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修订升级版)

  • 定价: ¥38
  • ISBN:978755526033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青岛
  • 页数:277页
  • 作者:温言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为什么听过这么多道理,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没有什么大道理,但希望当你在面对无法抉择的人生岔口时,会给你小小的勇气,陪你建造通往幸福的梯子。
    温言著的《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修订升级版)》独家收录《如果你是一个卖蛋糕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个卖蛋糕的》《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和别人拉开距离》《学习的路上没有捷径,但可以开车》等豆瓣首页热推文章、超级热贴。

内容提要

  

    计划表列了无数,却从未按时完成。
    图书馆坐了一下午,却只做了寥寥数题。
    桌上的书读了多年,生活却依旧一筹莫展。
    时间被安排得满档,每天都处于疲于奔跑的状态,周围所有人都在夸你努力,然而,付出与收获总是不成正比。
    你总觉得有太多事情要做,如同赶场一样庸碌地奔走。你找不到方向,甚至常常感觉一拳打在了生活的棉花上。
    你总是觉得自己在努力着,却疑惑为什么还是没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最后你只能试着将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才发现之前的你——
    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如果不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设定一个目标,你就很容易陷入“我这么努力有什么用”的自怨自艾中。
    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你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
    娓娓道来却醍醐灌顶的人生经验术,分享给前行道路上不停行走、心怀梦想的你。
    温言著的《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修订升级版)》是一部可以让你少在黑暗中摸索十年的白皮书!

作者简介

    温言,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GRE近满分得主。先后供职于埃森哲咨询公司、IBM等世界500强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接受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瑞丽》等多家媒体采访。定期为诸多知名微信公众号供稿,多篇文章被“罗辑思维”“清华南都”“鲁豫有约”“金融八卦女”“人民日报”“十点读书”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全网累积阅读量过亿。出版豆瓣高评分作品《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目录

第一章 其实你羡慕的,世界终将给你
  1.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
  2.看似比你幸福的人,往往经历过更大的苦难
  3.起点不高,又很迷茫怎么办
  4.没有哪次选择不重要,也没有哪次能决定你的一生
  5.为啥你喜欢的人,总是他人的自留地
  6.老盯着别人的人,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7.“稳定的工作”属于高风险职业
  8.治愈失恋,最难的其实是原谅自己
第二章 未来回报的从来不是加法,而是复利
  1.谈梦想之前,麻烦先自立起来
  2.为什么你读了许多年书,生活还是一筹莫展
  3.梦想与现实,我们该如何权衡
  4.你最差的一面不能定义你
  5.最大的荣耀不是成功,而是完成
  6.你所等的那个“合适时机”永远都不会来
  7.哈佛女校长的“车位启示录”
  8.把你能做的做到极致,剩下的老天会帮你完成
第三章 总有些成功,要与世俗保持点距离
  1.建一块你自己的梦想试验田
  2.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个卖蛋糕的
  3.执者失之,试者得之
  4.你要死,也别死在米缸里
  5.专注是现代人最难得的品质
  6.总有些成功,要与世俗保持点距离
  7.你所谓的努力,找对方向了吗
  8.我们的生活可以只有小确幸吗
第四章 真正的努力,就是要承受有价值的痛苦
  1.学习的路上没有捷径,但可以开车
  2.利用碎片时间,和别人拉开距离
  3.圈子不同,如何速融
  4.零散化写作,让你与众不同
  5.不是认识人就叫人脉了好吗
  6.缺乏意志力的人,如何轻松战胜拖延症
  7.以学英语为例,看你是否使上了劲
  8.实现了第一个梦想后,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改变
第五章 幸福就是努力和机遇总会相遇
  1.任何缓慢的积累,在人生中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2.与不合尺寸的爱握手言和
  3.家庭生活里,会摆盘比会做菜更重要
  4.你无须等装备齐全了再启程
后记
  一本书的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读过它的人手中

后记

  

