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 建筑科学

点线面(精)

  • 定价: ¥88
  • ISBN:9787521742060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26页
  • 作者:(日)隈研吾|责编:...
  • 立即节省:
  • 2022-06-01 第1版
  • 2022-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从绘画、音乐、计算机技术等不同角度,解读建筑。点、线、面作为横跨艺术各个领域的共通概念,成为打破各领域壁垒的工具。隈研吾据此从康定斯基与吉布森、理智主义与达达主义、计算机设计与加法的设计、布鲁诺·拉图尔与摄影枪等多角度,拆解建筑。诸如哥特式建筑作为“点的建筑”,其中有一种简短、简洁的“叮”的音色,表现的是空间形态消解在建筑周围的大气中,失去其余韵的那个过渡的一瞬间。
    收集整理百余幅影像资料,作为详实案例辅证。通过放大的建筑细部与宏观的建筑整体的影像,可以清晰地感知杉木如何变为构建广重博物馆的“线”,又由“线”变为“层”;教堂的穹顶如何被拆解为“可编织”的线条……点·线·面在建筑与环境中的节奏与振动,被搭配的影像进一步阐明。

内容提要

  

    石蛾的幼虫收集身边细小的材料,筑成身体般的巢,能不能模仿石蛾,用细小的点一般的材料做出身体般的建筑?日本传统木建筑在悠长岁月里打磨出了纤细、可移动的线,今天能不能重新找回来?一块简单的布,守护着贝都因人的帐篷生活,面所拥有的柔韧的力量可以怎样去运用?建筑家在自然、历史、科学中寻找点、线、面的新的存在方式,在与木、石、土等物质的反复对话中,抵达新的世界。
    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项目中,隈研吾对中国的瓦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索。瓦原本是“活着的”点,点制造的节奏会给屋顶赋予表情和尺度感。在小屋顶上,那些不规整的瓦片不会被整体埋没,可以很清晰地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点主张自己的存在。独立的点随机聚集在一起,得到了一片云霞般模糊不明确的“瓦幕”。

目录

写在前面
方法序说
  20世纪是体块的时代
  日本建筑的线与密斯的线
  从构成的康定斯基到肌理的吉布森
  吉布森与粒子
  理智主义VS达达主义
  从作为运动的时间,到作为物质的时间
  计算机设计与加法的设计
  布鲁诺·拉图尔与摄影枪
  建筑与时间
  把时间从运动中解放出来
  康定斯基的维度超越与嵌入
  相对的世界与有效理论
  建筑的扩大
  金融资本主义的XL号建筑
  建筑的膨胀与新物理学
  从进化论到重叠论
  超弦理论与音乐的建筑
  德勒兹与物质的相对性

  大世界与小石头
  从希腊到罗马的转换
  点的集合体,西格拉姆大厦
  石头美术馆,对点的挑战
  从点到体块的跳跃
  布鲁内莱斯基的青石
  布鲁内莱斯基的点的实验
  布鲁内莱斯基的归纳法
  建筑中的演绎法与归纳法
  塑料水箱与石蛾
  用液体把点连接起来
  新陈代谢建筑与点
  像线一样薄的石头
  日本的瓦与中国的瓦
  点的阶层化及老化
  作为自由的点的三角形
  按松叶的原理成长,TSUMIKI
  市松格子的点
  铁路下的石子,自由的点
  市松格子与俭朴
  离散性与撒哈拉沙漠
线
  柯布西耶的体块、密斯的线
  丹下健三的错开的线
  从线退化为体块的日本建筑
  从小木屋出发
  高迪的线
  点描画法
  热带雨林的细线
  现代主义的线与日本建筑的线
  传统论争与绳纹的粗线
  日本木建筑可移动的线
  取芯和取面
  大桥骤雨,广重的细线
  骤雨一样的建筑
  V&A·邓迪的线描画法
  活着的线与死去的线
  笔蚀论的线
  徘徊在生死边界的线
  极细的碳纤维线
  富冈仓库,丝一般的线

  里特维尔德VS德·克勒克
  密斯VS里特维尔德
  在撒哈拉遇到贝都因人的布
  森佩尔VS劳吉耶
  法兰克福的布的茶室
  赖特的沙漠里的帐篷
  大树町的布的住宅
  灾难中保护人们的“伞屋”
  富勒穹顶与建筑的民主化
  拯救地球的张拉整体
  细胞的张拉整体
  800年后的方丈庵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出处一览
后记

前言

  

    出于对20世纪的总结和批判,我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陆续写了《负建筑》(岩波书店,2004年出版)这本书。20世纪是“胜建筑”的时代,人们使用混凝土这种坚固、强硬、沉重的材料,以战胜环境为目的,批量生产着“胜建筑”。作为“胜建筑”的替代,我提出了“负建筑”的概念,意为输给环境,弱于、负于环境的建筑。
    之后,我被无数次问起,那么,又该怎样去“输”,怎样去实现“负”呢?
    怎样去输,怎样实现负,我想不能停留在观念的说教上,要尽可能具体地、从实践的角度去谈一谈这个问题。这样想着,我开始写这本书,然而写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不回溯到远早于20世纪的遥远的从前,“负的方法”是无法呈现出来的。
    探索作品背后的方法,可以发现,文艺复兴早期的两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与阿尔伯蒂,已经造就了胜负两种方法的分野。
    “负”的基本方法是单位要小。然而很快我就认识到,仅仅小是不够的。“小”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譬如点、线、面,具体为小石块、细木棒、一块布,等等,各种细小的东西相互嵌入、相互跳跃,它们的“负”充满生机。借助量子力学出现以后的新物理学,观察它们嵌入维度、发生跳跃的真实状况,我认识到,不考虑时间的问题是无法说明维度的转换的;同时,人类必须把自己降低到与那些小东西同样的水平面上去。
    建筑的胜其实就是人类的胜,人类凌驾于物的上方,建造、使用着胜过环境的建筑。而我一直在思考民主的、向社会开放的建筑,也就是输给环境的“负建筑”;我预感到,这样的建筑可以用新物理学的方法去表达、去实现。关于这个方法,我想今后还会有许多探索,因此暂且将下文称为《方法序说》。
    促使我这样去思考的,是我的现实处境,有时,我不得不去做那种物理意义上的大型建筑。我想,能不能做出一种物理上很大,但存在方式上很小,能让人感受到“负”的建筑呢?如果能找到这样的方法,或许就能在不断扩张和加速的世界里,与小而缓慢的事物一起存活下去。人类这种渺小、脆弱、不可靠的存在,与同类结伴而行,或许总能够存活下去。正是这样的境况,这样的压力,推动我执笔于本书的写作。
    隈研吾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