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村庄记忆

  • 定价: ¥38
  • ISBN:978753348779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页数:277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者用舒缓、灵动、充满幽默感的文字书写了自己的村庄和童年往事,记录了江南水乡敦厚的民风、古老的民俗,浸润着清风流水般的乡愁、乡情和乡恋,为那些远离村庄的江南游子,唱出了一首温婉、深情的思乡之曲,也为当下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孩子们呈现了属于他们父辈的一幅浪漫、自由、幸福的童年美丽画卷。作者作为小学特级教师,深谙孩子的心理和阅读习惯,因此,此书既可作为人文类书籍供大众读者阅读,也适合小学中高段以上的青少年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共有72篇散文。作者以质朴的情感、幽默的文字讲述了碧野、长河、青草、绿树以及流萤、鸣蝉、鸡鸭、猪牛等给予他生命清新记忆和温暖陪伴的乡间事物,记录了江南水乡敦厚的民风、民俗,浸润着清风流水般的乡愁、乡情和乡恋。

作者简介

    黄吉鸿,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联盟副秘书长,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湖南一师一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培训项目授课专家,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小教专业特聘导师,台州市椒江区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年,出版教学随笔集《语文漫笔》,散文集《村庄记忆》,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八十多篇,应邀赴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做专题讲座数百场次,近十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简约课堂”研究和“小学生文学启蒙课程”系列开发。

目录

春日赶鸟
猪事犹记
绊索捕蝇
月光水田
倒箩泥鳅
“祸”起泥鳅
捡拾泥鳅
“化学武器”
钓鱼乐事
田沟捕鱼
浑水摸鱼
涸泽捕鱼
冬日捕雀
灭鼠趣事
巧捉知了
烂泥蛤蟆
螺蛳往事
夏夜萤火
冰盘旋转
铁片圆圆
水漂留痕
泥碗飞响
玻璃弹珠
“挤榨油”去
纸上用“兵”
超级乒乓
鞭炮声声
拉拉草啊
猪草青青
稻穗晃晃
养鸡岁月
养蚕时光
年糕味道
那一束光
乡村会餐
水塘十亩
我家菜园
晒谷场上
月下条石
窗台风景
油菜花开
围观电视
上海面包
汽水滋味
番薯片干
火炉煨豆
灶膛烧火
两位店主
西山来客
果仁的事
稻客阿金
卖粮行动
美味上门
微型百货
徒步上坟
仪式庄严
露天电影
两只小鸟
爆米花香
蝴蝶飞呀
玲珑兔灯
一路飞奔
“骆驼祥子”
清晨读报
那间书店
小人书忆
诗词扑克
乡音俗语
裁缝老眯
曾经风雅
学习利器
那本书籍
后记  写作的缘由

前言

  

