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零售、电商、产品经理、快消行业从业者推荐阅读!
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
刘强东:电商的本质就是零售!
日本“新经营之神”代表作!仅在中国就加印30次,横扫各大商业榜单!
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只有当消费者亲眼看到具象的产品,才能察觉自身的潜在需求。
顾客并非不愿购买,他们只是期待产品能够带来“合理化购买的理由”。
任何人离开工作都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答案在顾客内心的同时,也藏在“自己”心中。
内容提要

便利店连锁公司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您讲述洞察顾客心理的成功秘诀:
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
比起优点,顾客往往更容易记住卖家的缺点;
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只有当消费者亲眼看到具象的产品,才能察觉自身的潜在需求;
顾客并非不愿购买,他们只是期待产品能够带来“合理化购买的理由”。
通过引述日本各行业一线成功人士——包括AKB48制作人秋元康、优衣库品牌设计师佐藤可士和、JR东日本Ecute创始人镰田由美子等人的经营理念及案例,铃木敏文将为您献上一系列经典、全面、实用、通俗易懂的零售心理战策略。
作者简介
铃木敏文,日本商界神话,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柒和伊控股公司董事长兼CEO,同时监管着柒和伊旗下的7-Eleven和伊藤洋华堂。
1973年创设7-Eleven日本公司,在其精心打造下,7-Eleven这个原本在美国已经濒临破产的品牌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品牌、日本销售额第一的连锁便利店。而他所率领的柒和伊控股公司也成为全球第四大零售帝国,每年贡献着约占日本GDP1.25%的销售总额。其成功经验被各欧美商学院奉为经典研究案例。
目录
序
第一章 创造“新兴事物”的秘诀
不变的“立场”与全新的“素材”
为什么需要“销售力”?
不捉“第二条泥鳅”
“高品质”还是“便利性”?
如何挖掘空白市场?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在哪里?
如何面对质疑声?
第二章 顾客内心的秘密
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
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
顾客明天的需求才是关键所在
回归顾客视角
第三章 “销售”即是“理解”
消费者≠理性经济人
“损失”比“获得”更让人刻骨铭心
顾客的购买对象是产品价值
“爆发点”是成功的关键
“铅笔型”消费时代需消除“机会损失”
拉近顾客距离的“待客之道”
通过“精选”产品为顾客提供价值
大胆拥抱网络零售渠道
第四章 从未来角度审视过去
“不传达”等于“不存在”
打造品牌形象需要坚持不懈
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
如何让有价值的信息自动“上钩”?
由“平凡”造就“不平凡”
“销售力”因挑战与努力而提高
前言

“有7-Eleven真好!全年无休真方便!”
很多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7-Eleven便利店初期投放的电视广告中,那句“全年无休真方便”的经典广告词。这是当初广告设计人员让我用一句话总结便利店的特点时,我脱口而出的句子。
从1976年,也就是便利店正式营业第三年起至1982年,7-Eleven便利店一直沿用了这句广告词。在此期间,日本人的作息逐渐趋向不固定,24小时都可能是活动时间,而7-Eleven便利店“全年无休”的卖点也不偏不倚地响应了这一变化,广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支持。甚至连电视广告词也成为了当年的流行句式。虽然这是我不假思索说出的句子,却精准地表现出了便利店的特色。
我由此联想到,如果有人要求我用一句话概括“销售力”,我又该如何作答呢?所谓“销售力”,从卖方的角度来看,正如字面意义一样是指销售产品的能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指的则是能让顾客感到“买对了”“吃对了”“来对了”等的能力。
例如在产品单价高达几千万日元的房地产领域,长期占据业绩榜首位的销售精英大多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善于在短时间内与客户建立信赖感,让客户发自内心地觉得“由他负责实在太好了”“这次真是没选错人”。
如果你有信心让顾客感到“选择从你这里购买产品真是选对了”,那你无疑已经掌握了极高的“销售力”。
反之,即使顾客抱有“试着买买看”“试着尝一口”“试着光顾一次”的兴趣,却在尝试之后后悔地想,“要是没买就好了”“要是没吃就好了”“要是没去就好了”,这样的话商家永远也留不住回头客。
总之,对消费者而言,所谓“销售力”即指让他们感到“买对了”的能力。因此作为卖方,必须以“顾客代理人”的姿态不断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如此想来,也不难理解7&i控股集团能以高达9万亿日元的营业额占据流通行业龙头位置的缘由。
其实,自从我30岁转行进入经营大型综合超市的伊藤洋华堂以来,几乎从未有过在门店销售的经验,也没有站在收银机前收过款。恐怕在整个集团内,这样的人除我以外再找不出第二个。
我曾经在门店内接待过顾客,却没派上半点用场,还被同事点评说:“你站在那儿好像随时要找顾客吵架似的。”如果您读了第一章的开头,相信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然而,这样缺乏第一线零售经验的我却一手创立了7-Eleven便利店,现在也执掌流通集团的经营大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一直将心比心地对待顾客,坚持一切从“顾客立场”考虑问题的原则。
例如,在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我总是无一例外地和其他董事试吃7-Eleven的新款便当及配菜;而周末上午从健身房回家的途中,我还会顺道去附近的7-Eleven便利店为家人和自己购买午餐。一旦发现产品的品质与口味有所下降,即使该产品当前的销量还不错,我也会立即勒令所有门店停止销售。然后在我下达指示后的20分钟内,北至北海道、南至九州的超过15000家门店,全将从货架上撤去问题产品,所造成的损失都由7-Eleven总部承担。
……
