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政协智慧(2新时代改革动力和经济图景)/人民政协报财经智库沙龙丛书

  • 定价: ¥58
  • ISBN:978750868579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452页
  • 作者:编者:周北川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周北川主编的《政协智慧(2新时代改革动力和经济图景)》依托于人民政协报独特资源,汇聚了全国两会代表、政协委员及各路专家观点。本书会在2018年两会期间送达每一位与会代表和委员手中,拉动销售和团购需求。
    本书着力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新路径,剖析新时代“中国式”发展之新动能,破解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之道与术。

内容提要

  

    治大国需要大智慧,大智慧离不开众人的智慧。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风起云涌的今天,已经走过近70年光辉历程的人民政协是我国专门的协商机构,虽无智库之名,却行智库之实。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能够在政协平台表达的意见不仅代表个体,还常常涉及公众利益、事关公共政策,人民政协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超脱位置使其在民意表达和直击决策方面更具广泛性与灵活性。新常态之下要有新认识,新常态之下还要有新思路,新常态之下更要有新作为。适应新常态,就要积极实现智慧引领,力争资政建言更有层次、更具特色、更见深度。
    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是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民政协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政协统战大报。为了顺应时代要求,把握社会脉搏,《人民政协报》于2013年6月创办“财经智库沙龙”这一开放性的沟通平台,倡导政协与政府、学界、业界、媒体的交流交融,突显客观、公正的立场,迄今与不同单位其举办了近20场沙龙活动,聚焦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硬骨头”和“险滩处”,尤其是当下改革的一些核心问题,如金融体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厉以宁、李毅中、刘明康、朱之鑫、李克穆、潘功胜、余永定、杨凯生等一大批业内名家、大家、委员纷纷发表高见,干余名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百余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突显了政协大平台,传搔了委员“好声音”,对加强沟通、增进共识、启迪民智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
    《政协智慧》出版之后,获得众多专家委员和学者的认可与好评,周北川主编的《政协智慧(2新时代改革动力和经济图景)》继续系统收录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等百余位人士在出席人民政协报社创办的财经智库沙龙时的精彩发言,以及围绕上述议题在《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发表的相关文章。这些观点不虚不空、直奔主题,立场鲜明、和而不同,既有警示与反思,也兼顾预见性与前瞻性,体现了政协委员面对经济新常态、改革深水区、市场新动向等议题的独特视角。对关注中国深改和政协智慧的广大读者而言,本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周北川,汉,1964年4月出生,湖北松滋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政协杂志社工作,任副总编辑;2008年12月至2014年5月任中国政协杂志社总编辑;2014年6月到人民政协报社工作,任党组书记、总编辑至今。2014年9月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

目录

序  新时代  新理念  新期待
第一篇  解构国资国企改革
  第一章  新常态、新体制、新模式
  第二章  推动国企改革与“双创”融合
第二篇  回归本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第三章  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精准助力供给侧改革
  第五章  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中国金融担当
  第六章  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科技当作为
  第七章  金融反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第三篇  创业创新推动新发展
  第八章  完善信用记录,降低融资成本
  第九章  “互联网+农业”的碰撞与变革
  第十章  非公经济的机遇与使命
第四篇  改革路径和新动力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改革路径探析
  第十二章  经济发展后劲儿在哪里
  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新思路
第五篇  真知来自实践和调研
  第十五章  降低企业财务杠杆率,规范地方举债行为
  第十六章  营改增执行情况和改进的建议
  第十七章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十八章  五年履职路,一生政协情
后记  新时代,我们不仅见证和记录

前言

  