    永驻心灵的村庄  钱国丹(国家一级作家)
    在这个漫漫长假里,我在读黄吉鸿先生的散文稿子。他把书名定为《村庄记忆》,并约我为这本书写序。
    吉鸿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脸色红润,笑声爽朗,一身阳光灿烂。他约我写序,我推辞不了。
    我在荧屏上打开这本书稿。清凌凌的河流和各种形状的池塘,生机盎然的青菜和金灿灿的谷子,此起彼伏的虫嘶鸟鸣,村庄周围的疏林翠竹……让我倍感亲切。
    我讨厌作假,不管是作文还是做人。吉鸿先生的每篇散文都是他的亲历,他的感情是真挚的,他的精神是饱满的,他的文字是自然流畅的。那些乡野风情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像潮水般地一波波向我漫来,使我愉悦,让我惊喜。
    吉鸿先生是幸运的,他有一位精干的祖父,有一位读过中学、在农村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的父亲,还有一位能够背诵童谣、演绎故事的外祖母。在这个家庭的哺育下,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吉鸿先生在文中写道,祖父建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不仅宽敞明亮,周围的环境也很好:“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葱郁凝重的樟树,精神抖擞的苦楝树……从二楼的窗台上看去,它们像是卫士,把我们家紧紧地簇拥、拱护着。”
    童年的吉鸿也是被簇拥、拱护着成长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能穿上同龄人艳羡的开司米海魂衫,“华贵”的绒领皮衫,还有李连杰式的少林鞋……这一切,让吉鸿的自豪感爆棚。
    光是物质的享受,很可能会把孩子宠溺成一个纨绔子弟。但吉鸿的祖父懂得教育,他每天阅读《浙江日报》,吉鸿的文化启蒙就是从这张报纸开始的。祖父指着报纸,一个个地教他认字,当然也给他讲解词义。几年下来,尚未上学的他,就掌握阅读的技能了。祖父带他上街,五花八门的店铺都不进,却把他放在一间旧书店里,让他独自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一本本旧书、旧杂志,如甘霖润物,大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滋养着他的心田。读物中那些优秀人物的真善美的品德,也在他稚嫩的心田上发芽、成长。
    对于那份启蒙的《浙江日报》,吉鸿怀着深深的感恩。成年后他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感悟道:那方方的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不就是那神奇的“半亩方塘”吗?
    吉鸿热爱自己的家乡。在他的笔下,村子里的池塘是迷人的。他写那个“比一个教室大一点”的池塘:“塘里没有养菱,也没种荷花,水面十分空旷。塘四周边长着一圈水梗草,叶子细长,茎如绿玉,随着水波轻轻摇曳。……蜻蜓会时不时地在水面上作飞翔表演,也会时不时地停歇在水草上。”他写那个碧波荡漾、充满欢乐的大池塘:“十亩塘是我们小孩和男人们的澡堂。夏天的傍晚,十亩塘洗漱用水的埠头上密密麻麻地栖满了人,塘面上,挨挨挤挤地泡满了人。大人们站在塘中,站在埠头的石阶上,用毛巾擦洗,有的游到塘中央浮着,让温热的水洗去一身的疲劳。小孩子们更是开心,有的被大人托着肚子,双手双脚扑打水面,水花四溅;有的钻在充气的救生圈里,用手划水,在水中漂浮。”
    童年的吉鸿和小伙伴们,在家乡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尽情地撒野:赶鸟、捕鼠、摸鱼、捉泥鳅、捕麻雀、捉知了、摸螺蛳、抓萤火虫……农村的孩子,大抵都干过这些,但写得如此生动、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就不太容易了。
