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白色流淌一片(精装纪念版)(精)

  • 定价: ¥49.8
  • ISBN:9787537846974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岳文艺
  • 页数:378页
  • 作者:蒋峰
  • 立即节省:
  • 2016-10-01 第1版
  • 2016-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白色流淌一片(精装纪念版)(精)》是青年作家蒋峰代表作品,精装版荣耀上市,全本珍藏。
    《人民文学》历时三年重磅连载,极为罕见!
    看过的都说好,没看的都在找。
    本书获奖无数,载誉而来。
    以主人公许佳明为视角,从希望、告别、成长、信仰、占有欲与梦想六个主题延生出六个人生阶段的故事。他带你看清生活的真相,教你用力去爱这并不完美的世界。●作者的叙事灵动洗练而克制隐忍,浸满苦涩又飞扬希望,犹如一面被海上岁月磨旧的风帆,无声地散发着朴素而又心动的美感。

内容提要

  

    《白色流淌一片(精装纪念版)(精)》是青年作家蒋峰代表作品,精装版荣耀上市,全本珍藏。
    小说以主人公许佳明为视角,从希望、告别、成长、信仰、占有欲与梦想六个主题延生出六个人生阶段的故事——
    他活得足够老了,癌症晚期,死后的保险金比他的命还重要;
    他,生下时就哑了,一生从未讲过一句话,却把继子当作这世界最后的善意;
    她美丽过、值钱过,在年老色衰时嫁给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她终于不必再听话;
    她自杀了,带着肚里的孩子一起,他们的年龄加在一起还不够理解周围的恶意;
    她可以放弃的东西很多,比如钱、未来、善良、自由,甚至尊严,除了一个人;
    她本应过上幸福得俗套的生活,却因他的命案不停地逃亡……
    在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人物跨越了漫长的三十年。许佳明带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教我们用力爱这让人疼痛的世界。
    作者的叙事灵动洗练而克制隐忍,浸满苦涩又飞扬希望,犹如一面被海上岁月磨旧的风帆,无声地散发着朴素而又心动的美感。

作者简介

    蒋峰,1983年出生,长春人,双子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读文化签约作者。
    代表作有《维以不永伤》《一二》《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淡蓝时光》《恋爱宝典》《为他准备的谋杀》《白色流淌一片》,部分作品被译介至俄罗斯、法国等国家。
    作为当代最具才华的青年作家,蒋峰对创作的坚持成为他的文学标签。他是“八〇后”作家群里受到主流文坛费誉最多的作者之一。蒋峰说,我会一直写作,以等待荣光的到来。
    2002年,获得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6年,凭借《淡蓝时光》获得《青年文学》年度新人作家奖;
    2011年,凭借《为他准备的谋杀》获得“南方传媒年度十大图书”奖;
    2012至今,凭借《白色流淌一片》先后摘得七项大奖,包括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人民文学奖、2014年《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2013年北京文学奖、中国小说协会2013年度十佳作品奖。
    新浪微博;@蒋峰之梦

目录

第一章 《遗腹子》(希望)
第二章 《花园酒店》(告别)
第三章 《六十号信箱》(成长)
第四章 《手语者》(信仰)
第五章 《我私人的林宝儿》(占有欲)
第六章 《和许佳明的六次星巴克》(梦想)

前言

  

