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乡村叙事

  • 定价: ¥68
  • ISBN:978754266106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页数:311页
  • 作者:吴鹏森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乡村叙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吴鹏森在娓娓叙述人生故事时,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大段大段的作理论思考,从而令读者在作者时而插叙、时而倒叙的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获得思想上的收获,并上升到对国家、民族、历史命运思考的高度。这是一个“乡下佬”写的土得不能再土的回忆录,希望它能给那些关心大集体时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人文学者乃至意识形态专家,提供一点真实而鲜活的研究素材。

内容提要

  

    《乡村叙事》是一本自传性散文集,作者吴鹏森力图运用社会学的视野,将自传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以亲身经历的生活细节反映中国农村社会的真正图景。作者是一位社会学的教授、学者,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一个最底层社会的普通乡村少年的眼光叙述个人成长经历及家庭在社会变化中的经历,来感受中国社会的变迁。

作者简介

    吴鹏森,安徽桐城人,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城市与犯罪研究所所长、央财项目“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科研基地”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犯罪社会学。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长期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安徽省和上海市相关部门的政府委托项目数十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著名报纸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专题资料转载。先后9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目录

引言
第1章  故乡的骄傲
第2章  父亲和母亲
第3章  忘不了的少年旧事
第4章  乡村中的政治运动
第5章  1969年记事
第6章  我的读书经历
第7章  民办教师三年(上)
第8章  民办教师三年(下)
第9章  生产队印象
第10章  乡村秩序重塑
后记

前言

  

    秦维宪
    一
    从上海145年未遇的炎炎酷暑到略显凉意的早秋,我在两个月内陆陆续续收到鹏森兄发来的《乡村叙事》书稿。当我仔细读完这部浸透着血泪与深邃思考的纪实作品,深为作者对人生、对家庭、对国家负责任的大丈夫情怀而感动;深为作者在当代中国文坛浩如烟海的传记中独辟蹊径,为当代、为后世留下了一部融个人经历与理论探索为一体,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学科的交叉思考中揭示历史本原真相的专著而欣喜。
    更深夜静,伴随着上海郊外田野和草丛里的虫鸣声,我沉浸在鹏森兄泣诉如歌的业已流逝的岁月中,脑海中浮现出与他交往的历历情景。
    十几年前,当鹏森兄从长江之畔的安徽师大引进到东海之滨的华东师大,我们便一见如故。在我对鹏森兄重重叠叠的诸多印象中,犹觉其不仅有三国大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伟岸身躯,更有丰富的知识和理论修养,无论谈什么样的历史与社会话题,他总会发出充满“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的识见。仅以鹏森兄发表在我主持的先锋刊物《探索与争鸣》上的众多论文,几乎都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教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而言,可见其功力之深厚。
    何况,我们还相邻而居12年。在这12年中,我们曾无数次漫步在吴淞江上游的江边小径中,鹏森兄陆陆续续地向我讲起过自己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涯,我亦以一个老编辑和传记文学作者的敏感,鼓励他记下这人生的一页。
    此刻,当我读完鹏森兄的《乡村叙事》,更加了解他之所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平民意识、公正理念,盖因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使然。
    我与鹏森兄有缘,从他找我作序这件事足以为证。鹏森兄云,他不想找名人作序,只希望找一个了解他的好友作序。巧得很,我宛若一只茫然在天、破云而出的老雀儿,算是被他一网逮住了!
    我与鹏森兄之缘,举其荦荦大者有五:
    其一,我虽痴长鹏森兄几岁,然均属苦难的50后。尽管我主要生长在城市,他主要生长在农村,然而我们均经历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亦一次次沉浮于政治运动的波涛之中。
    其二,我们都是草民之后,没有祖辈、父辈的大树好乘凉,没有红色光环可笼罩,因而能更深切地饱尝草根人生的艰难。
    其三,我父亲1958年从上海银行报名支援人民公社,一去几十年,直至退休,还为乡村的公路建设贡献了10年,回城没过几年晚年生活,便遽然与世长辞。因此,我从儿童时代起,便一次次渡过黄浦江,来到父亲工作的南汇老港公社和六灶公社,从而对乡村的一草一木怀有深厚的感情。尤其在1961年,也即中国三年大饥馑的最后一年,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父亲处玩,一位得到过我父亲帮助的老农民,将家里仅有的一碗蚕豆捧给我们吃,此情此景使我感到,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是老黄牛中的老黄牛!
    另外,我的姑父恰好也是安徽桐城人氏。他是一个孤儿,后来投身革命洪流,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生前对我讲过家乡的美丽山水和历史上文曲星光辉灿烂的故事。当然,也讲过不少家乡老百姓苦难的实情。除了讨饭外,他的许多描述与鹏森兄的叙述并无异样。自我姑妈于上世纪50年代随姑父去庐江、郎溪等劳改农场工作后,我也曾多次去探望他们。特别是1991年华东地区爆发特大洪水,我单枪匹马去三河、肥西、巢湖、庐江、无为等地采访,我所见到的灾情,以及听表弟们转达的白湖爆破东大圩泄洪的悲壮之举,可能比鹏森兄书中描写的1969年桐城特大洪灾更加惊心动魄。所以,我对安徽这片浸润着楚文化的江淮大地、对世世代代艰难困苦的江淮父老乡亲怀有很深的感情!
    ……
    三
    我仔细阅读《乡村叙事》,感到收获良多,不仅是了解了对乡村大集体时代的历史,而且得到不少理论上的解惑。鹏森兄怀着虔诚之心,认真地记录、反思大集体时代的农村、农民,特别是他个人的成长,其间诸多生活和学习细节,诸多酸甜苦辣,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味。
    我之所以花许多精力,来撰写《乡村叙事》的序言,盖因这本书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像鹏森兄这样大集体时代乡村生活的经历者,又是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尤其是他擅长文字表达的天赋,所有这些都那么完美地集中到他的身上,所以才能为我们的时代、为历史、为后人留下一部难得的信史。还有,鹏森兄天然质朴的农民本色,使他善于与朋友交心,并向历史真诚地袒露心迹,这也是我们成为知心好友的基础。基于此,我欣然愿意与他一起当历史的记录者、思考者,从而不虚度白驹过隙的匆匆人生,是为序。
    最后,兹录李商隐之《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与鹏森兄共勉。
    (作者系《探索与争鸣》原主编、编审、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兼职教授)
    2017年9月20日

