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模仿者(精)/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

  • 定价: ¥30
  • ISBN:978702010647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141页
  • 作者:(俄罗斯)谢尔盖·...
  • 立即节省:
  • 2007-01-01 第1版
  • 2015-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谢尔盖·叶辛著的《模仿者(精)/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生动地再现了前苏联改革时代知识分子生活圈中光怪陆离的现象。关于“是”还是“像”提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 小说的中心人物谢米拉耶夫在社会上顿有影响,是位著名画家,也是美术馆馆长。其实,就艺术水平而言,谢米拉耶夫完全是平庸的,从道德角度,他又是个卑鄙龌龊的小人。

内容提要

  

    谢尔盖·叶辛著的《模仿者(精)/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生动地再现了苏联改革时代知识分子生活圈中光怪陆离的现象。关于“是”还是“像”,提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小说的中心人物谢米拉耶夫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是一位著名画家,也是美术馆馆长。其实,就艺术水平而言,谢米拉耶夫完全是平庸的,从道德角度,他又是个卑鄙龌龊的小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惜背叛出卖自己的亲朋好友,导致妻子自杀,女儿和自己的得意门徒也相继离他而去。为了获得一个可以使自己永垂青史的国家项目,谢米拉耶夫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后关头却功亏一篑,女儿和那位学生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真实战胜了模仿,虚伪退位于率真。作品在八十年代末问世后,曾经轰动一时,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中一部厚重之作。

目录

正文

前言

  

    当代俄罗斯知名作家叶辛(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一九三五年生于莫斯科,一九五五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当过演员,从事过广播电视和刊物编辑工作,一九八七年起在高校讲授文学创作技巧课程,后任教授,一九九二年起就任高尔基文学院院长的公职。这个学院的特殊性不在于有多少毕业生成了作家,而因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立的文学高等学府。作家的七十岁华诞不久前刚刚度过,而依照俄罗斯的法规,迈过这个年龄槛以后就不宜再任较高级别的职务,所以学院的领导人可能会有变化。
    叶辛的父亲曾是前苏联的一名地方的军事检察官,在斯大林时代受到迫害。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被问起是否对苏维埃政权有怨言时,叶辛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给了一个颇能引人思索的回答。他很坦诚地说:“没有怨言。从小我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上中学时努力读书,在大学里是模范生。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Et那一天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才六岁,家里刚给我做了一条大人穿的长裤,我正穿上在院子里炫耀,这时收音机广播了战争开始的消息。当时刚好要吃午饭,我的婶娘正往屋子里端来热热的一锅汤。听到这个消息,她惊得一下子把锅掉到地上。这一年我们撤退到母亲的老家。冬天很冷,没柴烧,母亲不得不锯了外祖父园子里的苹果树。回了莫斯科以后,有一次妈妈说:-你脚上没有穿的,去找找校长,求他给你发一张鞋票。’我心里明白,这没什么不体面的,当时整个国家都非常艰难。校长仔细听了我的陈述,一句话也没有多问,从怀里掏出那张珍贵的纸片给了我。加入共青团的那一天,我也是永远忘不了的。当被问到‘你父亲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我坦诚地回答说‘在监狱里’,接着号啕大哭。这时校长站起身说,‘没什么,儿子不能担父亲的责,。引用的斯大林的这句话,堵住了当时想讥讽嘲弄我的那些人的口……过去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抛弃的。”笔者引述作家叶辛的这一段答记者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人生观念和胸怀。
    叶辛是位多产的作家,有力度的作品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九九年问世的已达十五部,其中还不乏长篇。
    关于写作,叶辛也坦言自幼就梦想成为一个作家,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编织出不可能全都亲身亲历地参与和感受的世界。在他眼里,写作就是捕捉瞬时即逝的东西,因为生活里有许多有价值的、值得深思的关注点,如果不实时地把这些固化在纸上,很快就会溶失在无数寻常事件的洪流之中,因此他很早就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
    在俄罗斯当代文坛,叶辛以擅长写知识阶层闻名。尤其是从事创作性活动的文化艺术界,占据了他的视野中心。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叶辛的着力点是社会心理分析与披露,透过当代社会的所谓精英人物,他却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花样层出不穷的追名逐利,渴望权力却又甘心依附,标榜清高而又抵不住诱惑,妒贤嫉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权势面前也不妨卑躬屈膝,真才实学让位于弄虚作伪,巧取贪得靠的是老谋深算,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社会期望于精英们的是自强、独立、正直、奉献,两者的对比反差就成了社会转型期人文品质追求的一大课题。叶辛以其敏锐的笔触和犀利的目光把这类形形色色的生活表象放在心理剖析的镜下,透过小说中的人物折射给社会。因此,他的作品一问世就很受人瞩目,他本人也像个冲浪者一样成为出没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本书推出的《模仿者》发表于一九八五年,是叶辛最知名的一部作品,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
    书中主角是个画家、是个擅长伪装和精于钻营的人物。此人虽然掌握了相当不错的绘画技艺,惟独缺少真正艺术家的才智和风范,但凭借种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和人际间钻营游刃的本领,使自己成为画界的大师级领军人物。比如说,主人公自恃有超一流的创作人物肖像的本领,但在他画室里却秘设一间暗房,借着偷拍肖像主人的大量照片进行描摹。
    如果主人公的作伪行径只限于绘画,仅此也成就不了他的大师事业。小说引人人胜之处不仅在于作者清晰刻画出作伪者的全部嘴脸,更精彩的是底朝天地掀开了他那深藏于心的阴暗的人生理念。读者从书中会看到,此公不仅模仿别人的创造性行为,而且模仿情感,模仿人间之爱,甚至包括对自己的母亲、妻子。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彻头彻尾的欺骗性,主人公自己不仅完全清楚,而且处之坦然,甚至想以此来示范于子女。遗憾的是,这类的所谓成功人士,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因此这部作品虽然没有十分引人的情节故事,但社会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俄罗斯的国界。
    有趣的是,小说出版之时正值俄罗斯当代大画家格拉祖诺夫在莫斯科举办画展,大批参观的人在展馆门前排起长龙。于是风言风语骤起,说是这位画家就是小说的原型人物,一时之间使叶辛落人了社会情态的心脏地带,因为人们已经对现实生活中的谎言万分厌恶。值得注意的是,叶辛在这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他写作特殊文体的独白式叙述。有人说这是受了他习惯于写日记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样以第一人称倾心自曝的方式来讲故事,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社会上有的人硬要对号入座而带来的麻烦。
    时至今日,谢尔盖·叶辛的这部作品仍然是与时代同步的,因为在小说人物谢米拉耶夫的位置上,又不断出现新的模仿者。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公众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张秉衡
    二○○六年八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