    乡间的孩子们一般都买不起玩具,但是他们并不缺玩的,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用烧红的火钳在冰面上画个圈取下一大块冰轮,他们能在废品堆里寻觅些铁皮边角,收拾成圆圆溜溜的铁盘。他们砍下些小竹竿在圆轮中间穿个小孔装上,就能像滚铁环般地滚着它们满村子飞跑。至于因地制宜地用课桌和书包搭成“乒乓桌”,则更是手到擒来。在这种狭窄、高低不平、摇摆不定的桌子上,他们同样玩乒乓球玩得如醉如痴。而“挤榨油”、玩拉拉草、玩泥巴这种“村玩”,他们不但玩得有滋有味,还能够达到锻炼心智和身体的双重效果。农家孩子的这种能力,确实让城里孩子望尘莫及。
    吉鸿的文字充满美感和幽默感:“知了一般都栖身于高树疏枝之上,我们从下往上看,似乎蓝天、白云都和它在一起了。再加清风流淌,绿叶摇曳,鸣声激越,知了真像是一个避世独处的高人雅士……”又比如:“因为河水清冽,所以螺蛳长得也干净、精神。它们的壳是黛绿色的,像翡翠一般,螺旋形的身姿,底下尖尖,上头大而圆,一个琥珀色的小圆盾保护着壳内的肉身……”
    吉鸿擅用拟人化写作手法:“螺蛳以为自己混迹在绿色的青苔、水藻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哪料想危险还是不断地降临。唉,谁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呢?”“那时的雪花极讲信用,每年都如约而至,来看望江南这块温暖的土地。”
    他写被做成牵引棒的小竹竿:“也只能说这根竹子命苦,被砍被削被斫了还不够,还要被锤打。……把中间部分锤得稀巴烂,却依然连接着,要有那种藕断丝连的感觉。”他写脱手的杨梅核“如同一位侥幸从牢狱中脱逃的囚犯一样,一头躲进垃圾桶”。他写群鼠则生动有趣极了:“晚上,老年鼠在房子中央跳广场舞,中年鼠在桌子底下搞合唱团,青年鼠身强力壮,干脆开起了鼠界运动会,小老鼠则是快活地满屋子跑啊叫啊。……”他写衰退的十亩塘:“愈来愈苍老,愈来愈消瘦,愈来愈浑黄……就像村子里年迈阿婆的眼睛,逐渐浑浊、模糊。”他写村人的袜子破了几个洞:“露出几个小马铃薯似的脚指头,指甲黑黑又弯弯,倒像是马铃薯抽出的芽儿哩!”多么形象,多么生动,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处处留心皆学问。少年吉鸿是贪玩的,同时也是好学的。“知识分子”父亲给他买了副扑克牌,这副特殊的扑克牌,每张牌正面都彩绘着一个人物形象,李白、杜甫、李清照……他们或立或坐或有一个什么举动,留白处都印着一首著名的诗词。我忽然想:我们都应该感谢这扑克牌的设计者,他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默默地、快乐地接受祖国的璀璨文化,让唐诗宋词渗透进血脉之中,终生受用。
    吉鸿的文章,随时会冒出一些哲思,比如:“圆形的叶子浮在水上,像一个个圆圆的舞台。偶尔有青蛙趴在上面一动不动,思考人生。”这“思考人生”虽然才四个字,却有相当的分量。他写他小时候吃过、玩过的杨梅核、杏核、桃核、南瓜子,会一遍一遍地提醒自己:“你的肉身里装了这么多‘仁’,你的灵魂里会滋长多少的‘仁’啊!做人一辈子,为师一辈子,时刻不要忘记‘仁心、仁慈、仁爱’啊!”
    吉鸿的仁义,来源于家风的熏陶和传承。我很欣赏本书中《稻客阿金》这篇。稻客,即割稻客,是抢收抢种时节家里忙不过来时,从劳务市场找来的帮工。作为主人,吉鸿的家人没有高高在上,更没有颐指气使,而是欣赏、赞美他们的劳动。吉鸿是这样描述的:“他们可是割稻好手,割起稻来动作轻快、娴熟,‘刷刷刷’,割稻剪在他们手中不停地拉动,一丛丛稻子纷纷倒下,然后一把把地堆叠起来。刚刚还是严严实实长满稻子的水田,一会儿工夫就露出了清凌凌的波光,像一面镜子。”
    因为稻客勤劳苦干,吉鸿的父亲会主动请他们歇歇,并掏出香烟请他们抽。做饭时,母亲特地多炒了几个菜,父亲还让村小店送来了一箱石梁干啤酒。饭桌上气氛非常和谐,父亲、叔叔不停地给稻客倒酒夹菜。除了这一天三餐,中间还给他们增加了两道点心。这种把雇工当做客人一样的尊重,不正是“仁心、仁慈、仁爱”吗?这种仁义,温暖了稻客,也温暖了读者的心。
    吉鸿先生的这本散文处女作,是成功的,是有积极意义的,更是适合成年人以及青少年阅读的。希望《村庄记忆》能让更多的读者领略黄吉鸿先生的文采和人格魅力,让生他养他的美丽村庄,长驻在更多人的心灵深处。

