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工程学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神奇的人体生物钟)

  • 定价: ¥49
  • ISBN:978756891932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重庆大学
  • 页数:338页
  • 作者:(德)蒂尔·伦内伯...
  • 立即节省:
  • 2020-09-01 第1版
  • 2020-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关于在我们身体里滴答作响的时钟,即“时间生物学”的大作。
    全书共分为24章,每章以一个或多个案例开头,引出所要讨论的主题,然后再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层层递进,依次讲述了睡眠的定义、“时间类型”这一概念、影响睡眠的因素、生物钟的发现、影响生物钟的最主要因素、时间基因的作用,以及生物钟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我们如何利用生物钟等。
    作者伦内伯格教授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跳出学科的限制,从综合宏观的视角讲述了人体生物钟的方方面面。看似无形的人体生物钟其实对我们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是否幸福。

内容提要

  

    早睡早起一定身体好吗?
    年轻人为什么常常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
    对全球到处旅行的“空中飞人”们来说,怎样才能顺利倒时差?
    倒班工作是怎么影响人体健康的?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生物学”的大作,看似无形的人体生物钟其实对我们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是否幸福。作者伦内伯格教授的学术生涯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可以跳出学科的限制,以综合宏观的眼光进行生物钟的研究。
    本书(第一版)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媒体推荐

    这是一份来自天才科学家的礼物,它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绝好机会。
    ——牛津大学罗素·福斯特教授
    通过《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蒂尔·伦内伯格带领读者探索了这片神秘的未知领域。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向导,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前沿科学的种种成果,无论是致力于时间生物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仅仅想弄明白“为什么我的睡眠总存在问题”的普通人,都可以一读。
    ——《怪诞心理学》《正能量》作者理查德·怀斯曼

作者简介

    蒂尔·伦内伯格(Till  Roenneberg),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大学的医学心理学教授,时间生物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目录

第1章  不同的世界
第2章  早起的人和睡懒觉的人
第3章  数羊
第4章  好奇的天文学家
第5章  失去的日子
第6章  当黑夜变成白天
第7章  精力充沛的仓鼠
第8章  健身中心的黎明
第9章  潜伏的分子
第10章  时间生物学
第11章  等待黑夜降临
第12章  青春的尽头
第13章  完全是浪费时间
第14章  在其他星球的日子
第15章  器官在旅行
第16章  睡眠剪刀
第17章  从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谈起
第18章  永远的曙光
第19章  往返于法兰克福和摩洛哥之间
第20章  黑夜中的光
第21章  伴侣计时
第22章  四季通用的时钟
第23章  回归本性
第24章  突破黑夜瓶颈

前言

  

    这是一本关于时钟的书——但不是那些可以戴在手上或者挂在墙上的时钟,而是在我们的身体里嘀嗒作响的时钟。在生物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钟逐渐形成。体内感知时间的能力不仅人类有,地球上的其他哺乳动物,甚至单细胞动物都有。生物钟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对于多数动物来说,如果没有按照生物钟规律活动,就会饿死或者被其他动物吃掉。在本书中,我会向读者展示违反生物钟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往往与人体内的生物钟无法保持一致。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旅行而在短时间内跨过多个时区,在某些工业国家里,劳动人口中有20%的人需要倒班。得过时差综合征的人能够充分理解生物钟与大脑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即便不需要倒班也不坐飞机穿越多个时区,你同样可能患上我们称之为“社会时差综合征”的疾病。
    一本与时钟有关的书当然会涉及时间的问题。生物钟的时间不一定与我们的日常时间安排一致,按时上班、准时赴约、收看晚间新闻和踏上旅途都与生物钟涉及的时间概念不同。社会时间是人们日常安排的参照。在19世纪以前,社会时间与当地太阳时间是一致的:正午是太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理性的时间划分规则在铁路被发明后受到了冲击——突然之间人们可以在短短几小时之内走过很长的路程,这导致当地的太阳时间失效了。旅行的人们几乎每路过一个车站都要调一次时间。因此,在1884年很多国家共同实行了一套普遍适用的体系:依照经线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把穿过伦敦附近的格林尼治观察站的经线设定为本初子午线。只要在同一国度(或行政区)之内,理论上人们可以任选一种时间作为社会生活时间(例如,中国大陆只实行一种时间,即北京时间)。这本书将会告诉你,不同的时间体系(太阳时间、社会时间和生物钟时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你将会了解到,个体的生物钟时间是如何运行的。生物钟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与太阳时间和社会时间有关联。虽然体内的生物钟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时间——比太阳时间和社会时间更重要——但是很少有人会关注它。人体每天大约有16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当我们把行动、思考和意志抛诸脑后,进入一种无意识,我们便进入了“睡眠”状态。睡眠状态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多年以来完全没有人去探究决定这种变化的生物机制。伴随日出和日落,动物醒来又睡去,植物叶子张开又闭合,浮游生物在水中漂来游去,万物交替变换于自然的控制之下,生物钟与地球的时间规律相一致。但是,睡眠与清醒之间的转换不是两种存在状态的简单转换,不像人们在白天转个身或者随意翻动一张纸片那样简单。两种存在状态反映了身体机能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基因的变化、荷尔蒙的增减以及递质的相互作用。
    ……知识的兴趣。传统学习方法的缺点是学生们在明白知识的用处之前必须先学习理论知识。“为什么我们必须学这个?”肯定是在传统的学校体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你会知道的!”也许是最常见的回答。
    本书不是教科书,为了减轻阅读负担,我为读者做了一些区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与好奇心来阅读。所举案例很好理解,不会比大众图书更难。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你最好在读完案例故事之后思考案例的内容或案例中的问题,然后再接着读理论部分。
    每一章的第二部分较第一部分会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体内时钟的运行方式以及其对生物功能的重要性——我们通常更注意外界的社会时间,但是体内时间对生物功能的重要性不亚于外界的社会时间。我去掉了所有对理解体内时间不必要的细节信息,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历史背景知识,使读者无须费力记住那些科学家的名字(虽然案例故事中出现了许多虚构的人物名字)。为了理解生物钟,我们当然应该至少懂一些生物知识,但是,我也尽可能地简化了生物学的相关解释。
    理论写作由两个部分构成,正文和脚注。不去阅读脚注也能理解正文内容。有些脚注只是解释了外缘信息——例如某个词的意义或者来源,有些脚注则呈现了一些“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虽不是必须的,但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体内时钟的理解,如果你已经对进化论、DNA、基因或者蛋白质有所了解,也可以跳过不读。虽然脚注不是必读内容,但是我希望读者们至少快速浏览一下。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把一些章节给朋友们看一看,他们认为,有些案例的论证缺乏材料,他们或许是对的,但是,这种误读更多来自对脚注的忽视。阅读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分层次阅读,或者反复阅读,每一次的阅读重点放在不同的层级上。我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知识,以便理解体内时间——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生物钟时间。我希望大家认识到体内时间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写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我希望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乐趣。乐趣是真正理解某种事物最好的动力,使我们能够自然而然消化所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