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企业经济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演化博弈仿真分析与综合评价)

  • 定价: ¥88
  • ISBN:978752430247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经济管理
  • 页数:191页
  • 作者:苏妮娜|责编:谢妙
  • 立即节省:
  • 2025-05-01 第1版
  • 2025-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为切入点,基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深入探讨,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理论推演、仿真计算等,详细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关键环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是在界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内涵的基础上,按技术水平匹配程度划分伙伴关系,探讨伙伴选择的主要特征,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视角分析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动力因素,进而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模型;二是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学研方伙伴、企业伙伴间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特点,构建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研究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分析不同伙伴类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三是构建多主体参与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伙伴选择仿真模型,探讨微观选择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并基于主体建模理论分析初始需求、创新资源、路径依赖、技术水平和地理优势等条件对伙伴选择的影响;四是采用多粒度语言构建协同创新过程中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多属性权重,结合决策主体即企业管理者风险态度的不同偏好,引入改进前景理论价值函数计算收益损失比,对备选方案按照不同风险态度的优劣进行排序,以探讨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伙伴选择问题。

作者简介

    苏妮娜,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现任太原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与创新管理、人因工程学等,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等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
    1.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1.3.3  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源基础理论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2.1.2  资源基础理论与协同创新
    2.1.3  资源基础理论与伙伴选择
    2.1.4  资源基础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2.2  协同学理论
    2.2.1  协同学理论的发展
    2.2.2  协同学理论与创新管理
    2.2.3  协同创新中的协同效应
    2.2.4  协同学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2.3  演化博弈理论
    2.3.1  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
    2.3.2  基于演化博弈的协同创新研究
    2.3.3  基于演化博弈的仿真建模
    2.3.4  演化博弈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2.4  前景理论
    2.4.1  经典前景理论
    2.4.2  累积前景理论
    2.4.3  基于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
    2.4.4  前景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理论框架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内涵
    3.1.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界定
    3.1.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类型
    3.1.3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关系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动因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内生动力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外生动力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特征
    3.3.1  需求主导性
    3.3.2  资源共享性
    3.3.3  路径依赖性
    3.3.4  地理邻近性
    3.3.5  风险倾向性
  3.4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理论框架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4.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演化博弈的特点
    4.1.1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学研方伙伴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的特点
    4.1.2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企业伙伴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的特点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学研方伙伴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
    4.2.1  协同创新博弈参与主体分析
    4.2.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4.2.3  演化博弈分析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企业伙伴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
    4.3.1  协同创新博弈参与主体分析
    4.3.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4.3.3  演化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仿真分析
  5.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多主体建模理论
  5.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仿真模型构建
    5.2.1  仿真模型参与主体分析与基本假设
    5.2.2  仿真模型参与主体的基本属性
    5.2.3  仿真模型参与主体的行为规则
  5.3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仿真设计
    5.3.1  仿真界面及参数设定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3.3  仿真研究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综合评价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评价的原则
  6.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评价的特殊性
  6.3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6.3.1  评价指标设计准则
    6.3.2  评价指标筛选
    6.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  基于前景理论的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6.4.1  多粒度犹豫模糊模型描述
    6.4.2  犹豫模糊熵权法计算权重
    6.4.3  多粒度语言标度方法及广义距离
    6.4.4  基于前景理论的协同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流程
  6.5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算例分析
    6.5.1  背景描述
    6.5.2  权重计算
    6.5.3  正负理想解及各方案距离
    6.5.4  加权前景价值及方案排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访谈调研大纲

前言

  

    随着技术集成化程度日益加深,以高精尖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逐渐成熟,更多的相关技术在上下游领域形成纽带关系,协同创新也逐步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自身技术含量高、组织调度灵活等优势,逐渐演变为推动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创新资源短缺、技术人才不足、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活时间较短。尽管以往研究认识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性,也不乏探讨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但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的内涵,在伙伴选择的动因、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
    本书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为切入点,基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深入探讨,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理论推演、仿真计算等,详细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关键环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是在界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内涵的基础上,按技术水平匹配程度划分伙伴关系,探讨伙伴选择的主要特征,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视角分析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动力因素,进而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模型;二是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学研方伙伴、企业伙伴间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特点,构建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研究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分析不同伙伴类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三是构建多主体参与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伙伴选择仿真模型,探讨微观选择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并基于主体建模理论分析初始需求、创新资源、路径依赖、技术水平和地理优势等条件对伙伴选择的影响;四是采用多粒度语言构建协同创新过程中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多属性权重,结合决策主体即企业管理者风险态度的不同偏好,引入改进前景理论价值函数计算收益损失比,对备选方案按照不同风险态度的优劣进行排序,以探讨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伙伴选择问题。
    通过本书的理论构建和细化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于传统大型企业,伙伴选择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伙伴的类型、关系、选择特征等因素均会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二是由于不同类型伙伴的创新资源存在差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学研方伙伴协同创新应加强对协同过程的监督管理,企业伙伴协同创新则应重点关注双方的技术外化、吸收能力;三是在伙伴选择时应该坚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寻找与自身发展情况、技术力量相匹配的合作伙伴,盲目追求技术含量高的科研机构或高校院所不利于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四是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时,应该客观认识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态度对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作用,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五个特征,并提出应当正视管理者的风险态度对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影响,据此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从个体因素与群体效应双重视角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作用;三是将多粒度犹豫模糊、模糊熵、改进前景理论、TOPSIS等方法进行融合,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下,充分发挥自身调度灵活的优势,合理、高效地完成协同创新伙伴选择。
    本书在理论阐述、仿真模拟、算例实证的基础上,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开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实践研究启示: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正视管理者的风险态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影响,在充分理解不同类型伙伴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
    苏妮娜
    2024年11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