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人间词话精读(大师笔下最美诗词品鉴)

  • 定价: ¥49
  • ISBN:978754047069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湖南文艺
  • 页数:573页
  • 作者:苏缨
  • 立即节省:
  • 2015-02-01 第1版
  • 2015-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苏缨编著的《人间词话精读(大师笔下最美诗词品鉴)》是一部精读《人间词话》的诗词鉴赏作品。《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近代诗词评论的经典著作,其中心论题是“境界”,论断诗词、评价词人,皆从“境界”出发。他在《人间词话》中的评论简约晦涩,其诸多玄妙精彩之处,对于普通读者很难透彻领悟。著名作家苏缨从《诗经》到纳兰词,举凡数百首诗词佳作,并融入中国古代文论及西方美学理论,对《人间词话》的六十四章逐章解读,精细入微,颇富文采。

内容提要

  

    《人间词话》是学术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一百年来最负盛名的词话经典。《人间词话》诞生于新旧时代与中西学术之交,王国维用中国传统诗论的形式,传达西方美学的严密体系,使得这篇精妙的词话充满了美丽的陷阱。
    《人间词话精读(大师笔下最美诗词品鉴)》中苏缨将《人间词话》放进哲学、美学与时代的大坐标里,融入中国传统诗论及西方美学理论,参考有清一代的文学背景,从《诗经》到纳兰词,举凡数百首诗词佳作,对六十四章词话依序解读。作者在当代审美视角的观照下,发前人所未见,细致入微,切中肯綮。
    这是一部蔚为壮观的词的历史,有关词人的天机人世,有关词的演进兴衰。循着王国维的行迹,在这条时而婉转时而激荡的诗词之河漫溯,与心底一个个名字重逢,温庭筠、冯延巳、李煜、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纳兰……无论帝王与浪子,伟丈夫与伤心人,只有词可以铭记他们的风雅与深情,倾听他们的旷放与忧伤。

媒体推荐

    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的太少了……
    ——傅雷
    自来诗话虽多,能兼此二妙者寥寥;此《人间词话》之真价也。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读者宜深加玩味,不以少而忽之。
    ——俞平伯

作者简介

    苏缨,著名作家,擅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精研纳兰词数十年,文笔温婉流畅。主要作品有:《人间词话精读》《最美宋词》《纳兰容若词传》《纳兰词全编笺注》《纳兰词典评》《纳兰词全译》《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诗的时光书》《唐诗的唯美主义》《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大唐诗人往事》《大宋词人往事》《少有人看见的美》《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

目录

[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四]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六]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八]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附记:性灵与学力
[九]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彻]玲珑,不可凑拍[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附记:独创与暗合
[十]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十一]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妙]绝人,差近之耳。
[十二]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十三]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十四]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十五]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附记:帝王之泪与百姓之泪
[十六]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附记:周济的词
[十七]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十九]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二十]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度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二十一]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二十二]
  梅舜[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又]了。满地斜[残]阳,翠色和烟老。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蹙]。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二十三]
  人知和靖《点绛唇》、舜[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二十四]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二十五]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二十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二十七]
  永叔人间[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共]东[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
[二十八]
  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二十九]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三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唯]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三十一]
  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词中惜少此二种气象,前者唯东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三十二]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三十三]
  美成词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三十四]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三十五]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三十六]
  美成《青玉案》[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三十七]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三十八]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耶?
[三十九]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四十]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销]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四十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四十二]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
  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四十三]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
  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
  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
  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
  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  “干青云”之概,
  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四十四]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
  也。
[四十五]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
  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四十六]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
  【西】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四十七]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日:  “可怜今
  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
  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四十八]
  周介存谓:  “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刘融斋谓:  “周
  旨荡而史意贪。”此二语令人解颐。
[四十九]
  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
  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
  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
[五十]
  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一语以评之日:  “映梦窗,凌【零】乱碧。”玉田
  之词,余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日:  “玉老田荒。”
[五十一]
  “明月照积雪”  “大江流日夜”  “中天悬明月”  “黄』长】河落日圆”,此
  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
  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
  之。
[五十二]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
  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五十三]
  陆放翁跋《花问集》谓:  “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
  能此不能彼,未可【易】以理推也。”《提要》驳之谓:  “犹能举七十斤
  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
  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之言日:  “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
  诗。……然其欢愉愁苦【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
  所造独工。”五代之词所以独胜,亦以此也。
[五十四]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敞而有律绝,律绝
  敞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
  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
  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4J55
[五十五]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
  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
  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日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
  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五十六]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
  之作者,可无大误矣。叫78
[五十七]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剌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
  道已过半矣。
[五十八]
  以《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  “双成”四字,才有余
  也。梅村歌行,则非隶事不办。白、吴优劣,即于此见。不独作诗为然,
  填词家亦不可不知也。
[五十九]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
  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
  诗,若长调之《百宇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六十]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
  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
  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六十一]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
  与花鸟共忧乐。
[六十二]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守穷】贱,撼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
  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
  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
  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而子日:  “未
  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恶其游也。
[六十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六十四]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
  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
  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附录一:《人间词话》背景谈
附录二:诗词引用
后记

