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定价: ¥98
  • ISBN:978753397056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文艺
  • 页数:481页
  • 作者:(美)保罗·海恩//...
  • 立即节省:
  • 2023-05-01 第1版
  • 2023-07-01 第3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本出版50年、迄今已更新13版仍长销不衰的经济学通识经典。全书共16个章节,着重研究人们的理性选择及其货币和商业结果,阐释了经济学规律如何作用于个体选择和社会积累。它颠覆了传统经济学著作名词解释式艰深晦涩的讲述,以接地气、充满逻辑性的方式娓娓道来,帮助普通人建立思维框架,养成边际选择思维、沉没成本归零、结果优于动机等经济学的思维习惯。这本书不设公式、函数,却是凝聚大师级的经济教育学家多年心血的严肃著作;数百个生活化案例,使人切实感受到,经济学不是殿堂学问,而是柴米油盐、日常选择,是让一生过得从容、富足的人生必修课。

目录

第1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1  认识秩序
1.2  社会协作的重要性
1.3  社会协作如何发生
1.4  思想的工具——经济学家有哪些技能
1.5  通过相互调整达成协作
1.6  信号
1.7  游戏规则
1.8  产权是一种游戏规则
1.9  经济理论的偏向性:是长处还是弱点
1.10  是偏见还是结论
1.11  经济学家的技能
第2章  效率、交换和比较优势
2.1  正商品和负商品
2.2  物质财富的迷思
2.3  贸易创造财富
2.4  值不值?效率和价值
2.5  认识取舍:对生产的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2.6  分工和交换带来的效益
2.7  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分工
2.8  从个人贸易到国际贸易,再从国际贸易回到个人贸易
2.9  交易成本
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中间人
2.11  中间人创造信息
2.12  市场是一种发现的过程
2.13  全景图:关于经济增长的初步思考
2.14  寻找一种解释
2.15  鼓励专业分工和交换的规则如何演进
第3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品:需求的概念
3.1  关于“需要”这个词
3.2  边际价值
3.3  分岔路口:日常选择是边际选择
3.4  需求曲线
3.5  需求法则
3.6  需求和需求量
3.7  需求本身也可以变化
3.8  所有东西都取决于其他东西
3.9  通货膨胀导致的误解
3.10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3.11  需求的价格弹性
3.12  对弹性的思考
3.13  弹性和总收入
3.14  竖直需求曲线的迷思
3.15  需求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3.16  金钱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和经济计算
第4章  成本与选择:供给的概念
4.1  回顾机会成本的概念
4.2  成本是行为的成本,而不是东西的成本
4.3  我现在该怎么做?“沉没成本”的无关性
4.4  生产者的成本是机会成本
4.5  边际机会成本
4.6  成本与供给
4.7  供给曲线
4.8  供给本身也可以变化
4.9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4.10  志愿兵役制度的成本
4.11  供给的价格弹性
4.12  用成本论证正当性
……
第5章  供给与需求:一种协调过程
第6章  意外之果:供给与需求的更多应用
第7章  利润与亏损
第8章  寻价
第9章  竞争与政府政策
第10章  外部效应与权利冲突
第11章  市场与政府
第12章  收入分配
第13章  衡量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
第14章  货币
第15章  经济表现和现实世界中的政治
第16章  国家的财富: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后记:经济学家知道什么
核心词汇

前言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策。普通人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只影响其个人的得失。但公共政策的不当,就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决策。《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法律,该法第76条第2项曾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很明显,这一规定体现了侧重保护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立法意图。就事后补偿受害人而言,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立法者可能没有认识到,任何法律都是一个激励机制,都在诱导人的事前行为。一部好的法律应该诱导所有利益相关者选择合理的行为,而不是只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导致的损害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机动车司机的行为,也取决于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的行为。加重司机的责任固然可以使司机开车更谨慎一些,但会导致其他人行路更加不谨慎。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交通事故和受害人的损失。
    该道路交通法实施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获得赔偿,正反映了这一法律在激励机制考虑方面的欠缺。由此引起的反应和结果就是全国人大对该法律的修改。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失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新的规定与原来的规定相比,加大了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责任,显然更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促进社会和谐。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得以起效时,已经跟原法则的实施时间相距了整整4年。这期间,我们的社会为此支付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仅仅全国人大为修改该法律的直接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立法者和普通大众能多一点经济学知识,这样的学费本来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它对指导我们做个人决策也许作用不大,但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公共决策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看法,既可能源于认识水平,也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认识而言,不仅取决于立法者和政府官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也依赖于普通大众的认识,这在民主化的社会尤其如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分析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定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人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政策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虽然人们在个人决策时比较容易理解“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考虑公共福利提供等问题时,却很容易忘记这一点。事实上,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制定时也必须要权衡,要避免在无意中提供了“免费的午餐”,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理性的,每个经济个体都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少承担甚至不承担成本。公共政策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计划经济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与个人理性不相容,所以一定失败。
    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比如说,当一些人希望政府控制价格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为获得同样的东西少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类似地,当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某些行业的准入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非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就会陷人“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价格、利润、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
    中国经济改革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和改进民生方面的威力。但现在,反市场化的舆论很有市场。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的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由于政府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它本身的毛病。学一点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立法者、政府官员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普通大众能明白这本书中讲述的经济学常识,学习一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就可以少犯一些错误,少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故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张维迎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