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文学与出汗(精)/鲁迅小全集

  • 定价: ¥30
  • ISBN:9787220101281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页数:345页
  • 作者:鲁迅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荐藏,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王富仁导读。
    鲁迅杂文充满着对民俗、民魂、民性、民情真实生动的描绘,可看作是一部活的中国的“人史”。
    鲁迅杂文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怀着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
    《文学与出汗(精)/鲁迅小全集》由鲁迅著。

内容提要

  

    《文学与出汗(精)/鲁迅小全集》收录了鲁迅杂文专辑《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中的代表作品。鲁迅的杂文,在现当代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的杂文对现代传播中各种评论性文体的出现和影响,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以及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结合可谓影响至深。

媒体推荐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
    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老舍
    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oI。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法捷耶夫
    鲁迅能够在非常短小的篇幅内,融入非常厚重的內涵和犀利的观点,这很了不起!鲁迅是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
    ——大江健三邓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上,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以犀利、冷静的笔触表达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见解。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目录

第一辑  《坟》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
  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第二辑  《热风》
  题记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三十九
  随感录四十
  随感录四十一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四十九
  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
  随感录五十八人心很古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第三辑  《华盖集》
  题记
  咬文嚼字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我的“籍”和“系”
  无花的蔷薇
  论辩的魂灵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碰壁”之后
  这个与那个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第四辑  《华盖集续编》
  小引
  有趣的消息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一点比喻
  不是信
  我还不能“带住”
  送灶日漫笔
  谈皇帝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马上日记
  记“发薪”
  上海通信
第五辑  《而已集》
  题辞
  略论中国人的脸
  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
  谈“激烈”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小杂感
  卢梭和胃口
  文学和出汗
  文艺和革命
第六辑  《三闲集》
  序言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吊与贺
  “醉眼”中的朦胧
  扁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革命咖啡店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流氓的变迁
  书籍和财色
  我和《语丝》的始终

前言

  

    关于鲁迅,我已经说过太多的话,至今仍然有许多话想说。我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我现在最想说的话就是:中国需要鲁迅、中国仍然需要鲁迅、中国现在比过去更加需要鲁迅。
    鲁迅那个时代,是中国积贫、积弱、随时都有可能沦为外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时代.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提出了许多政治主张,影响最大的,有两大类:其一是晚清洋务派官僚的富国强兵的主张,其二是改良派和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主张。唯独青年鲁迅,对这两派的政治主张都表示了异议,另外提出了“立人”的主张,并且用“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两句话概括了它的含义。直至现在,鲁迅的立人思想已经少有人提,即使讲鲁迅“立人”思想的,也鲜有人重视鲁迅概括其含义的这两句话。实际上,不论是晚清洋务派的富国强兵的主张,还是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主张,着眼点都在国家物质整体形式的变化,并且完全取决于政府官僚和少数精英知识分子。但是,当时中国是四亿五千万人的大国,政府官僚和精英知识分子最多也只有几万、几十万,那么,剩下的那四亿四千多万的民众就与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发展无关了吗?就只能消极地跟着这些政府官僚和少数精英知识分子跑了吗?这些政府官僚和少数精英知识分子就一定能够将他们带到幸福光明的地方去吗?如果万一没有将他们带到那样的地方去,怎么办呢?当然,我们对当时那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主观动机是不能怀疑的,但他们不是一两个人,谁能保证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百分之百地为了救国救民,而不会将国家的权力和财富据为已有呢?我认为,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鲁迅并不满足于当时洋务派富国强兵的计划和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政治主张,而另外强调“立人”的重要性了。
    从国家整体的角度,一是要富强,一是要民主,除此之外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但从个人的角度,就不同了。一个人要活着,当然也得有物质的条件,但只有物质的条件,还是远远不够的,《红楼梦净中荣、宁两大家人家,仅就物质的生活,可谓已极尽豪华奢侈之能事,但到头来,反倒是刘姥姥比他们过得更有些滋味,因为她到底还是靠着自己的那点聪明才智撑持着自己一家的生活,也理所当然地得到自己儿子和媳妇的一份真诚的爱心的。我们当代的中国人,当然不能满足当一个刘姥姥了。但其中的道理还是相通的:幸福是心灵内部的,而不是心灵外部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并且是个人对个人生命的体验,得有点主见,得有点个人的意识和个人做人的尊严,光随大流是不行的,光人云亦云是不行的,更莫提巧取豪夺、趋炎附势、吹牛拍马、骄奢淫逸了。人,还是有人性的,有无人性,是只有自己最清楚的。在表面上,只有物质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真金白银和个人权势才是最真实的,但在人的精神感受中,真实的却不是那些东西,而是爱和自由,物质的东西只有成为爱和自由的保障的时候,对于人才是有真实的价值的。一句话,要立人。要人成为一个人,成为有个性、有人性的人,就不能痴迷物质的东西,就要重视精神的东西;就不要受别人、受多数人的束缚,就要重视个人体验中的东西,重视个人与其他多数人不同的东西,发挥其他人无法发挥的作用。在这个愈来愈密集的现当代社会中,如果全国人都抢一样东西,就把这个世界抢乱了、抢翻了,抢到最后,还不是人吃人?
    我之所以说我们现在仍然需要鲁迅、我们现在比过去更加需要鲁迅,是因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我们中国似乎确实已经成了一个“崛起的大国”,晚清官僚提出的“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基本实现,虽然在政治上还要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但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从英美留学归国的精英知识分子都在关心着这件事,按理说,也应该不是一个多么高不可攀的事情。但中国现实社会的人的精神面貌却依然不是那么令人惬意的。我们富了、强了,政治民主的意识加强了,但我们的“幸福的指数”反倒降低了,患精神忧郁症的人似乎比鲁迅那个时候还要多,一些根本令人不可思议的怪现象几乎天天发生。这是为什么呢?这不恰恰证明了我们在精神上出了问题吗?
    怎么办呢?我认为,我们20岁以上的中国人,在读完《论语》之后,不妨再抽上一个月的时间读一遍《鲁迅全集》,或许不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
    (本文作者王富仁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本文选自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书系之《中国需要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