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少壮派导演报告

  • 定价: ¥28
  • ISBN:978754740803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山东画报
  • 页数:302页
  • 作者:宇文翮
  • 立即节省:
  • 2012-11-01 第1版
  • 2012-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考验与折磨是这些导演们经历的宝贵财富。市场的残酷性普通人无法体会,而宇文翮编著的《少壮派导演报告》就旨在通过与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导演(包括编剧、广告、电视制作、戏剧和电影学校出身的人)的交谈,去除一般访谈时被公关人员披上的装饰外衣来展示他们的真实性和多面性,并呈现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电影人生。

内容提要

  

    “少壮派”是一个广而概之的说法。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群体,是一种分类。《少壮派导演报告》所界定的“少壮派”导演的标准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少”,他们大部分都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通常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上大学,目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相比北京电影学院孕育出来的第五代、第六代,他们的背景更为复杂。他们都是在2000年之后投身电影圈,在商业电影领域取得成功却是最近四五年之内发生的事情,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他们肯定将成为中国影坛创作的主体力量。
    《少壮派导演报告》由宇文翮编著。

作者简介

    宇文翮,1984年出生,电影学硕士,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爱电影,爱评论,文字散见于《看电影》、《香港电影》、《南都娱乐周刊》、《Vista看天下》等刊物。

目录

序一:被埋没的是平庸 冯小刚/文
序二:期待续集 魏君子/文
前言:少壮派导演报告
宁浩:拿电影做一个实验
陆川:每个梦我都希望能够慢慢品尝
张一白:每个电影都有它的使命
乌尔善:我为电影院拍电影
高群书:我们在为中国电影烧炕
丁晟:我不是奔着某个奖去的
尚敬:应该对大众的趣味心怀敬畏
王岳伦:在中国拍电影不能跟风
李蔚然:拍电影就得接地气
杨树鹏:拍好电影肯定能赢得席位
徐静蕾:用演员身份扶植导演事业
滕华涛:好电影就是好故事加合适的演员
后记:十二个侧影 宇文翮/文

前言

  

    期待续集
    文/魏君子
    2009年初,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之后,我访问了时任寰亚执行总裁的庄澄先生。话题围绕合拍进行,最后庄澄庄重说道:“香港导演要想摸透内地市场,起码要用五年时间学习生活,但问题是内地年轻一代导演也在崛起,他们对内地观众口味的把握,可能更得天独厚。”当时听完还不以为然,放眼内地导演,拍类型懂市场者不过寥寥几位,哪能这么快?岂料不过三年,不仅冯小刚、姜文、张艺谋、陈凯歌四大导演连创市场佳绩,宁浩、陆川、徐静蕾、高群书、丁晟、王岳伦、李蔚然、张一白、尚敬、滕华涛、乌尔善也相继突破五千万、一亿、两亿、三亿、七亿票房大关……
    电影当然不能尽以票房论英雄,但正如某些言论宣称“忍够了香港导演拍烂片”一样,真正让大众看到的,得媒体关注的,被业内讨论的,令片商动心的,仍是那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高票房类型化电影,手拢大把资源,人在聚光灯下,枪打出头鸟,钱多必压身,做得好坏与否,被夸张放大也在情理之中。内地近年涌现的这批“少壮派导演”同样处在风口浪尖上,纵然年纪参差,出身不一,目标各异,轨迹有高低,但在面对市场这一标准时,他们暂时过关了。过关如考试,总有诀窍心得,未必是真知共识,也可能是经验教训,总有借鉴或者吐槽价值。所以,为什么不做一个内地少壮派导演的报告呢?
    有想法容易,做执行最难,我这“口的巨人”,幸运地遇到一位年轻有为的实干派接棒奋笔。他笔名“宇文翮”,师从上海电影学者石川先生,对电影史与电影艺术有系统的认识,也有持续的热情,更愿意不惜工本花费近一年的时间走访诸位少壮派导演,在创作与市场中寻找他们的共性,最终埋头整理撰写出这本可读性与参考性并重的电影书来。惭愧的是,我只起到前期策划作用,在本书实际操作阶段几乎没怎么过问,直到书稿完完整整摆到面前,才欣喜地发现没有所托非人——电影圈又多了一个靠谱的年轻人!
    《少壮派导演报告》聆听了十二位内地导演的侃侃而谈,但这远不是少壮派(如何划分书中有详细阐述)的全部,江湖后浪推前浪,影坛力量在变化,这一阵营也会不断扩大。从市场角度,我期待着尽快推出续集……

后记

  

    2011年10月,我去《王的盛宴》片场探班。那几天陆川阑尾炎发作,一直带病在坚持。早晨从市区医院开出的药水只有8小时的有效期,送到外景地已是下午4点,剧组的工作人员不知从哪儿找来一位大婶,像是当地的村医,一针扎在了导演的右臂上,拴根木棍吊盐水瓶。夕阳的余晖下,我看到了“少壮派”导演的一个侧影。
    为了描写这群不再年轻的“年轻人”,我前前后后花了一整年时间。陆陆续续的采访,最初是高群书,最后是宁浩,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则聊了数次,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惊喜。我很享受交流的过程,让我了解到电影诞生的艰难困苦,以及那些“造梦者”的努力与坚持。
    拍电影并不很赚钱,从事一份与电影有关的工作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儿理想的味道。很多人把导演的工作想象得简单,好玩儿,比如可以在片场指点江山,可以带着剧组四海云游,可以在各种电影节上挽着俊男美女走长长的红地毯,接受闪光灯的抚摸,风光无限,但在这些表面的虚荣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想来却没有多少人关心。陆川拍《南京!南京!》中途因资金链断裂几度停工,丁晟在野生动物园里“与熊共舞”,宁浩在大草原上面对众叛亲离也坚持了下来,杨树鹏则为自己的电影梦赔上了身家……尽管在中国拍电影很艰难,但他们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中国电影的这面旗帜总得有人来扛才行。
    其实魏君子最初策划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觉得是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2011年,这个想法还有点超前,我们预计“少壮派”导演会在未来的十年里慢慢登上舞台,成为主角。但写着写着,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变。一方面新导演一个接一个以抢班夺权的态势冲了出来,并且还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好莱坞大举入侵,也迫使年轻导演早早的挑起大梁,成为对抗好莱坞的主力军。我们在这群“主力队员”中挑选了12位导演,因为各种原因也留下了几粒遗珠,与李玉、金依萌、钟继昌,包括很有前途的张猛都失之交臂。但三五千万的成绩并不是什么太高的要求,在中国电影100多亿产值的背后却只能数出区区十几位代表人物来,不能不说是产业的危机。不管怎样,成功者的经验总还是有价值的,听他们说说对电影的理解,于后来者也是启发。
    关于电影我懂的不多,只是一个倾听者、记录者。我也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描述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就像是《罗生门》,即便我尽力去掉那些宣传上的华丽辞藻,但事实还需要读者们自己去伪存真。读者是有能力的,毕竟电影是大众的艺术,不像美术和音乐。在这个“白媒体”的时代里,谁都可以发言,都可以有话语权,于是我也随大流地在每一篇章的最后都附上一篇尽可能简短的评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
    最后感谢魏君子和赵静的支持,我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若无他们的鞭策,这本书也许早就半途而废了。也感谢12位接受我采访并细心为我校对稿件的导演们,以及出版社的徐峙立老师、电影票房专家刘嘉老师、我的导师石川以及王丹、张殉、阿童、王威、杜若飞……这一年里给予我帮助的人很多很多,在此一并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