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缅甸岁月(奥威尔作品集)(精)

  • 定价: ¥48
  • ISBN:9787568011327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345页
  •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 立即节省:
  • 2016-01-01 第1版
  • 2016-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缅甸岁月》是乔治·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小说描写的英属印度是这样的一幅画面,白人老爷终日饮酒作乐、腐败堕落;白人夫人小姐不学无术、贪慕虚荣;土著勾心斗角、阿谀谄媚;但有这样一位白人萨布(老爷)——弗洛里,他恨透了帝国主义,看不惯自己的族人在别人的土地上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但骨子里的懦弱又让他畏畏缩缩,不敢站出来反抗。因为他害怕“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而失掉了整个世界”,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这丢脸、可怕的徒劳中,荒废生命、腐败堕落”。

内容提要

  

    《缅甸岁月(奥威尔作品集)(精)》作为乔治·奥威尔的首部小说,它呈现了极为真实的殖民地生活白人腐败堕落,土著浑浑噩噩,但作为白人的主人公弗洛里,却在身份认同危机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同情东方民族,憎恨帝国主义,渴望找到一位和他一起分享缅甸生活的朋友,另一方面“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个正直的人”的他害怕“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却失掉了整个世界”,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这丢脸、可怕的徒劳中,荒废生命、腐败堕落”。
    在印度的任何一个城镇,欧洲惧乐部都是精神圣地,是英国权力的集中地,是当地官员和百万富翁可望而不可即的极乐世界。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原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以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闻名于世。
    奥威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返回英国后,于1917年获奖学金入伊顿公学读书,成绩优异,并在学校刊物上发表其最初的文章。1922年到缅甸,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意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
    1944年写成讽刺苏联革命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次年出版后头一次使奥威尔名利双收。
    1949年出版政治讽喻小说,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一九八四》。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译后记

前言

  

    谈到乔治·奥威尔,大家再熟悉不过他的《动物庄园》(Animal Farm)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了,但知道《缅甸岁月》的人却相对较少。这是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34年。我倒是觉得,相比起上述两部经典的政治寓言,《缅甸岁月》带给大家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奥威尔。小说建立在奥威尔本人缅甸生活的经历上。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奥威尔来到了缅甸,当了五年的殖民警察。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奥威尔看到了东方人的愚昧、势利、奴性等等劣根性,同时自己又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产生了深深的厌恶。这些情绪都在这本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以至于此书一开始就在印度被禁止发行。小说中不管是当地土著人的形象还是白人萨布(老爷)的形象几乎无一是正面的。但即便如此,整本小说还是充满了奥威尔对殖民地的矛盾情绪,他虽然同情被殖民的东方民族,但代表他本人的小说主人公弗洛里在白人萨布被土著包围之后,还是充当了保卫白人阵营的角色。弗洛里厌恶白人萨布的那一套作风,却又摆脱不了它在自己身上的影响。奥威尔本人也在从事五年殖民地警察的工作后,在矛盾之中毅然选择辞职,即使他要面对的是巴黎和伦敦最底层的生活。在这里,我不想透露太多小说的内容,正如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乌克兰版序当中说的那样,“如果作品不能自己说明问题,那它就是失败之作”,而这本《缅甸岁月》绝非失败之作。
    翻译这本小说,对我来说既是荣幸,又是挑战。书中保留有相当数量的非英语词汇,包括印地语、缅甸语等等。这着实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奥威尔这样的处理,让我想起了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以及《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这两本小说中也保留了相当多的达利语和普什图语,为的就是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更加真实的阿富汗。那么,在《缅甸岁月》中保留印地语、缅甸语,想必也是要为读者呈现最真实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生活,一个最真实的缅甸。于是,我和本书的另外一位译者张旸先生商讨过后,决定尽量保留这样的“异国风味”,不去剥夺中国读者了解当时那种真实殖民地生活的权利。翻译本书的另一挑战,便是书中出现的好多典故、名言、以及文化特定词。这些概念对于大部分中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那么到底要怎样翻译奥威尔这种引经据典的描述呢?无非是两种办法,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1]中提出“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
    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译文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最后,我们两个译者商量决定还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奥威尔,让本书的读者向他靠拢。于是在碰到这样的内容时,我们采取的方法多为保留原意,再做注解。这样做的理由有二,一是要在中文中找到恰当的比喻、典故以求让中文读者的感知与英文读者的感知达到一致实属困难;二是选择读奥威尔的读者,大多不光满足于了解他笔下的那个单纯的故事,一定希望多去体会这位大文豪独特的文风以及幽默感。
    其实一本书的译者序本没必要赘述过多,只需将读者读本书之前所需要知道的东西加以交代便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有必要先在译者序里澄清我们的一些翻译策略,好让读者更好的调整,达到更佳的阅读体验。
    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Why I write)一文中总结了四个写作的动机——完全的自我中心、热衷于美的事物、基于历史的使命、政治性目的。很多读者会同意奥威尔很多小说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创作的,但我想,这本《缅甸岁月》的创作主要是基于第三个动机,“想要了解事情的样貌、挖掘事件的真相,并将结果留存下来,好流传于后世”。当时的奥威尔,政治观尚未完全成熟,他是用自己的文字在摸索,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与愧疚感,但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之后仇视极端专制主义的政治观打下了基础,让他对自己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促使他创作出了经典的传世之作《动物庄园》和《1984》。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香港浸会大学的黎翠珍教授,在本人翻译过程中为译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感谢我的缅甸朋友,香港大学的Wai Yan Phyo同学,为我们翻译缅甸语以及当地各种方言提供了帮助。同时,也特此感谢本书的另外一名译者张旸先生,与我一起完成了这一挑战。最后,我希望将此译本献给张旸先生与我共同的恩师——外交学院范守义教授。