    新时代  新理念  新期待
    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2017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中共十九大召开。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段话:“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这几段话实际上把新发展理念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五年,正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才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了许多历史性变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最近,我在一些省份做调查,发现新的发展方式在扩大阵地,旧的发展方式在节节退缩。总体来说,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以前,很多人一提中国经济,就会谈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甚至还有制度红利。而现在,人们在评价中国经济时,会逐渐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角度,长远地、有规划性地去谈一些问题。
    比如,有关就业话题,现在大家更爱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新农村建设,大家更关注土地的确权和农民的学习能力提升;有关脱贫问题,我们强调,农民脱贫必须懂技术,要激发农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还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可以说,中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但聚焦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结构性调整任务,还远没有完成。现在最要紧的问题是变换发展方式,要把过去那种数量型、速度型的发展改变为今天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这不是很顺利就能改过来的,更不能以大干快上为方法。
    在过去五年内,我最关心的是农村、农业、农民的生活是否有较大的改善,农民是否能有效脱贫。为此,我和一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先后到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贵州、江苏、河北、湖南、四川、安徽、广东等省份,就农村、农业、农民状况做了调研。在调研中我明显感受到,许多农民有积极学习技术和知识的愿望,要满足这些愿望,就需要组织大量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现在,农村高中教育日益普及,为更多农民子弟进入高等学校打好了基础。plH~,更多的农民开始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并学以致用,进行多种多样的创业创新。  谈到改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存在路径依赖,不少人认为依照中国的国情还可以慢慢地改。但改革是不能拖的,再走路径依赖的道路,只能延迟经济的转变。我们不能长期停留在对新旧生产模式的优劣比较上,因为经济在前进,传统发展模式是不会自动退出的,只有挤掉它,才能找到新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学家的代表,我担任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连续十五年参与政协的工作,并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我感到心情很愉快。我是53岁、1983年升为教授的,至今已经担任经济学教授34年了。对我来说,教授是我的职业,至今我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博士生、硕士生上课。人民政协则是我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重要平台,我可以分享我作为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在参与政协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从其他委员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经验和心得。比如,有关商品品牌问题、农贸市场问题、中国制造业振兴问题,一同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中不少人是真正的专家,这是我感到“到处是学习机会”的例证。
    身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我感受最深的是协商民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政协准确把握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通过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时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最广为人知的是全国政协的品牌活动——双周协商座谈会。“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搭建更多的平台,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我很高兴地看到,作为全国政协机关报的《人民政协报》这几年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如报社自2013年创办的财经智库沙龙,每次都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邀请数名全国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展开对话交流,五年下来共举办了17场沙龙。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之际,我认为这是有益的尝试,既有利于政协委员知情议政,也让每一种声音都能“发声”和被“听到”。继2015年我作序的《政协智慧——聚焦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改路》出版发行以来,此次他们再次提出要汇编出版《政协智慧2——新时代改革动力和经济图景》,我很支持。中国式商量作为扎根中国土壤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需要让更多人了解,也希望更多人参与。
    在2018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有中国改革发展的浩荡东风,有全国各族人民扬帆划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抵达光辉的彼岸!”因此,我们对未来应该更加有信心,共同努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1月8日

后记

  

    新时代,我们不仅见证和记录
    犹记得,2013年4月,《人民政协报》创刊30周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报社调研,提出《人民政协报》要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突出鲜明的政协特色,研究政协舆论宣传的规律,允许各种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  《人民政协报》既是全国政协机关报,同时也是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统一战线媒体。在三十余年的成长历程中,这份报纸坚持把正方向、深接地气、立足政协、宣传履职、服务统战、面向社会、守正出新、追求卓越等特色,逐渐成为政协工作者的有益帮手、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参考、社会各界了解政协的重要渠道。
    作为发挥政协优势、开拓办报思路的一种创新尝试,《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于2013年6月推出首场财经智库沙龙活动。截至2017年12月,财经周刊沙龙已走过5个年头,组织了17期领域各异、议题鲜明的沙龙座谈会,赢得了委员关注和业界好评。
    2015年,财经周刊结集前7期沙龙内容出版了《政协智慧——聚焦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改路》一书,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在17期沙龙收官之际,报社决定将最近10期沙龙的内容再度结集出版,同时还收录报社记者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和活动等相关文章,一并汇编成册,作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经济思想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智慧的一种敬意!
    《人民政协报》积极关注经济热点,也努力为包括全国及地方政协经济界委员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助力者和改革推动者提供报道服务。例如,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的品牌活动——双周协商座谈会共召开76次,经济委员会承担13次,占近五分之一。而对于这些重量级“头脑风暴”,《人民政协报》都用重要版面给予了呈现,记者们不仅记录下了一个个发光的观点,还将关注触角延伸到这些经济界委员、大咖们对于政协履职的热忱,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身为记录者,我们的感受是,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委员们才会奔波辗转于各种调研和座谈会;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委员们愿意利用各种机会对经济新现象、新问题刨根问底;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委员们直面问题,坦陈己见。作为政协媒体人,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记录下这些令人尊敬的委员们的政协足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人民政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从不敢放弃责任,努力做好一名见证者和记录者;同时,更希望有所创新,努力做一个新时代、新思想的思考者和传播者。《人民政协报》在工作中接触大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各类读者,如果能够搭建平台让经济界的各方参与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对于委员知情议政履职、企业清晰方向前行、各界增进共识互动都将是一件好事。
    一路走来,我们感到的是浓浓的政协情和委员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连续三年参加财经智库沙龙;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连续三次为我们出版的相关书籍撰写序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与我们共同推出了民营经济主题的财经智库沙龙: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在获知本书出版因为时间受限难以保证时,出差在外仍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进行电话沟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冠峰、副主任彭丽文,更有众多出席沙龙的政协委员和各界嘉宾们积极参与和支持。正是因为政协的平台和智慧吸引他们参与其中并畅所欲言,才使得财经智库沙龙能够坚持下来并不断创新。同时,财经智库沙龙也离不开《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倾情投入,在主编陈建萍的带领下,崔吕萍、孙琳、闫秋图、李元丽、王迪、孙晓光等每个人的全力付出才使得政协新闻宣传精彩呈现。 在中国选择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时候,媒体竞争也必然开始走向品质化发展。坐拥人民政协这个新闻富矿是我们的先天优势,“一直在路上”是报社所有采编人员的执着追求。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也将拉开大幕。在又一轮波涛汹涌的改革浪潮中,我们期待与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一道,践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的要求:“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人民政协报社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