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动画人生(迪士尼传)(精)

  • 定价: ¥99
  • ISBN:9787213088841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页数:412页
  • 作者:(美)迈克尔·巴里...
  • 立即节省:
  • 2019-02-01 第1版
  • 2019-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1901—1966)是20世纪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之一,他一直影响着动画片的艺术、美国商业的历史和20世纪美国文化的演进。
    《动画人生(迪士尼传)(精)》是一本最接近迪士尼自传的书,重点描述了迪士尼一生中的角色转变和公司产品背后的故事细节。相比其他传记,本书不仅使用了大量珍贵档案,还有作者迈克尔·巴里耶对在迪士尼身边工作过的150多人的采访资料。

内容提要

  

    华特·迪士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创意者之一,持续影响着动画电影艺术、美国商业和文化。他是充满激情的梦想家,从农场小子、年轻商人一步步成长为动画大师;他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家,从动画制作到真人电影,再到纪录片和主题公园,从不停止探索。然而,艺术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带来的不尽是得意满足,迪士尼也有失落和彷徨。1941年迪士尼工作室的员工罢工,标志着两种身份首次发生剧烈冲突。
    迈克尔·巴里耶著的《动画人生(迪士尼传)(精)》既是个人传记,也是一部文化史。作者查阅了数十座迪土尼档案馆的档案,采访过150多位相关人士,深度再现了迪士尼带领工作室做出的变革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在得失进退之间演绎的动画人生。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坦诚的迪士尼传记。
    ——《动画世界》
    引人入胜、言简意赅,你一定要读。作者客观公正地考察了20世纪美国重要的文化力量——神秘莫测的电影艺术家华特·迪士尼。
    ——约翰·卡尼梅克,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这本书讲透了动画。
    ——《伦敦书评》
    本书是目前研究迪士尼及其世界——他的个人生活、思想追求和他打造的奇妙王国——的少有的佳作。本书作者与迪士尼的同事及家人进行了多年交流,呈现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一个满怀深情、不知疲倦的创新者……
    ——卡拉尔·安·马林,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史教授

作者简介

    迈克尔·巴里耶(Michael BarTier)
    1940年生,美国文化产业学者、电影艺术评论家,动画电影、漫画和连环画研究权威。1970年创办了美国第一本严肃动漫杂志《欢乐世界》,著有《好莱坞卡通片:美国动画片的黄金年代》(1999)、《连环漫画:美国漫画佳作的奇迹》(2014)等书。他创作的迪士尼传记是公认的传记杰作。

目录

引言  “全是我的意思
第一章  “家里的宠儿
农场和都市(190l—1923)
第二章  “一个可爱的主意
自学成才的电影制作人(1923一1928)
第三章  “你必须真的成为米妮
打造一只更好的老鼠(1928—1933)
第四章  “这个角色是真人
向长片飞跃(1934一1938)
第五章  “一家绘画工厂
雄心的代价(1938—1941)
第六章  “一个古怪、机敏、可爱的怪人
繁重的工作(1941—1947)
第七章  “善变和孩子气
逃离动画(1947—1953)
第八章  “他现在只对另一件事情感兴趣
逃离电影(1953—1959)
第九章  “能让我开心的话题
奇幻王国的缺憾(1959—1965)
第十章  “他一直奋斗到最后
新城梦魇(1965—1966)
后记“让我们公司永远天真下去
注释
索引
致谢

前言

  