后记

  

    写作的缘由
    写这一本散文集,有各种各样的缘由。最直接的原因是,2018年的一个秋日,父亲告诉我:“我们家的老房子2021年肯定要拆掉了。”在此之前,老屋要拆的消息就已经传开,我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但我多么希望它能多留些日子,正如我曾经多么希望年迈的外祖母能够多活几天。老屋在,即使破败,纵然沧桑,那种温馨的故园的感觉就在,童年的记忆就在。每次见到阳光下、月光里老屋静静地站着,记忆之门就悄然打开,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景浮现眼前。在我心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屋,如同爱我护我教育我的祖父、祖母一样,我对之有着深深的割舍不断的丝丝缕缕的情意。
    时光流逝,新旧交替,日新月异,改天换地,是万事万物发展之必然。新农村建设步伐紧锣密鼓,政府改革措施大刀阔斧,百姓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家乡大地,水清,草绿,天蓝,云白,山川风物,如诗如画……与此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大步迈进,处于两区交界处的我的老家——洪家街道大板桥村,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这股宏大奔涌、翻腾向前的改革浪潮中。对于整个村庄的发展来说,这是幸运的!宁静的村庄将变身为商贸核心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厂房栉比林立,一条钢铁巨龙(台州轻轨)飞架南北,一湾大河(洪家场浦)迂回流淌,深情地拥抱、滋养着这片土地,还有省级名校(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将落户在这早…… 不难想象,未来几年,我的村庄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村庄的幸福,更是村民们的幸福。然而,在这幸福的甜蜜之中,隐藏着一丝淡淡的酸楚,这种酸楚是不舍,是留恋,是欲说还休,是无数个纷纷扰扰的理由,是曾经拥有,渴望能够长久。思来想去,思前想后,我终于明白,这是属于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共同的、纯粹的乡愁。已离小村去,却记旧时路。岁月流远长,往日情愈浓。他乡山川亦丰美,不及故乡田园明。少小离家,即使老大不回,也难断乡音乡情乡心。更何况,有多少村人,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这里收获欢乐,在这里咀嚼痛苦,在这里享受岁月的甘甜幸福,在这里品尝人生不如意的苦涩滋味。他们的脚印留在每一寸土地上,他们的记忆留在每一株草木中。而有一天,却要把这些都拿走,把整个村庄都搬除,给予他们一个全新的家园,欣喜之余,终究有些不舍。因为乡愁,就像一根从心底长出、慢慢延展出去的老藤,无法割舍。 林清玄在《晴窗一扇》里这样写道:“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院子里的紫丁香花开了,可是一趟旅行回来,花瓣却落了满地。有一天,我们看到家前面的旧屋被拆了,可是没过多久,又盖起一栋崭新的大楼……我们终于察觉,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移是如此的无情和霸道,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时间的流里,我们确实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我们却有留恋的权利,拥有永远真实记忆大地的权利。我的村庄啊!你既然要远走,我拿什么留住你的脚步?我拿什么拉住你已背起的重重行囊?我什么都不会去做,虽然我的眼里饱含着热泪,但是我只能默默地为你祝福,我会深深地一次次地凝望你曾经的也是最后的容颜。我想在你远行前,有更多的时间看看你,陪伴你。我一次次地从城里急匆匆地赶回,默默地站在田间地头,徘徊在河边湖畔,行在树林草地,用依恋的目光深情地把你的一片片田野、一口口水塘、一间间老屋、一棵棵大树看了又看,看了还看。我发现,每到一处,每看一次,无数的往事,如烟,如尘,如雾,袅袅升起,扑面而来,将我席卷。我有说不出的感动,我久久地静默,久久地伫立,心头却浪涛奔涌,有多少话想要说出口。 我愈见沉重的肉身,是村庄给予我的;我日见沉郁的灵魂,是村庄赋予我的;我麦芒般嘹亮的声音,我苦楝花般绚烂的梦想,我长河水般奔腾缠绕的情思,我田野清风般自由不羁、天马行空的个性,都是村庄给予我的。我的良知,我的血性,我的气质,都是村庄的泥土滋养的。养育一个孩子,真的需要整整一个村庄。 我是村庄永远的孩子,村庄永远是我温暖的摇篮。我用文字来倾诉,用文字来记录,因为我喜欢文字,我是一个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因为文字永恒,文字不死。虽然,我的文字是如此笨拙和愚鲁,远远不能描绘出村庄真实、美丽的风姿,不能一一记录村庄中曾经发生的、无数的感人故事。 但我还是写了,因为我相信真实的力量,我要尽可能地用文字真实地讲述这个村庄给予我的童年记忆。2019年大年初一,在新年的阳光里,我郑重地写下第一篇文章《春日赶鸟》。此后,我几乎每天都写,在办公室、书房里写,也在动车上、候机室里写,在异乡的宾馆里写,有时白天写,更多时候晚上写。写得多了,写得久了,我发现写文章时,心一定要静,静得只有文字,静得自己全然沉浸在往事中,这是最好的感觉。我还发现,写文章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个真实、动人、细致的往日场景。我有时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的细枝末节,有些场景的丝丝缕缕,有些人说过的一言一语,时隔四十多年,仍清清楚楚地保留在我记忆的仓库里,一如发生在眼前,在昨天,在身边。思来想去,我终于明白,这就是生命的烙印,是生活赐予我的幸福叮咛。 我曾经跟我的几个画家朋友开玩笑:“其实,你们画画跟我们语文老师写文章是一样的。你们用画笔来写文章,我们用文字来描述画面。你们指挥着颜料和线条,我们呼唤着字词和句段。一样的是,我们都在讲述着心灵的故事。” 让我坚持写下去的力量一部分来自于那些优秀的美术教师,他们拿起画笔,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一站就是数小时。我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何峰经常作画到半夜,仍然意犹未尽,挥笔不止,旅行外出,也必随身带着画笔画纸画板颜料,一有画兴,随时舞墨。真是画痴一个!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也要坚持不停地写。 还有一些平凡的人,他们的行动常常让我感动。