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大宋之愁(苏轼与辛弃疾的诗词人生)

  • 定价: ¥88
  • ISBN:978754398023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
  • 页数:421页
  • 作者:王晨|责编:苏密娅
  • 立即节省:
  • 2020-01-01 第1版
  • 2020-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古通今,作者以诗词鉴赏和史料再现的形式,以颇具人文气息的写作手法,站在时空的对岸,带着对古人的温情,为读者勾勒出了近1000年前,中国诗词史上两位名家的悲喜人生。东坡清新,稼轩豪气,以诗文见历史,二人的气节、韬略,均在作者客观、公正的笔触之下娓娓道来。

内容提要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和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诗词人生,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对其诗词的解析,为读者描绘了两位诗词名家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书中以苏辛二人的诗词、奏章为主线,结合丰富的相关史料,描写了在两宋兴衰背景下二人命运的起伏。

目录

序言
拙于站队的天才——苏轼
  其一  大宋难题和文坛新星
  其二  庆历与熙宁,变法的漩涡
  其三  苏轼向熙宁变法开响了大炮
  其四  再上书炮轰新法,厌党争通判杭州
  其五  为官密徐
  其六  乌台漩涡
  其七  东坡谪居,吟啸徐行
  其八  汴梁烟云
  其九  党争阴霾
  其十  东坡终焉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
  其一  白马长枪谁能敌
  其二  隆兴北伐
  其三  美芹十论
  其四  两任通判赋雄词,召对金殿见天子
  其五  上《九议》再论天下势,治滁州又迁安抚司
  其六  司庾甫任解钱忧,宪将自请赴江右
  其七  亲入阵绣使旋平茶寇,惊耳闻友人忽贬郴州
  其八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
  其九  漕臣任上论盗贼,安抚一方建虎军
  其十  江右除却古旱魃,带湖买得新风月
  其十一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其十二  倚天万里须长剑,帅闽二度惹风月
  其十三  绍熙内禅赵韩斗法,稼轩殃及山水纵酒
  其十四  秋水观中山月夜,期思十年风雨声
  其十五  忽然起冠东诸侯,岂厌帅守南京口
  其十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我算是个文史圈外的乡野人士吧,本身是从事美术工作的。作者是我子侄辈那代人,可算是个小友吧。他说要让我给他写个序,我拿着他的稿子看了标题,心想对苏东坡、辛弃疾,我是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的。不过巧的是,我出生于江西上饶,而辛弃疾又恰恰是我们上饶这里的历史名人。我想,这大概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于是我每天晚上空闲下来便拿着稿子仔细读起故事来。在上海的家中,藏书是不算少的,但中年以后越来越忙,书往往成了希望子女去读的一样东西。这次为小友写序而去读一本文史方面的书,也是个很好的契机。我看得不算快,但收获不少。
    苏轼呢是我们中国文化历史里的大名人,差不多和李白、杜甫齐名,可以说妇孺皆知了。但有关于他到底经历了哪些苦难不平,他在自己的人生里如何选择,以及因此带来的种种后果,这些往往是大家在“大江东去”和“明月几时有”之外有所不知的。市面上写苏轼的书很多,有的非常通俗,有的属于圈外人不太好读懂的学术专著。小友笔下的苏轼,说过什么、做了什么,甚至帝王宰相或同僚友人对他的好恶,其中的前因后果,他必列出处。所征引的材料是否可信,大致可信到什么程度,能还原多少的历史真相,他基本作了一番通俗的解释。
    在讲述苏轼这个人物的时候,他没有过多的个人情感的偏好掺杂在里面。每个翻读书稿的夜晚,我眼前呈现出的是各式各样和苏轼息息相关,较为真实、丰满的人物。有仇视王安石的苏洵,有提拔保护他们的欧阳修、韩琦,有倔强的两个宰相司马光和王安石,有攻击苏轼的李定、贾易,有躲在幕后的刘挚,还有与苏轼个人恩怨很深的章悖……这些“配角”一一粉墨登场,组成了对苏轼复杂坎坷人生最好的诠释。我读到的是一个颇有些自负,又不失可爱、正直的苏东坡,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人生的经历和选择里,更体现在他美妙的诗词里。他的诗词有表现他天才的,有见他怜爱百姓的,有见他嘴巴不饶人的,小友的书取舍得很不错。
    读完苏轼我不禁要想,大宋面临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应对,苏轼忽左忽右或永远坚持的原则在那个时代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原因。这倒是让我产生了对王安石变法以来宋史的一些兴趣了,而苏东坡的那些诗词,我很遗憾自己读书时没有一位老师能够这样深入浅出地讲透,让人回味不已。
    带着这种心情我又读完了后面的辛弃疾的部分。辛弃疾是江西上饶的历史名人,自幼生活在上饶的我,多少知道他的事迹和诗词。但是翻开小友笔下的辛弃疾,我仍然读得心潮澎湃,思绪起伏,甚至郁闷叹息起来。那是一段悲壮的历史,现代人难忘的江山浮沉。辛弃疾在词人之外有那些多面性:武艺高强的猛将,韬略满腹的谋臣,牧守有方的封疆……都在一首首诗词和徐徐道来的故事里展现出来。辛弃疾的悲欢喜乐也牵动到灯下的我。实际上,历史的悲剧性有时候在于一种已经无法改变的确定性,我已经知道辛弃疾的结局,只是尚不知道这一步步通往结局的过程。
    看得出小友对辛弃疾这个人物有很深的感情在里面,但如同讲述苏轼一样,他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客观来向读者呈现辛弃疾的一生。在我成长的经历里,以时势造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的观点去看,似乎不得不悲观地认为,就算辛弃疾大权在握也很难完成他梦想完成的大事业。不过我们总有一种英雄情结在心里,多少要幻想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能力挽狂澜。越是渴望英雄,越是反映当时种种困难的客观存在,时代的悲剧让人读来唏嘘不已。我甚至情不自禁地遐想,辛弃疾归耕田园后,他杀敌的长剑矛戟尘封在何处?他驾驭过的千里骏马又老于哪里?山水之间,辛弃疾看到、感受到、想到的是什么?山水之外,他忍痛按捺、假装淡忘,为之逃入佛老之中的又是什么……
    到我这个岁数,已经很少在艺术创作之外还有空闲和心思去想生活中的其他东西,人大约都要被生活捉弄一二,甚至是十之八九。小友曾推荐我读一位当代作家,叫王小波。我记得王小波有一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越琢磨,这句话就越在人生的沉淀里有味道。在这本书里,苏轼的诗词我特别喜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而辛弃疾的则是“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人是要有一些坚持和傻劲的,人生往往会经历几个阶段,起初愤世嫉俗、热血鲁莽,然后变得玩世不恭、世故圆滑,不少人在这个阶段停下来了,但有的人仍然能从世故里走向那个坚持的自我。
    小友的这本书,若从我的本行雕塑来说,可以打个比方,也算个期待。他没有把苏轼和辛弃疾写成外行人看得十分费力的贾科梅蒂和亨利·摩尔,也没有变成杰夫·昆斯,这是十分可贵和不易的。我看到了他的一种尝试和坚持,看到了一股傻劲。我希望他以后若还有作品问世,便向着贝尼尼的方向努力吧。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也需要有原则又善于讲故事的人将之传承下去。
    杨剑平
    2019.5