    二○一二年春天我在南京,有天下午去一家书店避雨。很小一张门面,要弯着腰下几级台阶才能进去,里面几乎没有灯,所有的书都零散地堆在地上,我要跟跳房子一样找地儿下脚。书架上反而没几本书,仿佛从书架到书垛是条单行道,读者把书从架上拽下来,翻几页扔在书垛上,老板就懒得把它们再一一塞回去了。我以为挑不出什么,可在雨停之前还是找到两本书准备结账,一本是梁实秋的集子,他是我在写作文的年纪就喜欢的作家;另一本是我朋友的旧作,以前见到他都是假装看过这本书,读一读让自己别那么心虚。诡异的事情在结账时发生了,我拿到门口问老板多少钱。他一脸茫然,皱眉看着我。我知道这种小书店价钱不定,有些是全价,大部分会打折,具体的折扣要看出版的年份和版次,甚至要考虑那年代的物价,这是个复杂的换算。他把两本书放到公平秤上,告诉我一斤二两,算我七块。我没明白,问他怎么算的。好像我在怀疑他的业界良心,他让我再看秤,指着上面的数字大声说:“六块一斤,十元两斤。”
    这是让每个写作者都会心碎的一句话。我去过很多城市、很多书店,我从没想过会在这里问出菜市场一样的口令——这书怎么卖的,多少钱一斤?而事实上,菜市场也很难找着比十元两斤更便宜的东西。猪肉十五元一斤,牛羊肉三十元一斤,香蕉苹果也不止这个价。真的,每个字要写多重才能生存?
    我十四岁立志当作家,十八岁开始写作,小时候以为作家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像歌德那样高光,像卡夫卡那样阴暗,像拜伦那样多情,像福楼拜那样孤独,像格林那样居无定所,像厄普代克那样足不出户。他们都写过好书,都曾激励我前行,可我从来不敢想象,有一天这些大师的作品就像牛羊肉那样滴着血,放在秤上论斤卖。
    对文学而言,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视听艺术更快捷、更准确地替代了文字阅读;人均每年读书不到五本,其中还算上中小学生的二十本教材;图书出版每年以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向下递减;近十年的研讨会都在讨论文学是否已死,或是还有多久会死;那些剩下的作家,仿佛邪教成员一般稀少而古怪。这种种的一切让我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质疑:最初的梦想是不是一个死胡同?十五年前王小波就自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他说他要做那个反熵的人,他认为他有文学才能,他要做这件事。他提醒过我们做这件事有多苦,只是他没说有那么苦,而且十五年后会更苦。
    我于二oo四年出版第一本书,到现在正好十年,陆续出版几本长篇。或好或坏,但我一直在努力。有过一些吹捧之辞,说我如何坚持,如何有实力、有潜力,早晚成大器。这些恳请不要再讲,听起来说起来都像是酒醉之后的失败之音。说多了没意思,我肯定往前走。也有人劝我做些富贵事,反问我,继续写作有意义吗?难道写得过博尔赫斯吗?说这话的是前辈,我担心是好意,所以没翻脸离席。我想回答他,首先,我也不知道我下一部作品能不能写得过博尔赫斯,他站得再高也没挡着我的路;再说,就算写不过,就算一万个写作者才能顶出一个博尔赫斯,我起码可以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白骨贡献一个单位,不要那么怀疑地看着我,我没粉饰自己,总要有人做白骨。
    这十年所有审判文学的研讨会我都没参加,我不相信文学会死,我不相信我的梦想是一个死胡同。没有理由,我必须信,因为只有相信这些,我才有力气干好这件事。也许这些可以解释,我为什么还要写作。这是文学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代,要是文学哪天真的守不住了,那我就做一个文学守陵人,告诉来往的后人,文学曾经葬在这里。
    二○一四年五月

后记

  

    二○一○年十月,《为他准备的谋杀》就要截稿的时候,我在西安的城中村闲逛,去考虑《谋杀》结局应该如何处理,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下本书就去写《白色流淌一片》,关于许佳明的一生。只是我没想到这本书要写这么久,差不多每一章都写了两遍以上,除去《遗腹子》《我私人的林宝儿》,剩下的几篇还不止两遍。第六章《和许佳明的六次星巴克》,一稿敲完最后一个字,已经到了二。一四年的正月初七。前后三年多,四十个月,平均每篇差不多要写半年。虽然这期间我也做了一些琐碎的工作,但熟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人是陷在《白色流淌一片》里面的,我没有力气而且也不敢将自己拔出来。
    斯蒂芬金说过这样的话,一本小说不要写太久,趁你对它还有热情抓紧写完。我所谓的不敢将自己拔出来,就是担心我对《白色流淌一片》的热情会消退。小说前面好写,有意无意地挖了几个坑,越往后写越艰难,既要把坑填上,又要让它成为独立的作品。到最后一章,《和许佳明的六次星巴克》,我已经不知道还能再讲点什么,前面全是坑,我总要将它们填上;第一章《遗腹子》留了个尾巴,林宝儿不想告诉修智博自己的过往,因为她不想错过眼前这个好男人。当时有人问我,林宝儿到底怎么了,我说不知道。对方不满意我的答案,但我是真的不知道,即使写完《手语者》一稿的时候,我都不清楚林宝儿是怎么回事。直到十个月后,我写《手语者》第三稿,我才真正看清楚,林宝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白色流淌一片》六个章节,基本都是在《人民文学》发表的,感谢编辑马小淘对我的信任。大概到二○一一年十一月,第三章《六十号信箱》定稿后,我陆续收获前两章《遗腹子》及《花园酒店》的一些奖项,这种感觉很有趣,我一般不在写作中连载,更没有过正写着后几章,却收到前几章授奖邀请,那是一种奇怪的压力,超过自律自阉,得意退去就会想,前两章已经是他们眼中的年度最佳,这章怎么办,写掉了得多丢人。有那么一阵儿,我跟失语似的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还好后面的没令人失望,还好现在的《白色流淌一片》胜过几年前我脑海中的《白色流淌一片》。我不清楚别人,只是我自己,最近十几年,总有那么几个故事在脑子里反复回荡,身为作家,我能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机把合适的那一个挑出来,一行一行地敲在电脑上,努力希望这比我一直构思的还要好,努力希望你会喜欢。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