后记

  

    乔治·奥威尔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知道奥威尔的读者大多也是通过《动物庄园》和《1984》两部旷世奇作。不少人问我:“奥威尔是谁?”我想了想回答说:“就相当于英国的鲁迅。”
    奥威尔和鲁迅诚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笔触辛辣,针砭时弊,说到人性总是一针见血;奥威尔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后来当了记者,而鲁迅弃医从文;奥威尔来自宗主国英国,在殖民地缅甸当警察,而鲁迅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日本求学;都是英年早逝,甚至都是死于肺病;英国设有奥威尔奖,中国有鲁迅文学奖……我把乔治·奥威尔比作“英国的鲁迅”,二位先生如若地下有知,应该也不会怪罪晚生吧。
    在中国.鲁迅可谓家喻户晓,而奥威尔的读者却并不多,国内甚至连一套完整的中文版“奥威尔作品集”都没有。今年是乔治.奥威尔诞辰110周年,我很荣幸能与郝爽女士一同为“译言占登堡汁划”翻译《缅甸岁月》这部作品,把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并喜爱这位“英国的鲁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小说采用双线叙事,一条线是白人弗洛里的感情生活,另一条线是土著吴波金和维拉斯瓦米医生的权力斗争。作者巧妙地安排两条线索在交替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后以弗洛里的悲剧和维拉斯瓦米医生的失败告终。
    有批评家把《缅甸岁月》评价为“仅次于福斯特《印度之行》和吉卜林《基姆》的英属印度殖民地文学作品”,但我认为这种评价有失偏颇。殖民统治、种族歧视和身份认同是《缅甸岁月》的三大主题。小说在对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的表现上或许确实不如《印度之行》或《基姆》深刻,但在身份认同方面,《缅甸岁月》塑造出了最为成功的角色——主人公弗洛里。奥威尔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弗洛里,他在身份认同危机中苦苦挣扎,一边是对东方文化的痴迷和无可自拔,另一边却放不下自己作为白人萨布、统治阶级的社会地位。他讨厌欧洲人无聊的闲谈.却乐意与一个坚持“白人至上”的土著医生结交;他养了个缅甸情人,却爱上了年轻的英国女士;他反感英国殖民掠夺,却在缅甸人起义的时候率领警察镇压;他如此无畏不羁,却总是被脸上的那块胎记所累,在他每每鼓起勇气准备表白的时候,让他胆怯、自卑、欲说还休……“内心深处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却还是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这丢脸、可怕的徒劳中,荒废生命、腐败堕落.这些或许都是自己的过错。”
    或许《缅甸岁月》就不应当归到“殖民地文学”这个类型当中,它或许只是一部爱情悲剧,碰巧发生在英属印度殖民地而已,就连奥威尔本人也在《我为何写作》一文中指出“我想写的,是一种有着悲伤结局的长篇自然主义小说”。 说到悲伤结局,读者看完《缅甸岁月》,不免会对弗洛里的悲剧扼腕叹息。假如当时没地震,弗洛里和伊丽莎白不就在一起了吗?假如玛拉美在教堂门口被拦住了,弗洛里不就过上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了吗?假如弗洛里没有缠着伊丽莎白向她解释,她难道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原谅他吗?他为什么要自杀呢?他为什么一定要以悲剧收场呢? 我一直都对“悲剧的必然性”持怀疑态度。我从来不认为弗洛里性格里的懦弱导致了他的“必然悲剧”,我也从来不认为他的悲剧有“社会的必然性”。按照鲁迅的说法,“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自然主义的悲剧想必就是任由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我毁灭,让读者在一边看吧。这最后急转直下的悲剧大结局,就像奥威尔在书中解释的那样,“说到底,还是那块胎记毁了他”,没有任何必然性,只是他选择了自我毁灭而已。 再说《缅甸岁月》的翻译过程。英汉翻译本身就不简单,把英国人在缅甸的故事翻译给中国人看,就更是难上加难。郝爽女士和我尽量音译缅甸语以保留异域风情,尽量用中文再现奥威尔大师级的犀利而幽默的文风,在四个多月的翻译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批评,合作得非静喻快。 感谢我的同学刘帆先生和周翔宇先生在翻译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能够在海量的线上资料中轻易地搜索和浏览,这都是前辈翻译家难以想象的。最后,我希望将此译本献给郝爽女士与我共同的恩师——外交学院范守义教授。 张旸 2015年5月于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