    华特·迪士尼的传记已经出版了至少十几本,有鉴于此,任何人想要再写一本,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解释。只是说那些书大多不怎么好是不够的。问题在于新传记能否避开之前那些作品落入的陷阱。
    大部分迪士尼传记所塑造的形象,要么跟完人的差距只在于一些小毛病(他抽烟太多且好说脏话),要么人格可憎(反犹主义是罪恶之一),连他的作品也是美国文化的污点。
    我自己研究他的生平之后发现,支持这两种描述的迹象都堪称寥寥。我的研究始于1969年。那年,我第一次去加利福尼亚州采访沃德·金博尔和卡尔·斯托林。他们分别是迪士尼最好的动画师之一和迪士尼的第一位有声动画编曲。我估计,迪士尼是一位不完美却迷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让人钦佩却不那么有趣的企业家。若要尽量完整地塑造这个人物,我想窍门就是掌握他的生平事迹,连带寻得一些他私人生活的线索;这正是我在本书中尝试的做法。
    我集中关注了他的工作,特别是他的动画电影,因为我觉得那是他的生平事迹中最迷人的地方。我可以说,他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不过在这两方面及其他方面,他和众多同辈的男人并无不同。迪士尼乐园目前仍是一个创业奇迹,不过它主要是时代的产物,而非迪士尼电影的结果。至于它对美国文化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都言过其实了。托马斯·爱迪生和亨利·福特也许改变了国家,而华特·迪士尼只是参与塑造了那种离开他照样会发生的经济和人口改变。他特别引人关注的地方,则是他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动画电影。
    我写作本书的巨大优势是,我已经写过好莱坞动画片的历史(《好莱坞动画:黄金时代的美国动画片》,以下简称《好菜坞动硒》),其中就有华特·迪士尼公司那些年的历史。写作本书时,我有幸可以利用我和弥尔顿·格雷做的采访(收录于《好莱坞动画》的部门研究中)。我们采访的人中,有些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认识华特·迪士尼了,而且大部分人以前很少接受采访,现在差不多都辞世了。现在来做迪士尼的传记,所能利用的关于迪士尼及其公司的回忆中.储量最丰富的莫过于《好莱坞动画》里的采访。当然,那些回忆并非都具有同等价值。不过,迪士尼是一个情绪反复无常的苛刻老板,他的员工完全有理由去密切观察他,并且记住所见所闻。
    为了这本书,我还采访了一些与华特·迪士尼的真人电影有关的人。遗憾的是,那些与迪士尼一起经营迪士尼乐园的人,现在大多不在了。我和弥尔顿·格雷采访了乐园最重要的几位设计者,比如马克·戴维斯、肯·安德森。、克劳德·科茨、赫布·莱曼。不过他们最先做的是动画工作,而且我们为《好莱坞动画》做的采访几乎完全围绕着他们的动画工作。万幸的是。这方面的档案材料并不缺乏,偶尔有回忆录谈到迪士尼乐园等话题,还有些书籍精心研究了有关话题,比如有关华特·迪士尼对铁路的热情的,就有迈克尔·布劳吉的杰作《华特·迪士尼的铁路故事》。杰克·E.詹森和他已故的兄弟利昂·J.詹森创办的《E等票》(P,O.Box 8597,Mission Hills CA 91346—8597;www//)。theIe’ticket.com)杂志专门研究迪士尼乐园的历史,基本上每期都收录了一篇有价值的采访,采访对象是迪士尼乐园的老员工,而且经常是独家专访。
    华特·迪士尼从来没有写过自传,不过他在1956年接受了皮特·马丁的一系列采访,按理说离写也不远了。马丁当时在给《星期六晚邮报》采访名人,而且已经给阿瑟·戈弗雷和宾·克罗斯比代写过书。据迪士尼的女儿黛安·米勒在2001年解释,原来的想法是该报连载迪士尼找人代写的自传,可是迪士尼不感兴趣。迪士尼反而建议“他们改变想法,由我,他的长女,来讲述他的故事。我和妹妹可以得到报酬,虽然报酬只有他们提供给他的一半,但也仍是一大笔钱”。那是迪士尼帮助女儿女婿,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获得经济独立的方法。就像黛安·米勒所写的:“我从来不敢妄称拥有这本书(《华特·迪士尼的故事》,黛安·米勒口述,皮特·马丁记录,纽约,1957年)的著作权,因为除了满心欢喜地参与皮特对爸爸的全部采访外,我的贡献非常少……最后的成果是数小时的录音采访,这对于后续研究者是一份极好的资料。”
