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南泥湾

  • 定价: ¥38
  • ISBN:978750809254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夏
  • 页数:379页
  • 作者:姬晓东
  • 立即节省:
  • 2017-10-01 第1版
  • 2017-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不忘初心,重振南泥湾精神;任重道远,共筑中国梦伟业。
    姬晓东著的《南泥湾》是红色题材长篇小说,讲述了三五九旅先遣营的官兵,在不毛之地南泥湾九龙泉引发的一系列的故事。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南泥湾精神”在陕北大地横空出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峥嵘岁月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内容提要

  

    七十多年前,英雄的三五九旅将士们,用一腔热血和伟大的信念,踏进人迹罕至的南泥湾,与天斗,与地斗,与饥饿斗,与寒冷斗,与疾病斗,与野兽斗,与土匪和敌人斗,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万两千将士用付出一千一百多条鲜活生命的巨大代价,将荒无人烟的烂泥滩变成“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塞上好江南、陕北米粮川,使遭到重重封锁、陷入生死存亡境地的陕甘宁边区和圣地延安,绝处逢生,走出困境,成为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地。
    姬晓东著的《南泥湾》以史实为据,用文学的手法讲述了三五九旅先遣营的官兵,在南泥湾九龙泉披荆斩棘、建功立业的故事。他们把最初简单的生产自救,升华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在全党上下不忘初心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显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姬晓东,虎年生人,现供职于陕西省榆林市属某单位,陕西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二十岁初写文章,渐有少量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报告文学散见于省、市报刊;三十岁后重点转向新闻写作,十几年间约有三千余篇计百万余字新闻作品出现在全国各类媒体和门户网站,其中有近百篇获各类新闻奖,并有不少舆论监督文章在全国引起反响;进入新世纪后重写小说,先后出版长篇反腐小说《旱码头》、反映激烈报业大战的长篇小说《记者》、官场黑色幽默长篇小说《县长升迁记》和改编自李季同名长诗的长篇小说《王贵与李香香》等,在全国引起反响和网友热评;近年来触及影视,编导电影《美丽村官》和《王贵与李香香》。

目录

正文

前言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每当我的耳畔响起《南泥湾》的优美旋律,就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眼前浮现出的不仅仅是瓜果飘香、粮丰林茂、牛羊塞道、鸡鸭成群的陕北江南美景,更多的是三五九旅的将士们在南泥湾风餐露宿、开荒种地、养牛喂鸡、纺线织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图画,特别是那些在饥寒交迫、野兽围困、辛劳病痛和战斗中牺牲的近一千二百名将士的音容笑貌,我们虽未曾谋面,但他们犹如高大挺拔的群雕,栩栩如生地永远屹立在人民的心中。此书,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与怀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题记

后记

  