后记

  

    若说拙作缘起之事,当要感谢家中亲戚之托。数年前,亲戚子女苦于语文之难以提高,窘迫于作文问题,问我有何对策。家长们的焦虑都是指望着立竿见影,殊不知这又是完全不符合语文本身特点的。我当时想,现在的孩子不爱阅读的多,不爱积累的也就更多,是否可以创设一种结合诗词、文言文、历史背景的读物,方便在阅读中积累和培养兴趣呢?
    基于此,起初我写了李白的篇目,呈给了亲戚后,其子女亦颇喜之。于是又写了苏轼与辛弃疾。初写李白时尚且十分注意适合亲戚子女的认知水平,务求无障碍而通俗易懂。随着开始撰写东坡与稼轩之生平诗词故事,逐渐变成了自己十分投入和喜爱的一件事,遂渐渐不止于通俗,而有一定的“深度”。为求尽量让学子和文史爱好者能够基本无障碍阅读,遂对疑难生僻字做了注音,且舍弃注释,基本放于文中,以不同的字体呈现,庶几避免扫注释而不读,确保能够令读者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以身边的例子和效果来看,实际上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还是较强的,古时童子读四书五经,不比现在的高中语文难吗?
    拙作虽刍荛之言充盈,亦费时将近两年方完成。这两年中,在工作和家庭琐事之余挤出了一些时间,不揣谫陋地为两位伟大的文豪发声、立传,于其过程中,颇有沟通先贤而自得其乐的趣味与价值感。窃以为拙作固非学术著作,是以也谈不上有任何独到见解之发明或者治学方法之阐扬,讹误不当之处,若为方家所见,亦请雅正指点,不胜感激。要言之,乃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冒有辱斯文之险写了些鉴赏诗词的文字方便缺乏基础的读者品鉴;整理翻译了一些史料和文人笔记确保尽量无障碍的阅读体验;将诗词与苏辛二人生平融为一体以期能在创作背景中颇得一目了然之效……若拙作能启迪学子和文史爱好者,或给予微薄之助,则吾实幸甚不已。
    苏轼与辛弃疾二人正好一处北宋,一处南宋。苏轼值熙宁变法与元祜更化的激烈漩涡;辛弃疾逢南北分裂和两次北伐的时代大潮。前者传记甚多,颇有因偏爱苏轼而诋毁王安石、章悖等新党人物的,窃以为既不必为贤者讳而有所曲笔,更不应为了拔高历史人物而贬低同时代他的“敌人”,若刻意如此,或许反而是一种对东坡的不尊重了。后者传记要略少一些,稼轩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更以其诗词文豪的身份被知晓,以至于他的韬略、壮志和情感的悲喜,都掩盖在文学家、诗人等符号之下。故而我力求客观、公正甚至克制地阐述二人之生平和所处之时代,方便读者看到一个在困境中有着爱憎喜怒的苏东坡和一个雄才伟略却赍志以殁的辛稼轩。至于二人功过是非、才情高下,则大可由读者自相揣度、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解历史人物荣辱成败、哀乐情感之时,我们应当带着一种对古人的温情,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时代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浅薄的优越感带来的“我”仿佛全知全能而古人错漏百出的妄自尊大,更进一步避免了对历史的曲解。
    现代人生活节奏十分快,往往务求即时的、直接的、简单的,能立刻得到反馈的“高效刺激”。因此智能手机的兴起在极大地方便了生活之余,或许也令不少人丢下了书本,尤其丢下了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耳闻目睹身边的莘莘学子以诗词、古文为畏途,以写作为愁事;而成年人亦多有不知诗词之美,专慕舶来之文化者。是以在撰写拙作的过程中,便冒昧无知、杞人忧天地生出一种幻想,希冀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贡献万一之力。当然,这自是蚍蜉不量力了。 后学弁陋,或不能辨史料错讹不实之处,或有曲解误会诗人之笔,一望先贤谅解,二望专家指正。 2019.5.7 己亥年己巳月甲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