后记

  

    《乡村叙事》一书终于完稿了。虽然整个写作过程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全书的蕴酿却长达十年之久。
    本书的写作动机在引言中已经明确交待,本不需要这里再加赘述。但由于涉及当前社会的一些敏感话题,所以还是想多说一句。当今中国,上层社会出身的人已经写过太多的回忆录,出身底层社会的人很少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本书虽然并不能代表底层民众,但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文化人,只想真实地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分裂的思想界,本书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先人为主的立场。只是由于出身的不同和当时所处环境的差异,各人所能看到的社会万象和接触的人事必有很大的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相互迥异。虽然作者后来在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接触了更多的资料,在理论上也有了更深的思考,但本书并不想按照后来的思想进行主题先行式的“反思”,而是尽可能如实地还原当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因此,可能有的地方“左派”感兴趣,有的地方“右派”感兴趣,同样,可能有的地方“右派”会跳脚,有的地方“左派”会骂娘。这都没有关系。笔者从未奢望这本小书能够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
    由于写作过程仓促,每写完一章,我请两位好友以读者的身份帮我阅读,并提出他们的阅读意见。感谢他们不顾炎炎酷暑,及时阅读并反馈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大部分都被采纳了。小部分没有接受,完全是因为笔者自己的写作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好友,《探索与争鸣》杂志原主编秦维宪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秦先生由于身体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只能用笔写作,没想到他这一写竞写成近2万字的长篇大序。我想,一定是作为同时代人和共同经历过的苦难岁月,触动了他记忆深处的闸门,才会有抵制不住的写作冲动。面对秦先生对这本小书的积极评价和肯定,令我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汗颜与不安。尽管我们之间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有相同的观点,但不会影响我们对当代中国社会作出各自不同的判断,更不会影响我们历久弥坚的深厚友谊。
    最后特别要感谢上海三联书店的钱振华先生,我总是在给他出难题,要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全书的所有责编工作,而他竟然做到了,真的非常感谢。
    为了照顾读图时代的阅读需要,本书收入一部分照片和图片。除了作者提供的照片外,有一些图片来自网络,特别是家乡的网络。在此一并致谢。
    这是一个“乡下佬”写的土得不能再土的回忆录,希望它能给那些关心大集体时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人文学者乃至意识形态专家提供一点真实而鲜活的社会素材。当然也希望它能给那些寒门学子们提供一点励志的“正能量”。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如有错误与疏漏,敬请读者见谅。 吴鹏森 2017年9月12日