    永存的精神是活着的理由
    人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这不是由我们自己主宰的;人该咋样活着?这就是我们自己拿主意的事!当我们能感受到今天初升的太阳和前天、昨天不一样时,生命里一定充满着精神的力量,那是有质量地活着的力量和理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就是如此,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和无数国人留存在心中的伟大信仰。
    我最早知道南泥湾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来自那首曲调既柔美委婉又欢快跳跃、富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歌曲《南泥湾》。这首儿时就耳熟能详,几十年来不绝于耳,影响着一代代人,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革命歌曲;另一个渠道却显得不同寻常。记得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天,祖父接到中共榆林地委的通知,说国务院的一位领导到了榆林,本要登门拜访祖父,无奈首长拉着肚子身体虚弱(也成就了榆林当地名医张鹏举老先生用几分钱草药治好首长多日拉肚子顽疾的故事),所以还请祖父到首长下榻的招待所会面。当时十来岁的我跟着祖父到了招待所,看到首长的面色有些苍白,身体虽然瘦弱但说话声音朗朗,两只眼睛深邃有神。鉴于祖父的耳朵在革命战争年代被胡宗南的炮弹震聋,两人便用笔亲切交谈起来,不时听到首长朗朗的笑声。一旁的我至今依稀记得在他们的片纸上,大概写的都是陕甘宁边区和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的事。这样“默聊”差不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一旁的工作人员以首长身体不适为由“强行”结束了谈话。我带着这位首长是谁的疑惑回到家后询问,祖父从柜子里翻出一本介绍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书,指着封面照片说刚才见的就是王胡子,老了!说着大着嗓门深情地回忆起两人的多次交往。令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是,毛主席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时候,祖父他正好在米脂县担任县长,和王震的交往似乎比较多,不久后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工业局副局长,他们也有不少的交往,可惜年幼无知的我对于这些没有上心,导致具体事例实在回忆不起来了,倒是记得周总理曾找担任过杜斌丞秘书的祖父谈话,深情地评价杜斌丞先生:斌丞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式的共产党员(后来此评价在许多场合广为使用)。听着祖父动情的回忆,看着手里的照片,我实在难把老头和声名显赫的三五九旅王震旅长联系在一起。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吟唱着贺敬之先生的诗,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2016年10月6日,在淅沥的小雨中我来到南泥湾,走进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那些镢头、镰刀、铁犁、纺车和炮弹皮制作的工具等实物,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三五九旅的将士们,用一腔热血和伟大的信念,踏进人迹罕见的南泥湾,与天斗,与地斗,与饥饿斗,与寒冷斗,与疾病斗,与野兽斗,与土匪和敌人斗,他们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万二千将士用付出一千一百多条鲜活生命的代价,将荒无人烟的烂泥滩变成“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牛羊塞道,鱼跃鸡鸣”的塞上好江南、陕北米粮川,使得遭到铁桶般重重封锁、陷入生死存亡境地的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凤凰涅槃一般永生,锤炼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地和永远的圣地。 在从展览馆到九龙泉、金盆湾的路上,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嗅着近处的稻谷飘香,眼前浮现出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抗日必胜坚定信念的三五九旅将士们,豁出生命的代价,流血流汗开垦出的26.1万亩荒地,把梢林满山、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的富庶之地。 三五九旅的将士,凭靠的是一种咋样的力量,让扛枪的手握起镢头,从最初生产自救的一种简单劳动,升华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闪耀着普遍真理光泽,如火炬般一代又一代相传,照亮着我们的心胸、征途和未来的不朽的南泥湾精神?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因为每一个正义的、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行为,就是一次使真理更正确、更饱满、更完善的实践过程,会成为一种能产生裂变出无穷力量的精神,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动力。历史和现实都清楚的表明,一个没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走向辉煌的;同样,一个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是不会真正成熟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我们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的今天,南泥湾精神更显弥足珍贵,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的召唤,也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具体体现。对此,我将当做活着的理由和精神的力量,一如既往地上下求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写小说不列提纲而任信马由缰驰骋万里,是我多年的写作习惯。这部小说破例先列提纲再写作是有原因的。2016年9月下旬的十来天里写出10万字36集电视剧本大纲,是受邀于北京某影视公司,而根据大纲再以三天两集的速度改写剧本也是因了他们,但当剧本写到第十五集发给他们后,不提和我签订创作合同却继续指令要我写下去,对于市场经济较敏感的我开始警惕了,因为盗用故事的伎俩在影视剧创作中有太多太多的教训……从来就喜欢压力的我,对着面前的稿子却产生出用大纲和已成剧本改写小说的冲动,在冲动一个多月后就有了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此书算电视文学剧本还算是小说?在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书稿交到出版社,得到本书责任编辑韩平女士的认可后才算释然。 小说就是讲故事。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我从来笃信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创作的普遍真理,特别是面对三五九旅将士开垦南泥湾这样的大事件,顶礼膜拜、心存敬畏之下,必须要认真核实史实和发生时间,位卑岂敢有历史的“乱码”出现。当然,限于本人水平能力有限,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和认知方面的许多不足,本书的问题一定不少,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指教,在此叩谢! 姬晓东 2017.7.1 于榆林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