前言

  

    这本书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对《人间词话》的随文讲解,更着力处是将《人间词话》放进哲学、美学与时代的大坐标里。
    1. 伪装成门槛的高墙
    1954年12月26日,傅雷给远在波兰的长子傅聪写信,叮嘱他保重身体以备战钢琴比赛,最后还不忘记以“舵工”的姿态指导他读书要领:“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艺术总是相通的,钢琴家也需要借《人间词话》这把金钥匙来开发性灵,正所谓功夫在琴外,在一切技巧之外。但是,这把金钥匙易得而难用:“《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
    傅雷这番话虽然指出了《人间词话》的阅读门槛,却一点也不会令人生畏。肚里储备百余首诗词而已,这虽然算不得天下最简单的事情,至少也和“困难”二字绝不沾边。今天的中学生、大学生毕竟和傅雷时代的同龄人不同,只要按部就班地上过语文课,几乎都能轻松跨过这个门槛。所以傅雷在六十年前的告诫,在今天看来反而变成一种莫大的鼓励。
    也许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人间词话》在今天被指定为中学生语文课外读物。但是,傅雷及其笃信者们实在大大低估了《人间词话》的阅读门槛,或者说,百余首诗词的阅读储备无论如何都要算是所有门槛中最容易跨过的一个。
    这倒不是说王国维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有意搞得多么高深莫测,而是因为《人间词话》是处于新旧时代之交与中西学术之交的一部极特殊的理论著作,它的传统性使我们无法按照现代学术论文的严谨风格来理解它,它的现代性又使我们无法遵循中国古典文论的惯常套路来分析它。它在含而不露地以康德、叔本华的美学体系来阐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而康德和叔本华,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两个何等令人生畏的名字啊,更何况王国维时而以中国传统诗论那种大大有欠严谨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西方美学的严密体系……
    所以《人间词话》可谓美学界的《红楼梦》:因为杰出,所以被仰望;因为复杂,所以使太多研究者以恋爱般的狂热投入聚讼纷纭的浪潮,由此开辟出各式各样的解读路径。认为《人间词话》通俗易懂的,也只有真正的门外汉了。
    为了便于普通读者理解,我在这本书里除了仔细分析理论背景之外,还会更多地列举一些诗词实例,以作品选讲配合理论思辨,做足百余首诗词的积淀。事实上,本书总共选讲的诗词在二百五十首左右。
    2. 语词的陷阱
    乍看起来,《人间词话》太符合今天这个快餐时代的阅读风格:两三句话便是一个独立章节,只是作者零星记录下来的心得随感而已,既没有回环往复的逻辑思辨,亦不见构建理论体系的宏大规模,就连语言也只是古汉语里最易读的那一类罢了。但是,倘若我们真的以睡前三五分钟随手一翻的姿态阅读《人间词话》,就会不自觉地陷入无数个陷阱里去。
    最害人的陷阱是一些再常见不过的语词,譬如“境界”。
    “境界”是《人间词话》最核心的概念,但它与“精神修养”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叔本华美学体系的一件中式外衣而已。倘若王国维存心将《人间词话》写成一部理论专著,那么他对“境界”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一定会做出精准的阐释,并且会在全文当中一以贯之地使用这个术语,而他偏偏写的是一部札记或随笔,于是既不曾界定过自己的特殊概念,甚至同一个“境界”时而做美学术语来用,时而做日常语词来用,读者稍不留心就会混淆;再如“理想”“赤子之心”“优美”“宏壮”“崇高”“关系”“限制”等,各有其西学背景,背后是一整套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体系;再如“兴趣”这样的词,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专门概念,也不能以interest简单视之。
    阅读常会遇到这样的语词陷阱:有些词汇一望可知是专业名词,但有些专业名词披着日常词汇的外衣,常常能够迷惑读者。比如一本书的题目是Plant Tissue Culture,三个单词都很普通,翻译过来是“植物手纸文化”,但这其实是一本生物学专业书,正确的译名是《植物组织培养》。
    3. 在大坐标中理解点与线
    俞平伯曾在《重印人间词话序》中盛赞这部词话“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这话一点不错,王国维正是以十足的厚积做十足的薄发,而读者纵然不至于“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读”,至少也要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才行。
    王国维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以西方的哲学、美学来分析、解释中国文学,所以为了读懂《人间词话》,我们首先要读懂王国维的西学背景,而事情的另一方面是,这部《人间词话》并非凭空立论,而是一部“对话之书”,时时处处都在针对着他那个时代的词坛风气,与当时词坛名宿和曩昔词学大家隔空过招。矫枉难免过正,所以我们若不想仅从字面上偏颇地理解王国维的一些观点,就有必要多做一些功课,了解他的对手们都有怎样的看家本领。
