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戏剧艺术

郑榕戏剧表演创作谈(实践斯氏体系的成果与经验)

  • 定价: ¥60
  • ISBN:978710404770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戏剧
  • 页数:188页
  • 作者:郑榕
  • 立即节省:
  • 2019-04-01 第1版
  • 2019-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郑榕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元老及剧院表演艺术风格和学派奠基者之一。他的很多谈论戏剧艺术创作的文章,文风质朴,字斟句酌,深入浅出,十分鲜活,字里行间饱浸着真情实感,不仅是谈表演,更是谈人生。文如其人,细品这些文章,读者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艺术家是如何铸就的。
    这本论文集可作为《经典人物:郑榕》的姊妹篇,不仅是青年戏剧求索者的教科书,也作为中国话剧近半个多世纪历程的见证,为探索研究郑榕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较完整全面、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内容提要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自投身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后在焦菊隐先生指导下创作了众多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是斯氏体原理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他的创作经验总结有利于我们从演员创作的角度,认识斯氏体系的创作指导价值与表演训练价值。作者曾发表过一系列文章都是对那顿生活的记录,创作经验的总结和有关戏剧创作的思索。本书将文刊集结成书,希望对今后的表演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学习作用。

目录

序(马欣)
新的起步
老舍和《龙须沟》
叶茂·根深
我演周朴园
我演常四爷
曹禺作品中的人性光辉
演员与形象
灯火阑珊处——我创造人物走过的路
试金·点金
话剧百年的反思
杉村春子与《茶馆》
众里寻他千百度——人性,真情
向朱琳大姐学习什么
脚踏实地的探索者——忆焦菊隐先生
焦菊隐的形象思维
焦菊隐的唯物辩证法
焦菊隐的导演艺术
外来戏剧风格的本土化与民族化——从焦菊隐的导演风格看人艺风格
话剧表演的民族化试验之路——纪念焦菊隐先生100周年诞辰
“心中有戏”:张火丁对话剧艺术的启发
三问曹禺院长
北京人艺:昨日——今日——明日
形体动作方法和民族化
新时期上海话剧走过的道路
斯坦尼过时了吗?——再读《漫谈美国方法派》
演员与舞台上的那一瞬间
重新发现生活之中被唤起的审美理想
演剧与认路
我对中国话剧的自信从哪里来?——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

前言

  

    马欣
    郑榕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元老及剧院表演艺术风格和学派奠基者之一。自建院起在较长一个时期里,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志献身话剧事业的艺术工作者群体在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的带领下,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为源泉,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演出一部部剧目使话剧这个舶来品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郑榕等老一代艺术工作者在学习斯氏理论的过程中勇于实践探索,扎扎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注重生活积累,不断丰富演剧经验,在话剧民族化的进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演剧风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龙须沟》《雷雨》《茶馆》等话剧先后上演,郑榕已经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
    我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上演的话剧《丹心谱》以及之后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熟知他的。但当时未曾想到若干年后由于组织安排,使我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13年,有幸与郑榕老师有了近距离相处。正是这肝胆相照的13年共事,使我真正认识了一位古稀之年仍光彩照人的艺术家!
    人民群众对艺术家的热爱来自于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与郑榕老师相处,无时无刻不感觉他对国家、对人民、对观众、对周围同事的挚爱。他是剧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剧院就发展方向、剧目建设等大事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总是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他在写给我或剧院的很多封谈艺术见解的亲笔信中总是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为了坚持艺术面向人民大众的正确方向,他在不同的会议上恪守原则,敢于直言;为了让舞台或屏幕上的角色更贴近人民,他毕生都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直到在2012年话剧《甲子园》中欲饰演退伍军人角色,已经88岁高龄的他全然不顾年迈体弱,跑很远的路登门拜访一位位老军人;他关怀和衷爱着年轻戏剧工作者的成长,每次组织青年演职人员学习培训,他都克服严重腰疾带来的困难,给年轻人授课,诲人不倦地与大家交流,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经验体会全都掏出来传给青年人。
    郑榕是大家公认的学者型艺术家,他的渊博学识来源于严以律己、永不停歇地学习与思考。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大多数时间已离开舞台一线,但是他仍然关注着国内外戏剧发展,以开放的头脑和眼光面对打开国门后一下子涌进来的欧美各种戏剧理论和思潮,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他也更加注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的研究,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不是僵化的继承,而是思考斯氏戏剧理论在当今戏剧变革中的发展与创新。对于剧院和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戏剧演出,他都以宽厚的胸襟和发展的目光给予包容及鼓励。
    这些年凡是采访过、接触过郑榕老师的媒体或业内外人士,无不为他崇高的精神境界、艺术造诣及人格魅力所叹服。他的很多谈论戏剧艺术创作的文章,文风质朴,字斟句酌,深入浅出,十分鲜活,字里行间饱浸着真情实感,不仅是谈表演,更是谈人生。文如其人,细品这些文章,读者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艺术家是如何铸就的。
    中央戏剧学院此次将郑榕谈戏剧表演创作的文章结集成册,是一件具有远见卓识且极有意义的事情。相信这本论文集会使一代代追求艺术的莘莘学子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受到启迪。中戏长期以来为北京人艺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导演、表演、舞美和管理人才,包括近些年进入剧院的不少青年还能够与郑榕老师共同工作甚至同台演出,真替他们感到幸运!
    中国戏剧出版社是北京人艺的长期合作伙伴。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该社曾出版过《经典人物:郑榕》一书,面世后很受戏剧爱好者欢迎,迄今已整整十年。这本论文集可作为上一本书的姊妹篇,不仅是青年戏剧求索者的教科书,也作为中国话剧近半个多世纪历程的见证,为探索研究郑榕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较完整全面、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此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位年近九十五岁高龄的老艺术工作者在灯下撰写和整理书稿的情景……心中的敬意再次油然而生。
    郑榕老师毕生的心血积淀已垒起一座艺术之峰,企盼年轻一代艺术追求者们不懈挖掘和努力攀登!
    (本文作者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党委书记)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