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我的教育理想(2014年修订)/通识书系/新教育文库

  • 定价: ¥39.8
  • ISBN:978754077061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漓江
  • 页数:262页
  • 作者:朱永新
  • 立即节省:
  • 2014-06-01 第1版
  • 2018-12-01 第8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一部振奋人心的教育经典,一幅让所有人向往的教育蓝图,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气息的教育诗篇。
    朱永新著的《我的教育理想(2014年修订)/通识书系/新教育文库》,上篇从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朱永新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用深远的理念探寻教育未来的方向,用精辟的语言勾画教育殿堂的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重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点燃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激情。
    下篇是关于教育活动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沉思录。围绕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与民族凝聚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使理想的火花更加灿烂。
    本书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目录

《新教育文库》总序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卷首诗)
上篇
  第一章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一、重视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德性
    二、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三、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
    四、注重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
    五、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
    六、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景
    七、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八、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第二章  我心中的理想智育
    一、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
    二、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六、重视实践,使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
    七、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
    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智育途径
  第三章  我心中的理想体育
    一、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二、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
    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
    五、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让学生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感受力与美的和谐
    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八、有机融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使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
  第四章  我心中的理想美育
    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
    二、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三、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四、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五、树立大美育观,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六、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突出“示范美育”
    七、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八、在美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  我心中的理想劳技教育
    一、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态度
    二、鼓励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五、注重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心理素质
    六、注重个性和年龄差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七、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八、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
  第六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一、突出学校的特色
    二、彰显学校的品位
    三、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
    四、有一支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五、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六、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
    七、有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第七章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一、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
    二、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
    三、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
    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
    八、坚忍、顽强,不怕挫折
  第八章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
    一、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
    二、珍视学校的名誉
    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
    四、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五、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
    六、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七、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
    八、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九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
    一、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
    二、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
    三、自信自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
    四、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
    五、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
    六、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十章  我心中的理想父母
    一、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
    二、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
    三、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
    四、以朋友式的平等身份对待孩子
    五、以身作则,一诺千金
    六、对孩子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进行侮辱性批评
    七、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
    八、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教育
下篇
  第十一章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终极目标
    二、现代教育完善和发展人的现代化
    三、把握现代化内涵、趋势,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十二章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育,需要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与氛围
    四、创新教育,需要开放、民主的实践原则
  第十三章  教育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的共识与认同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四、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五、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发挥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
    六、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提高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第十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
    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科学发展,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教育改革的科学化趋势,倡导向科学要质量
    二、教育改革的人文化趋势,倡导培养人文精神
    三、教育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力求达到教育最优化效果
    四、教育改革的心理化趋势,倡导培养健全人格
    五、教育改革的信息化趋势,倡导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手段获取知识
    六、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趋势,倡导教育发挥国际交流作用
    七、教育改革的个性化趋势,倡导办有特色有个性的教育
    八、教育改革的民主化趋势,倡导培养师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九、教育改革的法制化趋势,倡导教育行为的规范和完善
    十、教育改革的终身化趋势,倡导教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第十六章  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未来前景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二、教师教育改革,需要改变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三、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四、教师教育改革,重在提升农村教师的品质
  第十七章  中国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教育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信息化将改变中国教育的模式
    三、教育的国际化大大加速
    四、教育将更加注重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
    五、教育产业会有较大较快发展
    六、教育将更加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附:新教育实验用书
增补本后记
第七版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