比如,我当校长期间,经常看到学校里一位清洁工大姐拿一块抹布,一个窗子一个窗子地擦过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我打心底里佩服她,她的敬业,她的执着,她的专注,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 十几年前,我在另一所学校当老师期间,因为学校选派我参加教学大比武,我深感压力,倍觉清醒,告诉自己要拼一把,为自己,为恩师,也为学校,就利用双休日,拿了名师录像带(那时候还没有光盘),躲到学校四楼的广播室,利用那里的录像设备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悟。恰恰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学校的花工总是在双休日时,一个人在寂静的校园为花草树木修枝、剪叶、浇水、施肥。他默默里来,默默里去,没有人观看,没有人知道。而我有幸看到了,也就知道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做自己的事,不在乎有没有人知道。一个能够学会安静独处的灵魂,是强大的;一个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是了不起的。后来我读到了钱钟书先生论学问的一句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素心人”三字,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位安静、淡然、自在的花工师傅,一下子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这些人和事都在影响着我,不断地给予我力量。2019年,我不停地写着。 我写这本书,还有这样一个目的:我要把村庄曾经的故事告诉给现在生活在村庄里的孩子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是熟稔当下小孩子们的生活处境的。我曾经专门回到自己的村庄观察,村子里的孩子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幸福,吃有超市,穿有名牌,住有高楼,行有轿车,玩的看的有电脑、电视、电影,还有手机。比起我的童年,他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得像花儿怒放一样。 然而,我还是觉得,他们貌似丰富的拥有,意味着重要的失去。村庄里的孩子,现在不下地干活了,不去河边戏水了,不到田里割草了,不和小伙伴一起捉泥鳅、钓蛤蟆了……凡是我小时候玩过的、经历过的劳动和游戏,他们一概不知,一律不玩,通通不懂。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和我们当年比,他们究竟是幸福,还是孤独?我在默默里想着,不想下结论。毕竟这是时代的潮流和趋势,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我是我,他们是他们。 但是,出于一种责任,作为曾经在村庄里生活过的一位村民,我觉得有必要做些什么,我必须为村庄做些什么,为村庄里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尤其是当我已然知道这个村庄即将消逝,成为城市的附庸,一切的屋檐飘雨、萤火飞虫、池塘呜柳、田园花香、春燕衔泥,甚至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都可能永远地成为昨日之梦。我必须做些什么! 我记得刘亮程先生说过:“假如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的话,家乡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已经全部给了我,从此家乡一无所有。家乡再没有什么可以给我了,而我,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还给家乡。”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我的家乡从此一无所有了。她不再是村庄,她将另有一个名字——城市。我就更坚定了用自己的方式,用文字讲述、记录的方式,告诉村庄里的孩子们,告诉这片土地上未来的居民们,这里曾经发生了多少精彩难忘的故事。 于是,我拟了一个又一个题目,一篇接一篇写着。 就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有幸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国家一级作家、原台州市文联主席钱国丹老师。每次和钱老师交谈,她都会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很多精彩的、真实的故事。得知我也喜欢文学,爱好阅读,她就精心准备了自己的最新著作,签名赠给我,鼓励我多阅读,勤写作;我就把自己的写作计划告诉了钱老师,请她指点。钱老师非常高兴,让我发几篇给她看看。我喜不自禁,第二天就挑选了几篇文章发给钱老师。我一度惴惴不安,想着自己鄙陋的文字在钱老师这样高层次的大作家面前会“原形毕露”“惨不忍睹”,会让她觉得,啊呀,什么文章,不过如此!没想到钱老师阅读后很快打电话和我交流,表扬我的文章还是不错的,一定要坚持写下去,还把其中几篇推荐到《台州文学》发表了。一下子,我信心倍增,同时又“得寸进尺”,向钱老师提了一个要求:“钱老师,要是我今年把这本书稿写完,您可不可以帮我作个序啊?”钱老师爽快地答应了,这让我写作的信心更加坚定。 2020年春节,恰疫情期间,我反复修改文稿之后,发电子稿件给钱老师。让我感动的是,钱老师花了20天时间,在电脑上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阅读了20多万字的书稿,并帮我修改、调整了很多在用字、遣词、造句和观点上不太妥帖的地方,期间她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可想而知。后来获悉,因为精力有限,钱老师每年都要七八次拒绝为人写序,而我却如此幸运,心知这是钱老师对于晚辈、后进的真诚鼓励,是她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殷切期待。在此,我向钱老师深深地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另外,还要感谢好友陈根地、阮建平先生,他们曾多次提议我写一些童年的回忆文章,说如果再不写,现在的孩子就不知道农村的昨日了。我们需要未来,但也要牢记过去,尤其是养育我们的村庄的过去。我答应了,也就写了。同时,我也希望这本小书能够给像我这样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以一定的精神慰藉和记忆共振。 我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深情呼唤。文字铺成一条朴素、宁静的乡间泥路,带我回到从前。我的故乡,我的村庄,我的长眠在青山脚下的祖父和祖母,我一生的惦念,永远的挂牵! 2020年3月22日 枫山西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