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印江大印象

  • 定价: ¥35
  • ISBN:97875513124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太白文艺
  • 页数:159页
  • 作者:编者:刘照进//王...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2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刘照进、王翔主编的《印江大印象》收录邱华栋、弋舟、乔叶、鲁敏等数十位国内文学名家书写印江,歌诵印江的哲思美文,配以精美图片,集中介绍贵州印江山水,境内风景名胜,茶山美景,风土人情,尤其是国内名山梵净山的独特风光,奇异姿容,四季变换。一册在手,图文并茂,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和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的时空坐标中,印江有着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

内容提要

  

    一个地方,一座城,可以是一些人的故乡,也可以是一些人的旅途。但唯一不变的是它始终关乎人们的心灵和行走。靠近时,是深情;远离时,是注目。刘照进、王翔主编的《印江大印象》带领让读者尽情领略大美贵州。让所有在印江大地上的行走和对话,都能获取心灵的方向和自信,获取梦想的斑斓和丰富,并伴随文字的不古而永远呈现。

目录

心灵上的城——《印江大印象》序
木黄,木黄,木色苍黄
壮美的印江
印江大印象
印江之印
感官五重奏
梵净山时光
谁留一匾誉千秋
印江的另一种植物
印江三札
印江的美好时光
青山不碍白云飞
梵净山——一个人心中的光
回望梵净山能看见什么
印江·梵净山
感悟梵净山
白皮纸·罐罐茶
朝圣无言之美
红色木黄
印江城的老时光
穿过白皮纸的河

前言

  

    一个地方,一座城,可以是一些人的故乡,也可以是一些人的旅途。但唯一不变的是它始终关乎人们的心灵和行走。靠近时,是深情;远离时,是注目。那么我想,印江这方山水值得许多目光永久停驻,也值得无数心灵永久眷恋。
    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和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的时空坐标中,印江有着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以高峻壮阔、伟岸雄奇的性格,以包容宽怀、睿智明朗的气质赋予了这方水土的灵性秀美,印江也因生态而美丽,因文化而生动。
    历史上存身佛教、民族、生态、红色文化圈中的印江,有着与生俱来的鲜明地域性格。早在殷商时期,即有先民在这块热土上生息繁衍。印江先民们在灵山秀水之间开文明、辅国家、促民生、相宗庙,既缔造出佛教理学、翰墨书香、梵净绿茶、民俗灯戏、千年紫薇等世界级文化和商业品牌,也构建起独树一帜的书法、佛教、民俗、生态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巴蜀文化序列。从热烈张扬的经世致用,到精致舒缓的风雅从容.长时间文化浸润,让这方充满灵性的土地始终保持有一份植根血脉的“印江风范”。
    行走在印江,透过淳朴的民风,依稀可见印江先民敦厚仁善的点点滴滴。灵山秀水护卫之中的印江,文化的传承几乎没有遭遇过多的人为干扰。顺畅自然,原汁原味而忠实可靠。在这里,民俗方言中深藏不露的文化气息可见端倪。即便是印江村镇的名称,也洋溢着诗意之美:永义、团龙、合水、朗溪、杨柳、芙蓉、洋溪、凤仪……如此优雅的地名,必然来自同样优雅的心智。自然山水孕育的性灵和多重文化营造的语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处佳境而心游佛殿,更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优雅燕闲和精致人生。
    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既要给民众更好的生存权.也要为社会营造更好的发展权;既要传承保护,向祖先有交代,也要除旧布新。为子孙谋发展;既要事业,也要祖业;既要发现,也要发展……印江决策者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时代的发展节点上,实现社会经济的理性升级和从容转型,这需要智慧和清醒。于是,借助“名家看印江”采风活动搭建起纽带和桥梁,知名作家邱华栋、聂鑫森、孙春平、乔叶、鲁敏、付秀莹、唐涓等,先后从北京、湖南、河南、江苏、甘肃、青海、海南、陕西、广东等10多个省市赶来,以旁观的冷静,以访问的新奇,以行走的自信,以对话的真诚,走进印江,感悟着这里的洁净、包容、人性和独特的文化,渐渐揭开了印江这方山水的神秘面纱。
    看见印江的干净,体会到了对生态环境的捍卫。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水、安静的环境,成为都市人们眼里的奢侈品,而在印江,却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恩物。在保护这方净土的忠诚实践中,印江决策者们在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四城同创”活动中,奋力保护和利用这份得天独厚的无形资源。在工业园区,设置“绿色”进入门槛;在景区和村落沿袭习俗文化进行打造和开发……强烈的环保理念和措施,既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捍卫,也是对自身优势的放大和强化。
    看见印江的包容,体会到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浩瀚磅礴的大山气势,上善温婉的若水精神,造就了中国名茶之乡的宽博、谦逊和包容。梵净灵木中的绿茶曾给印江赢得无数拥趸和巨大荣光。随着红茶、白茶、青茶异军突起,如何在夯实绿茶既有优势的同时,推进茶叶深加工。提升茶叶附加值?印江在未来的发展路径设计上,选择了“基地总部”经济.在不破坏不可再生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商业活动。给山川披绿装,给秀水添清香,给人们以梦想,给未来定远方,印江希望不仅仅对于个体。更是对于一个人群乃至一个阶层构成吸引,在山水间缔造现代人共同的生活家园和工作聚落。
    看见印江的城事,体会到管理的人性。在县城漫游,那些深巷旧院、宗祠高塔、书院旧影、古树河岸,是一张张关于时光的门票。物是人非。记忆却总能在某一时刻达成情景复制,油然生出依恋。邛江河岸垂钓、风雨桥上乘凉、文昌广场起舞、观音沟里拜佛、大圣墩上驴行登高、体育场里健身、书院古阁旁晨读、宗祠里论墨赏画、风雨桥楼品茶……不论是草根百姓,还是权贵显族,印江营造的祥和氛围,宁静品质,给予每个人自在闲适的好去处。城市管理更显精细化,点滴之间体现出对人文环境的尊重和呵护。
    看到印江的律动,体会文化的流淌和浸润。丰富多彩的各类非物质文化形态,是印江民间最为生动的表情。从当年一呜惊人的书法大家。到当下习墨长大的子弟,听闻了当今对联下乡、开书法课堂、创办书法学院、申报国家品牌等活动,人们能感悟到印江决策者在向传统文化基因致敬的同时,也体现出对文化传承平衡点的把握,积极地做到古为今用,变“遗产”为“活态”。
    文人墨客、艺术名家来到印江,他们近自然、接地气、寻灵感,用各自的心灵、视角、笔触感受印江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俊秀奇美的自然生态,亲历丰富多姿的民俗风情,见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于是有了《印江大印象》《壮美印江》《印江之印》《梵净山时光》《青山不碍白云飞》《印江的另一种植物》等真诚的文字在指尖生成,它们通过《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散文》《山花》《散文·海外版》《文艺报》等重要报刊的桥梁,抵达更远的目光和心灵。那么,在书页里相见,在文字里存活,在时光里流传的静好情怀,似乎更切合印江骨子里从容优雅的文化气质,因此。我们动心于这本《印江大印象》集子的整理出版。唯愿所有在印江大地上的行走和对话,都能获取心灵的方向和自信,获取梦想的斑斓和丰富,并将随文字的不古而永远呈现,心灵上的城,一种美好。
    中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