    譬如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一个点或一个线段,只有看清这个点或线段所在的坐标,才能够正确理解它的意义。这正是我这本书最着力要做的事情:梳理出王国维的学术背景,梳理出有清一代的文学背景,将《人间词话》准确标识在由这两个坐标轴交叉而成的大坐标里。我很希望读者可以从这个大坐标里获得高屋建瓴的视角和融会贯通的体验,如此一来,《人间词话》的许多难点便可以不待解而自解,不待辨而自明。这也是我自己一以贯之的读书方法,我想这个方法是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阅读态度更为认真的读者不妨从本书附录“《人间词话》背景谈”读起。虽然许多背景性质的、具有坐标意义的知识点我都会在正文当中随文讲解,但为了增加正文的顺畅感,我还是将若干内容,尤其是理论性太强的内容,放到附录里集中解决。
    4. 伟大的错误与细小的真理
    阅读《人间词话》还有一个难点,那就是西方哲学、美学的许多观点往往有违常识,尤其有违中国人的常识。比如“美是客观的,不会有‘各花入各眼’的情况”,康德如是说;“理性不是科学的基础,直观才是”,叔本华如是说……
    这些观点倘若出自无名鼠辈之口,发表于某个人声鼎沸的论坛上,无论其论证过程如何严密,都只会受到群起而攻之的待遇,使批评者们享受一场以智商和学养自矜的狂欢。当然,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先哲们某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高深见解确实在今天已经失去了立锥之地,但即便是那些彻头彻尾的谬论,也曾在思想史上光耀一时,在文明的进程里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石。换言之,一些观点即便是错的,亦不失为伟大的错误,而伟大的错误往往比细小的真理更值得我们重视。
    5. 弹指派和讲理派
    《人间词话》评论词作,任何引述几乎都是一带而过,这在当时丝毫不曾侮辱读者的学养。但毕竟时过境迁,今天《人间词话》的读者已不再是清末民初长袍马褂的饱学宿儒了,以至于太有必要对书中的引述做出详尽的解读。
    通常意义上的诗词讲解,重点无非是时代背景、人物生平和字词释义,但既然《人间词话》是一部美学之书,那么我对诗词的讲解也会相应地突出诗艺的一项:哪是好诗,哪是不好的诗,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不好,都有道理在。
    中国的文艺评论有两个不算太好的传统,一是以玄解玄,一是以不解为解:前者爱说一些玄之又玄、大而无当的话,解释之语简直比被解释的对象更需要解释;后者过分强调审美的主观性,说一首诗为什么好,因为“我觉得好”,为什么觉得好,因为“心领神会,不可言说”。
    所以我很乐于引述朱光潜的一番见解:“如果你没有决定怎样才是美,你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美;如果你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你就没有理由说这件作品是艺术,那件作品不是艺术。世间固然也有许多不研究美学而批评文艺的人们,但是他们好像水手说天文,看护妇说医药,全凭粗疏的经验,没有严密的有系统的学理做根据。我并不敢忽视粗疏的经验,但是我敢说它不够用,而且有时还会误事。”
    如果朱先生看到今天的图书市场,一定会惊叹于有那么多的“水手说天文,看护妇说医药”的读物大行其道。原因无他,最能贴合外行人阅读趣味的作者往往也是和这些读者一样的外行人。于是,当谬论因为泛滥而变成了我们的常识,我们对一切真知灼见自然也就培养出相当强大的免疫力了。
    幸或不幸的是,文艺理论的一大功能就是把所谓不可言说的东西清晰地言说出来。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做,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么做,甚至有人觉得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感觉才是最好的。这也无可厚非,“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我尊重弹指派的深不可测,但我是讲理派。
    最后要说的是,我曾在2009年出版有《人间词话讲评》,当时限于篇幅,仅仅讲解了《人间词话》全部六十四章中的前二十三章。今天终于有机会续成完璧,并且对2009年版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订。毕竟几年过去,我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苏缨
    2014年5月

后记

  

    作者的偏爱与读者的喜好往往不能合拍,甚至背道而驰,这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一直以来,越是我私心偏爱的作品,读者反而越少。我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照旧被这条残忍的规律所吞噬,但我还是希望更多喜欢我的人是通过这本书以及《少有人看见的美》来认识我的。
    苏缨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