    录音当中提到了琼·赫肖尔特的逝世和一档即将开播的迪士尼电视节目,这表明采访是在1956年5月和6月录制的(据黛安·米勒回忆,不是在7月)。从采访中摘录的大量内容已经发表在华特·迪士尼家族博物馆网站上和迪士尼授权的许多书里,有时候形式上有所改动。完整的文字记录,还有1961年马丁采访迪士尼的文字记录收藏在伯班克的华特·迪士尼档案馆,波士顿大学的霍华德·戈特利布档案研究中心的理查德·G.哈布勒藏品中也有收录。我引用的不是已经整理发表的文章,而是文字记录,只改正了拼写错误等明显的讹误。
    哈布勒是自由撰稿人,他给很多杂志写过文章,还代写过罗纳德·里根口述的自传《我的其余部分在哪里》。迪士尼去世不到一年,他是第一位受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和迪士尼家族委托撰写华特·迪士尼传记的作者。1967年年底和1968年,哈布勒采访了许多迪士尼员工和迪士尼家族成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永远采访不到了。他的书从未出版。“交稿以供校正,事实上没有履约——接着毫无进展,”他在1969年告诉我,“没有意见,没有理由,总之什么都没有……他们付了一大笔违约金,然后让它暴毙了。”哈布勒保留了原稿草稿、几十次采访的完整或部分文字记录,还有很多别的材料。他将这些全都捐赠给了波士顿大学,我在写作本书过程中也多有查阅。哈布勒有些采访的文字记录也收藏在华特·迪士尼档案馆,迪士尼后续授权的书籍对此多有引用,比如鲍勃·托马斯关于华特·迪士尼和他哥哥罗伊的传记。
    无论是我自己的采访、马丁对迪士尼的采访、哈布勒对迪士尼的采访,还是其他人对迪士尼的朋友和员工的采访,在事实上都没有巨大分歧,对立意见也少之又少。(我在研究中,所遇到的版本截然不同的事件,只有《海角乐同》在多巴哥岛的拍摄一例。在拍摄期间,迪士尼从没有去过该岛,所以那些分歧对本书并不那么重要。)迪士尼本人的话也相当一致。他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开始对采访者回顾他的个人历史,而且允许媒体发表。当他故意模糊或者忽略他的生活经历时,理由通常也很明显,比如他对于所谓的前员工对自己的背叛,始终愤恨不已。
    要写一部准确的迪士尼传记,最大的障碍不是故意说的谎话,而是以前作者们的失误。没有作者希望重复别人已经完成得很好的研究,可是关于华特·迪士尼生平的出版物,大多包含一些可以避免的小错误。从本书尾注可以看出,我已经在尽力避免这种错误,所以尽可能地依靠一手资料。不过错误在所难免,一经发现,我就会在我的个人网站www.michaellbrrier.com上放上更正内容。
    有些一手资料比较容易得到。在我为《好莱坞动画》做研究的时候,我几乎看遍了华特·迪士尼制作的戏剧性的有声动画,也几乎看遍了留存下来的无声动画,还有大量赞助的电影,比如给军队制作的电影。多亏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我看遍了迪士尼生前制作的真人长片,也几乎看遍了所有真人短片,还有几十档迪士尼电视节目。(然而,样片我只看了《米老鼠俱乐部》。人总归要适可而止。)
    在撰写《好莱坞动画》那几年,我有幸进入迪士尼档案馆,不过从那以后,规定收紧了。撰写本书,我没有在档案馆做任何现场调研,因为稍有不便,所幸我已经做过研究了,而且还有其他可供参考的资料。有些一手资料依旧无法使用,即便研究者获得公司准许。罗伊·迪士尼提供给鲍勃·托马斯写传记的文件,仍然不对大多数作者开放。那些有持续法律意义的资料(所谓的“主要文件”)也是如此。如果“最权威的”华特·迪士尼传记还有可能的话,那也要到几十年后才能够动笔。我虽对本书没有这种要求,但是我知道它比大部分华特·迪士尼的传记都更准确,我还希望它能让人清楚地认识到迪士尼是何人,以及他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关注的原因。如果我成功实现了上述目标,由他人立志在本世纪更晚的时候写出权威传记,会让我更加高兴。
    阿肯色州,小石城
    2006年8月1日