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代表《四季报》访谈了各行各业八十多位著名人士。在本书中,我将随时提到这五六年间的采访对象中对“销售力”独具慧眼的人,并介绍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思维模式。具体的出场人物有如下活跃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名人:
秋元康(作词家、制作人)、佐藤可士和(艺术指导、设计师)、见城彻(幻冬舍社长)、牛漥惠(评论家)、镰田由美子(JR东日本Ecute的创始人)、高岛郁夫(经营Francfranc的日本BALS公司社长)、小营正夫(旭山动物园前任园长)、楠木建(《战略就是讲故事》的作者、经营学者)等等(排名不分先后)。
在此,我要向每位受邀的访谈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1963年,我从大学毕业后供职的东京出版社贩卖公司(即现在的东贩)转入了属于流通行业的伊藤洋华堂。接着在1973年力排公司内外的强烈非议,创建了7-Eleven便利店。此后,我在进入流通行业的第五十年,即711便利店成立的第四十年出版了以“销售力”为题的书,这种巧合实在是让人感觉奇妙。
执笔本书时,我从读者的视角出发,结合了大量具体事例和本人的亲身经历,想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如果您在通读了本书后,感到“选对了书”“买对了书”,那么我也将欣慰地认为“这本书,我写对了”。
7&i控股集团CEO铃木敏文
2013年秋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不变的“立场”与全新的“素材”
或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小学时期的我是一个性格极度内向、十分容易紧张的孩子。虽然在家里我能口齿伶俐、清晰流畅地朗读课文,可是一旦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朗读时,我的脑海就变得一片空白。文章读得磕磕绊绊不说,有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明明知道答案,却又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总要等别人都举手后才怯生生地跟着伸出手——过去的我就是这样一个胆小的孩子。
畏缩胆小的性格让我暗自着急。升入中学以后,为了克服怯场的毛病,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此后,我逐渐变得能在他人面前自如地说话,到了高中甚至还被推选为学生会会长。不过,与生俱来的秉性终究难以完全转变,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擅长和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一对一谈话,尤其对聊天不在行,一旦交谈时间超过了30分钟,我就常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
然而这样的我,每次都会为7&i控股集团的季度宣传刊物《四季报》访谈各行各业的著名人士。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迄今为止我访谈过的嘉宾约有八十多人,在其中有了许多崭新的发现与感悟。
虽然不善聊天,但我却能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想法抛给对方,因此反而可以游刃有余地针对不同嘉宾展开访谈。谈话时,如果我对嘉宾的话语产生了同感,则会尝试引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对方再对我的想法表以回应。这种你来我往的思维碰撞中,双方往往能迸发出许多预想之外的话题。
在对话著名女子偶像团体AKB48的总制作人秋元康时正是如此。说到秋元康其人,他不仅以词作者的身份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还掀起了许多发展成为社会现象的流行热潮,可谓是一位行走在时代最前列并具有卓越才华的创作人。
我们7&i控股集团在举办各种宣传类营销活动时也经常邀请秋元坐镇策划。例如情人节期间的商业竞争中,秋元凭借“从‘告白’至‘感谢’”这一前所未有的切入点成功打动了顾客的心,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又比如母亲节的营销活动中,他以“请把感谢说出口”为主题,策划了让母女共同过节的崭新概念,同样取得了顾客的强烈反响。
另外,AKB48偶像团体也在我们集团的购物网站——Seven购物网上建立了官方旗舰店。她们经常配合7-Eleven便利店进行联合宣传活动,得到了目标受众群体的广泛好评。
这些工作上的缘分,让我有机会请到了秋元康本人展开访谈。主要论题是在被定义为“消费饱和”的当今时代,寻找出破解消费疲软的秘诀。
经典的问题有: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什么秋元接连不断地推出了抓住人心的“提案”?从秋元的立场看来,震撼人心的“创新”究竟有些什么标准?
7&i集团的两项核心经营原则是“应对变化”和“贯彻基本”。秋元先生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认同“只有随变化而改变,才能获得胜利”的观点。于是我顺势从“制作人工作的关键是否同样也在于应对变化”的话题慢慢切入了主题。秋元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谈到了对世间变化的感想:
对于消费的认识,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这些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可谓大相径庭。我的消费观就和比我年纪小十一岁的妻子完全不同。例如,我认为除非万不得已,平时都应该在家中事先备好应急灯泡或者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但我的妻子却不以为然,她觉得这些都是消耗品,要是用完了,直接去离家不远的便利店购买就行了。此外,在音乐等娱乐性消费上两者也存在不少差异。比如我们这代人习惯购买歌手正式发行的音乐专辑,聆听欣赏偶像演唱的全部曲目。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下载自己喜欢的单曲。
消费价值观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使是家庭伴侣,如果年龄相差近一轮,两人的观念也全然不同。因此,能否灵活应对变化是十分关键的能力——秋元在指出这一要点后,又以笑星北野武、TUNNELS(由石桥贵明和木梨宪武组成的搞笑组合)和DOWNTOWN(由浜田雅功和松本人志组成的搞笑组合)为例,点明了这些几十年来都长盛不衰地活跃在日本演艺界第一线的人们“持续走红的缘由”。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