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邦斯舅舅

  • 定价: ¥32.8
  • ISBN:978721422245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人民
  • 页数:309页
  • 作者:(法)巴尔扎克|责...
  • 立即节省:
  • 2018-09-01 第1版
  • 2020-06-01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巴尔扎克的艺术高峰,现实主义代表作,带你看尽人间百态!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喜剧》的幕终之作,并采取了独特的“短故事”结构,避免长时间阅读产生的枯燥感。
    选取傅译权威版本,精准传神,不失风貌;附有注释,对当时的世情风物做了详尽的介绍。

内容提要

  

    本书是巴尔扎克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喜剧》的幕终之作,采取了独特的“短故事”结构,避免长时间阅读产生的枯燥感。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版本,精准传神,不失原作风貌,并附有注释,对当时的世情风物做了详尽的介绍。
    邦斯是一位艺术品位极高的收藏家,将全部收入都用于淘古董,被外甥玛尔维庭长一家视为穷亲戚,因而受尽白眼侮辱,甚至遭到了污蔑,从此一病不起。形形色色的恶棍勾结起来,不断折磨病中的邦斯,想要把邦斯一辈子的艺术收藏据为己有……

目录

一  一个帝政时代的老古董
二  一套少见的服装
三  一个得罗马奖的人的下场
四  好事有时候是白做的
五  一对榛子钳
六  一个到处看得见的被剥削者
七  收藏家的得意
八  倒楣的舅舅不受欢迎
九  信手拈来的宝物
一〇  一个待嫁的女儿
一一  食客所受的百般羞辱,这不过是一例
一二  男女门房的标本
一三  大为惊奇
一四  两只鸽子的寓言成了事实
一五  一心想在遗嘱上有个名字
一六  德国人中的一个典型
一七  生在法兰克福的浪子会一变而为百万富翁的银行家
一八  发财的经过
一九  从扇子说起
二〇  好日子回来了
二一  一个妻子要多少开支
二二  邦斯送了庭长太太一件比篷巴杜夫人的扇子更名贵的艺术品
二三  一个德国念头
二四  空中楼阁
二五  邦斯给结石压倒了
二六  最后的打击
二七  从忧郁变为黄疸病
二八  黄金梦
二九  古董商的肖像
三〇  西卜女人的第一次攻势
三一  贞节的表现
三二  论占卜星相之学
三三  大课
三四  一个霍夫曼传奇中的人物
三五  懂画的人并不都在美术院
三六  看门老婆子的唠叨与手段
三七  一条美丽的手臂能有多少效果
三八  初步的暗示
三九  狼狈为奸
四〇  狡猾的攻击
四一  关系更密切了
四二  巴黎所有初出道的人的历史
四三  只要耐心等待,自会水到渠成
四四  一个吃法律饭的
四五  不大体面的屋子
四六  律师的谈话是有代价的
四七  弗莱齐埃的用意
四八  西卜女人中了自己的计
四九  西卜女人上戏院去
五〇  生意兴隆的戏院
五一  空中楼阁
五二  容光焕发的弗莱齐埃
五三  买卖的条件
五四  给老鳏夫的警告
五五  西卜女人叫屈
五六  弱肉强食
五七  许模克至诚格天
五八  不可恕的罪恶
五九  遗嘱人的妙计
六〇  假遗嘱
六一  大失所望
六二  初次失风
六三  荒唐的提议
六四  梭伐女人再度出现
六五  他这样的死了
六六  看护女人趁火打劫
六七  只有死人不受骚扰
六八  巴黎的丧事是这样办的
六九  老鳏夫的葬礼
七〇  巴黎有多少人靠死人吃饭
七一  继承开始,先得封门
七二  干预人家的官司是危险的
七三  三个穿黑衣服的人
七四  弗莱齐埃的成绩
七五  一个不大舒服的家
七六  高狄沙的慷慨
七七  夺回遗产的办法
七八  结局

前言

  

    在众多文学形式中,小说与传记无疑是对比最为鲜明而同样吸引读者的两种:小说虚构了一系列环境、人物和情节,每一部作品都为读者带来不同的文学体验:传记忠实地记录了真实存在的人物的生平事迹。使读者跟随传主的脚步经历别样的人生。在卷帙浩繁的外国文学中,19—20世纪的法语文学为当时法国向世界文化与艺术中心的无限接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世的读者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20世纪初,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先后传入中国,经由林纾、敬隐渔等早期翻译家之手,初步被国人所知。而为这些作品在中国广泛传播打下基础的,则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艺术评论家傅雷先生。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这使他熟习法语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回国后在法新社担任笔译的工作经历,则是他翻译生涯的开端。1935年,傅雷翻译的首部罗曼·罗兰著作《米开朗琪罗传》(后与《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合称《名人传》)出版,其后他又翻译了使罗曼·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1946年,傅雷首次翻译巴尔扎克作品《亚尔培·萨伐龙》,直至去世前一年(1965年)仍致力于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可以说,对这两位作家作品的翻译贯穿傅雷整个文学翻译历程,也是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翻译观的体现。
    我们选取了傅雷翻译的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尊重译者风格与时代风貌的基础上修改错讹之处,保留译者为书中部分内容所作注释,并对书中所出现的部分人名、地名、时代等名词进行加注,使读者在阅读中尽可能体会作品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