后记

  

    “让我们公司永远天真下去”
    华特·迪士尼去世几个月之后,“文明演进的游览转车”入驻了迪士尼乐园,观赏完旋转发声机动人偶秀,游客就直接被带到上面一层参观“进步之城”,即华特的艾波卡特的大型模型。模型以1/8英寸比1英尺的比例建成,面积达6900平方英尺,含20 000棵微型树木、4 500栋带有内部照明的建筑和1400盏可用路灯,每盏高约一英尺。
    艾波卡特项目便止于这套模型。迪士尼去世后不久,马文·戴维斯记得:“卡德·沃克、比尔·安德森、罗伊·迪士尼等人召开了大型会议……一直是我跟华特在共同筹划佛罗里达项目,华特只把这项工程交给了我一个人。会议在一个大房间进行,我尽我所能地陈述了华特的构想。我准备了大量材料,向与会人员展示艾波卡特的面貌和华特的理念。汇报完毕坐下之后,罗伊转过身看着我说:‘马文……华特已经不在了。’他是想说忘记华特做过的事,重新开始……原计划娱乐元素不强,考虑到这个问题,罗伊才做出如此决定,他知道华特的艾波卡特不会具有太大娱乐价值。”
    范阿斯代尔·弗朗斯写道,华特·迪士尼的去世,“对家人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位可爱可敬但又独断专横的父亲”。他的描述无疑让人想起伊莱亚斯·迪士尼和他儿子之间的关系。同大多数遭遇类似情况的家庭一样,家人最初沉浸在悲痛之中,接着强忍悲痛完成逝者遗愿;然后,渐渐地,开始怀疑先人的要求是否合理。
    有些工程马上进入尾声,最简单的做法便是执行父辈遗愿,比如迪士尼乐园的“加勒比海盗”,这处景点于1967年春迪士尼去世几个月之后开放。至于《明日之城,1966》,迅速完成制作至关重要,因为需要在1967年年初拿给佛罗里达立法机关查看。
    宣传片完成了它时下的使命,佛罗里达立法机关按照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意愿,承认了迪士尼这处产权的合法地位;然而,艾波卡特的前景却越发令人担忧。“这构想很棒,但它属于华特,”马蒂·斯克拉说,“只有华特.迪士尼能说服企业予以支持。我们手上现在只有佛罗里达27 000英亩土地,而且公司管理层对WED的人才一无所知。”
    迪士尼高层多数人都不熟悉wED。斯克拉说:“罗伊·迪士尼来过我们办公楼一次,[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的]高层卡德·沃克和唐·泰特姆来过一两次。我的意思是,这是华特的领地。”尽管去世前两年迪士尼已同意将WED卖给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这家公司仍是他的私人属地,艾波卡特仍是他个人的项目。“最初人们就清楚,没有人能领会他对艾波卡特的构想。”斯克拉说,“不过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在佛罗里达建另一座有配套酒店的迪士尼乐园。” 1969年5月,第二座迪士尼乐园建设项目(又称奇幻王国,是宣传人员为迪士尼乐园起的别名)最终以“华特·迪士尼世界”之名动工,并于1971年开业。十一年后,名为“艾波卡特中心”的主题公园开放,但是与华特·迪士尼的未来之城毫无相似之处。这座新艾波卡特正像一场永久性的世界博览会,是国际展馆和工业展览的大杂烩,仿佛保留原名只是为了让迪士尼灵魂安息;考虑到华特·迪士尼本人对纽约世博会的不以为意,这样更显得讽刺。 迪士尼最后几项大型工程中,又有一项最终石沉大海。他对矿物国王的规划一直存在缺陷,因为需要联邦和州政府的双重支持,而在塞拉俱乐部针对山谷规划提起法庭诉讼之后,官方支持慢慢化作泡影。迪士尼的继承者既担心项目存在争议,又缺乏他具有的那份热情,而且对度假村经济前景缺乏信心。最终他们放弃了矿物国王项目。1978年,这个山谷并人了红杉国家公园。 迪士尼晚年热心的事情,只有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得以幸存。他将税后财产的45%留做公益事业,其中95%划拨给加州艺术学院,学校最终得到大概1500万美元。问题是,他没有详细指出这笔钱该如何使用,也没对学院发展方向提出要求。结果,学院管理者以他的名义撤除了乔纳德,完全改变学院定位,并摒弃了乔纳德鼓励学生打磨传统技艺的教育理念。 1970年,加州艺术学院临时校区开放,成为全美激进主义和学潮运动的又一沃土。罗伊·迪士尼及家中其他成员,虽然尽职尽责地监管着华特如此看重的这所学校,却失去了压制动荡的信心,甚至一度想将其推给南加州大学或其他某所大型院校。罗伊·迪士尼的夫人爱德娜认为,学院工作加速了她丈夫的去世(罗伊·迪士尼于1971年12月去世)。不过,同其他大学一样,加州艺术学院随后十年里也渐渐复归平静。 1966年4月,学院选址再次改变,搬到另一座“新城”——洛杉矶北部的巴伦西亚。