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致力于将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而精心编撰的实用型教材。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管类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和主体框架,以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系统性和便捷性为原则,结合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剖析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与一般教学案例集的区别与联系,并进行深入解读和内涵挖掘。第二部分是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主要汇集了众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政学等经管类专业领域,这些案例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每个教学案例均包含案例正文、思政元素和使用说明,为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第三部分是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经验总结,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内容对经管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如何完美融合进行总结,以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对高等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研究
第一章 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与一般教学案例的区别度与联系度
第三章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理论研究
第二部分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第四章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五章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六章 “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七章 “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九章 “金融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章 “金融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一章 “保险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二章 “财政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四章 “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五章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六章 “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八章 “统计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十九章 “理财综合实训”课程思政案例
第三部分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经验总结
第二十章 “课程思政”差异性教学案例设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二十一章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了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路径。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各个高校在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成果,思政与课堂教学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课程思政载体形式较为单一、课程思政案例内容较为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效度和温度,这亦是本书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
河北金融学院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建的全国7所金融院校之一,是河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新金融人才,服务教育强国、金融强国建设为主责主业。河北金融学院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书即为建设成果之一。本书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紧贴金融改革与产业变革,以课程思政案例为载体,在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一是厘清了一般教学案例与课程思政案例、通用型课程思政案例与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的联系与区别,设计了一套影响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效果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丰富了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理论内涵,对专业课教师有效开展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二是优化了课程思政案例体例。从传统的案例内容提供转向案例系统提供,每个课程思政案例不仅包括案例正文,还加入了思政元素解析、案例使用说明、适用课程与知识点、教学模式参考等,增强了课程思政案例的可操作性,可有效解决专业课教师谈起专业胸有成竹、说起课程思政束手无策的实践困境。三是课程思政案例内容新、体系全。本书共编写原创性案例16个,涉及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经管类核心专业,适用范围较广,且案例内容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变革、工商管理改革等生动实践展开,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可读性、适用性。
本书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省内兄弟院校和校内多个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在问卷填写、案例撰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得到了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北金融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项目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