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曹亚伯年谱/湖北近代文学研究丛书

  • 定价: ¥68
  • ISBN:978757690422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师大
  • 页数:251页
  • 作者:编者:程翔章//程...
  • 立即节省:
  • 2025-01-01 第1版
  • 2025-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曹亚伯年谱》详尽记录曹亚伯生平、思想和贡献。它依据曹亚伯的传记、《武昌革命真史》、《曹亚伯集》等资料,采用直呼其名的方式,以农历为主,辅以公历和干支纪年,确保了时间的准确性和参照性。年谱不仅详细记载了曹亚伯的行踪、交往和著述,还通过诗文、文献的引述和“案语”形式,对史料中的误差或歧义进行辨正和考异,提高了史料的准确性。此外,年谱还特别关注了与曹亚伯关系密切的重要人物,以及当时政治、军事、文化、文学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

目录

谱前
正谱
  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一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二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三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四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五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六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七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八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九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十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十一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十二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十三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十四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十五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十六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十七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十八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十九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二十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二十一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二十二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二十三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二十四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二十五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二十六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二十八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二十九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三十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三十一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三十二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三十三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三十四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年)三十五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三十六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三十七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年)三十八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年)三十九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四十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年)四十一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年)四十二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四十三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年)四十四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年)四十五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四十六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年)四十七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年)四十八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年)四十九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五十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五十一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年)五十二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五十三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年)五十四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五十五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年)五十六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五十七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五十八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五十九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六十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六十一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六十二岁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六十三岁
谱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的中游,汉江的大部分流域在湖北境内。境内周边为山地丘陵,中部为辽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而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九省通衢”之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先秦至清代中叶,湖北都是各个朝代的文学重镇,有着优良的文学传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进入近代后,文学创作的成就虽然没有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等省份突出,但湖北作家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与现代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里所说的“近代”,通常是指自鸦片战争开始至五四运动为止,即1840年至1919年的这一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日益加深,使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有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社会,故史学界将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历史称之为“中国近代史”;而发生、发展于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中国文学,无论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文学理论,还是文学体裁、文学方法、文学创作,随着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故文学界将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称为“中国近代文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学术研究的春天,尤其是对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谓兴盛繁荣,一日千里,硕果累累。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尤其是与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山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相比,湖北近代文学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落后:不仅研究的学人少,而且研究的成果亦少。
    笔者从事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最初接触湖北近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那时笔者刚大学毕业不久,留在学校从事管理工作,应师友们之邀,在工作之余,跟随林非先生一起编撰《中国散文大辞典》,并被安排负责整个近代部分。从那时起,笔者就发现湖北近代文学是一座富矿,值得花力气去挖掘、开采,并有心在这方面做些努力。随着辞典编撰的深入展开,笔者开始有意收集湖北近代作家的相关资料,并断断续续写过一些湖北作家的研究文章。只是由于各种任务繁重,难以集中精力在这方面下功夫。
    进入90年代后,除管理工作比较繁重之外,笔者承担的教学任务亦很重。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笔者将有限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对中国近代文学作整体、全面、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上,为撰写能够反映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整体面貌又适合教学实际的文学史做准备。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我们编撰的《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中国近代文学》相继出版面世,并受到社会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肯定,年年加印;后又应出版社之邀,多次对这套教材进行修订再版和改版,花费了笔者不少时间和精力。直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笔者才逐渐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开始对湖北近代作家作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退休后,笔者谢绝了多所学校的聘请,一心一意在家进行湖北近代作家的研究,并在学校出版基金的资助下,相继出版了《湖北近代作家研究》《樊增祥年谱》《王柏心年谱》等著作,受到朋友和学术界同人的肯定。
    尽管如此,笔者总觉得出版周期过长,过于零散,研究成果不能及时面世,故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笔者产生了组织人力编撰一套“‘湖北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的想法。诸如作家的年谱、评传、佚文和作家的诗文选、湖北近代文学史等,均可纳入其中。丛书不求一次整体推出,可以分辑推出,每辑6~8本,完成一辑,推出一辑;这样日积月累,十几年下来,也会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一定影响。
    笔者将此想法汇报告知校出版社的领导,立即得到他们的肯定和大力支持。适值湖北省启动了“2020年度学术著作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出版社领导遂积极支持和推荐笔者申报了“‘湖北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8本)这个项目。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和信任,这个项目最终获得批准。
    笔者真诚地希望,“‘湖北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和以后将陆续出版的各辑,能够引起学人们的关注,都来重视湖北近代文学的研究,促进湖北近代文学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出现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共同为繁荣湖北的文化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程翔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