1971年,学院开放,规模与之前让米勒德·希茨和马克·戴维斯颇为震惊的校区规划不相上下。加州艺术学院延续至今,下设各类艺术分院,拥有1200名在校学生。尽管培养出众多杰出校友,但将各类艺术专业齐聚一处,无论在艺术造诣方面,还是按照“幻想T程”的标准,都没有收到独特突出的成效。 在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内,华特·迪士尼的影响不出意料地延续了下来,工作室继续出品了一系列笨拙而平淡无奇的“家庭”喜剧。这些电影的制作者明显感受到迪士尼对自己手脚的束缚,其程度与他在世时并无差异。 温斯顿·希布勒负责“真实世界历险记”的编剧和旁白,后来升任真人长片制作人,他记得在喜剧《蠢狗记》(1966年)拍摄期间,曾找迪士尼讨论某个问题,迪士尼当时已经通过了拍摄剧本。“华特说:‘听着,我很忙,难道制片人不是你吗?’当天晚些时候,华特打电话问我们在露天片场做什么。我说:‘我们将露天拍摄这部电影。’华特说:‘我认为应该在室内拍。’又讲到当时的时令,等等。于是我们决定在室内拍摄。开拍第一天,我在片场,华特也来了,拍拍我的肩膀问:‘外面怎么了?’千真万确,外面在下雨。华特对事情的常识判断能力太强了。” 不过,希布勒没有说,《蠢狗记》电影本身“只有犬类搞破坏的三个片段有趣味性。其中一段是一只大丹犬和一群腊肠犬大闹画家工作室,这位画家不是行为浮夸的喜剧角色,而是由迪安·琼斯扮演的真诚友善的男主角。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员工,迪士尼无疑会为他们遭遇犬灾而感到痛惜,更不会认为这种情节有趣;然而,时至晚年,他的电影里充斥着程式化的由动物制造的混乱搞笑的情节。希布勒和其他迪士尼真人电影制片人戒不掉这种省力省心的情节设置习惯,所以华特·迪士尼去世之后,这些人制作的电影甚至比迪士尼最差的作品还不如。 工作室真人电影乏善可陈,影院表现也愈加低迷。1984年,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管理层进行重大调整,罢免了迪士尼女婿罗恩·米勒的职务。此前,米勒曾继任岳父执行制片人职位,是电影制作的最终决策者,同时也是公司总裁。迈克尔·D.艾斯纳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2005年,罗伯特。伊格尔经过类似一番动荡,接替他成为CEO。两次换届中,罗伊.迪士尼的儿子罗伊·爱德华·迪士尼都采取过行动反对在任CEO。 今日的华特·迪士尼公司,比华特和罗伊时代壮大了很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54年的时候谁能猜到,ABC电视台会成为迪士尼的财产?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华特·迪士尼奠定的根基没变,以他命名的这家公司仍然在他本人最感兴趣的领域保持着强势地位。在这方面,高层的风云变幻并未对公司造成任何影响。 华特。迪士尼去世四十年后,迪士尼的公园不仅出现在了佛罗里达,也扩展到了欧洲和东亚地区。每一座新建的奇幻王国都以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为样本,每座公园只有在其力求达到华特·迪士尼心中的完美时,才变得有意义。如果设施设计拙劣,员工态度冷漠,洗手间脏乱,公园游客自觉不自觉地,都会觉得这不仅让人恼火,更是对华特·迪士尼的明确意愿的违背。 然而,华特。迪士尼对自己创立的公司保持的牢固持久的控制,仍是通过他制作的动画电影实现的。游乐园里,不仅游乐设施,包括身着戏服的员工都能让人联想起电影中的动画角色,这些角色遍布各处,不断扩大着迪士尼的影响力。实际上,“迪士尼”三个字就代表着米老鼠、唐老鸭等角色,以及《白雪公主》《小飞象》等长片。华特·迪士尼去世之后,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长片始终在与他本人制作的那些经典作品竞争,虽然时有成功,但多数都略逊一筹,而这些电影的制作人都困在华特建造的这座豪华牢笼里:华特期望,动画长片将永远专为儿童制作,至少必须易于儿童理解。这座牢笼仍约束着当代最佳动画电影的制作者,这些计算机动画电影由皮克斯公司制作,华特·迪士尼公司发行。 迪士尼本人和他的继承者,都先后对迪士尼的艺术品进行了商业化利用。将优秀的影片转化成经久不衰的商业制成品,已然意味着丰富情感的流失;因而,在出卖这些商品时,必须反复强调“快乐”“梦幻”等词汇,以弥补商品所缺乏的感情价值。