱
  清明观展小记
  志趣、爱好与朋友
09 影舞剧观
  最好的摄影家
    ——写在中国美术馆“四川影展”前夕
  我们历史上见
    ——大师莫言话剧《我们的荆轲》在人艺首演成功
  舞蹈诗人杨丽萍
10 追怀先生
  追思大先生刘白羽
  追忆孙道临先生
  悼张贤亮
  悼陈忠实
  悼雷达
  想象自己在昌耀先生墓前所致的悼词
  恩师许明善
  念记杨志广
  作荣大哥
  喝风油精的雷达
  同吾心里诗缠绕
  叶廷芳的“天堂”
  胡安·赫尔曼的态度

前言

  

    固然,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都有鸿篇巨制的经典,不然就不可能赢得世人的赞同与首肯。大文豪、大作家都有大作品,这毫无疑问。然而,大作家的大作品是怎么来的呢?没有一位大作家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写出卷帙浩繁的扛鼎之作;也没有一位大作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垒起伟岸高峰的。换句话说,他们也是人,是常人、凡人,只不过是靠了自己的一颗耐烦、耐久、坚韧不拔的心,字无巨细,一视同仁,以不间断的思考和不间断的写作,成就了超凡创造。这样说来,所有超拔的大作家,都有一个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积少成多的写作历程与创作品格。
    不过,我这里马上要说到的“大作家的小作文”,指的当然不是大作家的大作品,而是大作家写的小品文、小散文、小杂文、小随笔、小特写、小体会一类的“小作文”。说到“小”,我就会想到“大”,我觉得“大”就是“小”,“小”有时候又是“大”。一位作家作品的质地如何,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从头看到尾,读上几章就足够了。为什么?因为那几章文字的成色、叙述的含量、结构的布设,就暴露了一位作家的全部。就像拿着放大镜看小腻虫,须尾全活着的,当然是好文字;若是一塌糊涂,没有动静,不见条纹,那还有什么读头呢?大作家是不一样的,他们遇到报刊的约稿,沉心一思,计上心来,信笔涂写,千八百字、两三千字,完全是信手拈来。谁敢说这样写出来的文字,不是大作家日有所想、夜有所梦的精神闪耀呢?表面上看去,好像与其写的大部头没有关系,然而那情思的寄寓与思想的寄托,谁敢肯定不是其大作品中人物之一斑呢?“小”不“小”,那要看寄寓寄托的是什么。大作家的小作文,没准儿里面有大思想、大情怀、大志向、大魂灵呢?
    大作家在写大部头的间隙,在应付、应酬日常生活与俗事、俗物、俗人之际,难免会有一些杂思杂感,难免会信手写些七零八碎的小文字,随手记一点儿小杂感、小念头,铢积寸累,堆土成山,少的攒上十几万字,多的积上几十万、上百万字,也是大有可能的吧?少年时代,我读钱松嵒(1899—1985)先生的《砚边点滴》,就觉得非常简约精妙,字少意多,没有废话,全是干货。他谈国画创作,没有要作文章的架势,都是切身体会,信笔记之。为便于阅读,他分成条块,归类排列,心上点滴,录以自娱,取名《砚边点滴》,我猜也是无以名状的结果,然这“无以名状”的文字,后来竟成了画家们的经典。
    作家都是有心人,我私下忖度:百分之七八十的作家、诗人、艺术家,都有可能记下一些这样的“小作文”。大先生孙犁有过一册《尺泽集》,里面全是几百字的小文章。散文家秦牧出过一本《艺海拾贝》,也都是千八百字的小文章。街头巷尾的闲杂事儿、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儿,全让他用一颗艺心串了起来,像在海边捡拾贝壳那样,盛到了他的著述中。孙犁、秦牧都是散文大家,他们不嫌小、不怕短的用心之处,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后来孙犁先生出了文集,我立刻买来研读,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小文章,长的也不过几千字,然篇篇见精神,都是至情至性至真的好文章。孙先生独孤求短,字字珠玑,一生言之有物,不说废话,他的那些小短文汇成的文集,在我看来,每一本都不比他的长篇小说弱,一如他的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内里最短的小说仅三五百字,但其美学价值,堪比先生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可以说,在孙犁先生的文学观里,从来就没有长长短短的分别。我的好友伍立杨曾写文章说,他“决计一生要住在一流的文字里”,那是一个多么高洁雅致的理想啊!令我心向往之。
    于读者和作者来说,短文章的好处太明显了。短,读得快,作家们写得也快,一句话——节省时间,节约精力。但我还有一个想法,恐怕不说,还真不一定人人都明白。作为读者,如果你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你又没有大块时间,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就是去读作家的“小作文”。因为是“小作文”,作家的思想境界、情感疏密、语言韵致,写出来的多半是精华;况且篇幅小,可以回过头来反复看看,琢磨琢磨,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无论是大中小学生,还是乡镇企业的工作人员,乃至国家机关国企单位的公职人员,有时间嘛,就买上几本这样的小作文,坐下来多看几篇;没时间呢,十来分钟的零碎空闲,也能偷空儿看上一两篇。咱先别说要立志终身学习,能把散失在犄角旮旯儿的这些五彩贝壳捡起来,不也一样是珍惜了光阴,爱惜了生命?而且还长了见识,健康了精神,这不又是一个美哉?
    正是基于如上的认识,2024年12月的一次聚会,在好友张志方的引介下,我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先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叶峰先生一拍即合,策划了《大作家的小作文》丛书。所请作家,或是世界文学奖,如“国际安徒生奖”,或是中国文学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者。现在,丛书的第一辑,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题写了丛书名,收入了曹文轩《另一种造屋》、陈彦《我的西安》、周大新《曹操的头颅》、徐则臣《风吹一生》、徐刚《当时人物在》、阿成《海岛上的夜雨》、何向阳《读行记》、李骏虎《在晋南的旷野上》、谢有顺《想象力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吴克敬《像孩子一样努力》、王久辛《从小看大》共11部作品。这11部著名作家的“小作文”,经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们紧锣密鼓、高度认真的编校,即将出版面世啦。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我的内心充满了蓬勃的期待!我期待着这套丛书能尽快来到读者的眼前,来到读者的心里,让读者检验一下这11位作家的“小作文”,是不是11个文学世界、11片文学海洋,是不是可以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片星辰大海?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著名作家曹文轩、陈彦、周大新、徐则臣、徐刚、阿成、何向阳、李骏虎、谢有顺、吴克敬等,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参与《大作家的小作文》的全体编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感谢,你们辛苦啦!谢谢!谢谢!!
    2025年3月22日于北京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