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丛书

今月集(国学与杂学随笔)(精)

  • 定价: ¥42
  • ISBN:9787553510675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文化
  • 页数:307页
  • 作者:邵毅平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今月集(国学与杂学随笔)(精)》收录邵毅平教授有关“国学”研究的一系列学术文章。文章谈的是国学名作、古典名篇,但言之所及又不仅限于狭义“国学”,尤其是视角的设定、参照系的选择,都与习见不同,是对传统经典的新诠释、新解读。书的内容具体分为“雅言俗讲”“今月古照”“宇内域外”“日影韩流”“文前文后”“西云东雨”六大部分,从东亚文学的视角关照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今天的读者立足于当下,以现代人的角度亲近国学经典、理解古典名作。文章写作时间跨度长,反映的是作者长期以来将国学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成果,读来言之有物,启迪思想,富有时代新意。

内容提要

  

    《今月集(国学与杂学随笔)(精)》收录邵毅平教授多年来积累的学术随笔约六十篇。这些文章大都与国学相关,但也不仅限于国学。文章谈的是国学名著、古典名篇,但视角的设定、参照系的选择,都或与习见的不同,是对传统经典的新诠释、新解读。这些学术随笔读来言之有物,启迪思想,富有时代新意,对国学的研究纵横古今、超越国别。这些学术随笔读来言之有物,启迪思想,富有时代新意,对国学的研究纵横古今、超越国别。比如,普鲁斯特《追忆逝水流年》与司马迁的《史记》相联系,《战国策》里的秦宣太后与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观点互证……

作者简介

    邵毅平,江苏无锡人,1957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著有《诗歌:智慧的水珠》、《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论衡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文学与商人: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中日文学关系论集》、《东洋的幻象:中日法文学中的中国与日本》、《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无穷花盛开的江山:韩国纪游》、《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诗骚一百句》、《胡言词典》、《马赛鱼汤》等十余种。译有《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宋词研究(南宋篇)》等多种。编有《东亚汉诗文交流唱酬研究》。为复旦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著》作者之一。

目录

雅言俗讲
  《尚书》的文风及成因
  轻与重:昆德拉与宣太后
  “春申君相楚”与“经理切火鸡”
  助皇后悲哀
  《兰亭集序》与《兰亭记》:对时间的永恒焦虑
  《兰亭集序》与“曲水流觞”:东亚共同的文学仪式
  《闲情赋》:十个浪漫愿望
  古时的“生态批评”
  “项脊生日”删不得
  永远的小女孩
今月古照
  《上邪》:发誓的文学史
  《行行重行行》:离别相思
  《青青陵上柏》:及时行乐
  《今日良宴会》:出人头地
  《西北有高楼》:孤独求偶
  《明月皎夜光》:友情难恃
  《回车驾言迈》:出名趁早
  《东城高且长》:荡涤情志
  《梅花落》:梅花的赞叹
  《早发》:大将风范
  《田家苦》:农商苦乐原不同
  唐寅《桃花庵歌》跋
宇内域外
  一代史家陈寅恪
  “金昌”在哪里
  情场与战场
  小说中的时间标志
  小说里的空间设置
  我以为,这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
  夜报上的文章,肯定卖得脱咯
日影韩流
  “韩流”与“汉潮”
  提醒“哈韩族”
  韩国教育:重视传统,讲究自由
  无穷花下的韩国女子
  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永恒的“乡愁”
    ——答《出版者》编者问
  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书
    ——答《复旦青年》记者问
  中日间真正有价值的交流
    ——井上泰山等译《中国文学史新著》日文版评议
  “京都学派”的方法与个性
    ——小南一郎《楚辞的时间意识》评议
文前书后
  《杨升庵夫妇散曲》前言
  今本《陶情乐府》与《陶情乐府续集》
  关于《诗骚一百句》
    ——答《风景线》记者问
  诗骚可以这样“时髦解读”吗?
    ——“正经人”评《诗骚一百句》
  《诗骚精读》跋
  《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韩文版序
  山外看山的好处
  时间意识的变迁
  国学荐书荐文八种
  荐书与自荐书十种
西云东雨
  皇帝也是血肉之躯
  推理小说与反推理小说
  有趣人物的有趣传记
  费洛西奥的《哈拉马河》
  拉格克维斯特与《侏儒》
  一个与成人世界相对立的孩子世界
  用对话表现人物心理的杰构
  对人生的牢骚与信念
  人类与“恶”的力量的斗争
  初阶古诗分析法

附录:邵毅平著译目录

后记

  

    收入本书的约六十篇文章,部分曾蒙祝鸣华先生的美意,发表于《新民晚报》的“国学论谭”版,部分散发于其他报刊,还有部分则未曾发表过。它们的内容拉拉杂杂,虽大都与“国学”有关,却并不仅限于“国学”,也有些只是“杂学”。尤其是视角的设定,参照系的选择,都或与习见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希望通过让自己置身于山外,能够把山看得更清楚一些。但也只是希望而己,效果到底如何,却是毫无把握的。写法当然更是五花八门,并无统一的体例格式。
    这些文章在收入本书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订或增补。大致按内容性质归类,而附记写作发表时间。格式上尽可能作了一些统一,但不尽一致处恐在所难免。西历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中历日期用汉字数字(引文里的照旧)。所参考之古今文献,凡古籍出处,紧随引文前后,或以括号括出,依国学传统,仅标示篇卷回目;今籍首次出现,详注出版信息,二次起从简,均用脚注形式,详细至页码;西籍则依西洋习惯。其中的英文文献资料,多承李岑君帮忙查核,其他的西文文献资料,则由邵南提供或核实,在此谨致衷心的谢意。
    这些文章中,最早的写于1979年,最晚的则是近年之作,时间跨度长达近四十年,我自己也由过弱冠而至耳顺,猛然回首,自不免触目惊心,其感受诚有如阿根廷小说家里卡多·吉拉尔德斯所说者:“我好像生活在一个永恒的早晨之中,它有着强烈的愿望要到达中午,然而在这个时候,却已经像是到了下午。”(《堂塞贡多·松布拉》)又或如英国诗人哈代所说的:“可叹时间偷走一半,/却让一半留存,/被时间摇撼的黄昏之躯中/搏动着正午的心。”(《对镜》)①蒋逸征君有意“刻舟求剑”,想帮我留一点时间的印痕,那就多谢她的又一番美意了!
    邵毅平
    2017年9月4日识于沪上圆方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