在众多冠有迪士尼名字的产品中,分辨出哪些是货真价实、有价值的,哪些是拙劣模仿、无价值的,在迪士尼生前早就已经是一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因为太多人的既得利益,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辩护者,靠的就是结合“迪士尼”元素。 自去世后,华特·迪士尼本人也成为一个迪士尼角色。1981年,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用4620万美元公司股票交换了瑞特劳公司所有股票,这所家族企业不仅拥有迪士尼乐园的窄轨铁路和单轨电车,还拥有迪士尼的署名权。对该公司名称包含迪士尼的名字,或迪士尼三个字出现在他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中,从未存在任何争议,但瑞特劳享有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署有迪士尼姓名的授权产品版税收入的5%。 相对于亨利·福特等人物,华特·迪士尼这个名字和他本人对公司业务的参与度更高。“迪士尼”这个名字一直没有像“福特”或是许多别的公司创始人的名字那样成为通称,这不难理解,毕竟华特·迪士尼对他公司产品的影响仍然非常大。他的名字被频繁援引,这在其他大型公司非常少见。2001年,公司CEO迈克尔·艾斯纳说:“你想知道我们公司的灵魂和发展方向是什么?我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座桥梁,将华特·迪士尼制作和创造的成果传承给下一位秉持同样理念的人,那个理念是:‘演出开始了。’让我们天真下去。我们是一家天真的公司,让我们永远天真下去。” 奇怪的是,华特·迪士尼的名字不断被提及,他的“梦想”和“远见”不停被颂扬,而他本人却变得越发不真实。2003年,迈克尔·布劳吉说:“跟学生交谈时,我让他们举手回答……谁是华特·迪士尼?他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个虚构人物?多数回答都表示他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从未真正存在过。”迪士尼的家人在缅怀逝者时,更是将其虚化成贝蒂·克罗克。似的人物。迪士尼仍在世的女儿黛安·迪士尼·米勒赞助了关于父亲的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张光盘和一个网站,但内容多在表达景仰之情,启发性不强。罗伊.迪士尼的儿子罗伊·爱德华·迪士尼则美化他的叔父(尊称他为“伟人”),用以打击在华特之后领导迪士尼公司的继任者,包括他堂妹的丈夫。** 对迪士尼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的评论不断涌现,但它们对迪士尼的刻画也不真实。很多文章往往以偏概全地诠释迪士尼的生活和工作,强行简化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关于华特·迪士尼的评论文章,多数都存在一处致命缺陷:它们没有认真研究评论对象本身。迪士尼研究,如同当今众多其他类型的学术研究,仅仅在闭门造车。研究者往往忽视迪士尼的真实生活和事业发展,频繁混淆真实事件,而只书写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其他学者已经写过的内容。这个近亲繁殖的特征,甚至超过了滥用术语等常被诟病的弊端,使得许多学术作品——无论是关于迪士尼还是其他主题——不堪卒读。 还有一些作者对迪士尼做出毫无事实依据的断言和猜测,这得到了对迪士尼怀有强烈偏见的学者的赞同。频繁提及的反犹主义,只是一系列指责中最温和的一项,迪士尼担负的罪名还包括种族主义者、厌女症患者、帝国主义者、性扭曲患者、J.埃德加·胡佛的间谍,出卖情报以掩盖自己西班牙裔私生子身份,以及恐惧死亡而将自己遗体低温冷冻。毫无疑问,这里出现了认知扭曲,迪士尼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迪士尼,无论最热切的崇拜者和批判者如何努力,或许都无法认识清楚。年轻时,他就像贝尔兔,不停挣扎,力图挣脱查尔斯.明茨、帕特.鲍尔斯等人(更不必说欢笑动画公司的债权人了)给他设下的陷阱。他最终摆脱控制,且出人意料地创作出一种新艺术形式,而且它的潜力还远没有被他本人或其他任何人挖掘殆尽。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充满激情的年轻艺术家,一位强势的“协调者”,一位带着对待爱人般的热情仔细审查《白雪公主》每一帧镜头的人,会永远困在别人制造的荆棘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