    我始终相信,一本书自完成之日起,其命运就已从作者手中移交到了读者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你们看书时感到有所收获,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时,这本书才能算是真正获得了成功。
    在你真正开始阅读之前,让我先给你讲讲写作时真实发生的事情,和我从中得到的一些收获,带着这些感悟去读,相信会对你更有裨益。
    本书得以出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编辑第一次找到我出书的时候,我直接拒绝了,理由是没有时间。一个月后,编辑再次找到了我时,我再次婉拒了她。这次我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我很忙,无法在她期望的时间内交付足够数量的作品;二、我不敢妄谈生活的道理和成功的秘籍。
    可是我的编辑虽然年轻却非常执着,她花了大量时间和我沟通,启发我、说服我,我觉得过意不去,便答应先写个提纲看看。
    转折就发生在写提纲的时候。当我把一项一项过去的思考所得罗列出来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想说的、可以说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
    在交付提纲到签约之间的那段时间里,有两个我在时刻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其中一个跳出来提醒我:  “不要答应她,你哪儿有时间啊?你已经出过一本书,有过不错的反响了,干吗还要为了可有可无的第二本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呢?”
    而另一个我跳出来质问自己:  “你真的就一点儿时间都挤不出来吗?还是你只是希望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如果这段时间你不用来创作,那么你会拿它来做其他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吗?如果写作是你的爱好,你难道不应该在工作之余,为它做点儿什么吗?”
    我的内心很清楚,我很忙虽然是事实,但是如果这段时间我不写书的话,其实也不会有其他更积极的产出,我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会有所差别,只会继续规律地进行下去。而如果开始动笔,就必然会给自己增添极大的额外压力,但这个压力却能带来高效的吸收、反省、进步和产出。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决定迎接这个挑战。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真的发自内心地希望平凡的生活有一些新的突破,就需要突破舒适区去做一些事,这些事情得是你真正喜爱的,却又是需要你踮起脚去够一够的。
    开始动笔以后,写作的过程并不顺利,我一直在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教别人怎样幸福、怎样成功?我又凭什么让别人认同我7    .
    基于这些疑虑,我开始了一些观察和思考,也请教了一些比我成功、经验丰富的朋友,大家给我的建议和我自己的结论一致:在今天,我们对成功应该有更广泛的定义,人生的追求也理应更加多元化。一个人之所以写作,并不是为了在研究市场趋势、大众心理后,让自己钻营得更加迎合市场流行心理,而应用其思考后的见解和真正的洞察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再借助一些手段把声音传播开来。有需要的人们听到真正有价值的声音,自然会聚拢过来,参与讨论和传播。 这个时代,并不仅仅需要明星名流、巨匠鸿儒的单一声音,也欢迎那些未曾停止学习并在认真思考的人发出声音,而它的价值即便在已经碎片化的时间里也能长久留存。 对于任何写作者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打着旗号用标签,鼓吹和蒙蔽;这又是最好的时代,思想是世纪最持久的货币,怀璧者得以发音,哪怕微小。 因此,不要因为你现在的渺小而停止展示、不敢发声。我们在潜意识里总是在追求尽可能的优秀,并惧怕被人指摘,可是真正的行进是要在开阔场地中完成的一一展示、自我批判、和他人进行讨论和争论……这些都会带来与闭门造车不同的体验,也可以让你更好地行进。 在本书快要完成时,我又进入了一轮新的焦灼期: ——大家不喜欢怎么办? ’ ——会被归类为鸡汤丈吗? 一这样一本深度有限的书会不会让那些还在严谨治学、从事社科研究的昔日同学好友笑话? 当这些问题困扰我的时候,一位教育界的长辈启发了我。创业前,她是教育界颇有威望的教研人员,她开发的教案屡获教育部的大奖,在五十五岁退休后开始创办自己的学校。 这位长辈说,创业前最困扰她的问题其实不是财务上可能面对的失败,而是精神上可能面对的打击:她最担心昔日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指责她从一个教育工作者转变为一个商人,前同事一句玩笑话“连您也下海了”,就让她连续失眠了一个礼拜。后来她终于想通了:教育的阵地如果不让那些怀有正确价值观的教育者去占领,就会被以金钱为目标的功利主义者占领。开办自己的学校并不可耻,但要提供有价值、对他人负责的教育,至于别人怎么评论这件事的目标和价值,都是暂时的而已。 与这种情况类似,一本书一旦完成,就把评论的权利交给了他人。对于评价应该泰然对待,因为作为内容供给者,只要我输出的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理应相信读者的辨识能力与思考能力。 尽管我们身处爱打标签的社会,但你做了什么和那些短期成败并不能真正地定义你;你怎样去做,和你怎样面对成败才是真正地定义你自己。 因此在书里,我更多的是对经验、思考过程的分享,而非教导和结论。希望读过书的人都能在看完后,在我已止步的路口继续前行,以自己的方式行走,只有这样,一本书的命运才算是成功的,它的生命就能被继续延续下去。 这本书的命运不由我掌控,它听从你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